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合金芯直径为16 μm,玻璃包覆层厚度为3μm.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进行了组织和结构分析,并采用微波网络矢量分析仪测量了试样的微波电磁参数,计算了样品在2~18 GHz的反射率曲线,结果显示在高频时玻璃包覆Fe基非晶微丝阻抗匹配性好,吸收率高. 相似文献
2.
纳米晶铁基丝的制备及其导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采用熔融速淬法制备玻璃包覆非晶铁基合金丝 ,以及经 5 4 0℃退火处理得到纳米晶微丝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可得到晶粒尺度为 6 nm左右的材料 ,该纳米晶磁导率比非晶铁基合金有显著的提高 ,因此在制造传感器和吸波材料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还根据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变 ,分析和讨论了磁导率提高的原因 .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xCoxZr9B10(x=0,2,4,6)系非晶合金,对该系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磁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合金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81-xCoxZr9B10(x=0,2,4,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0 m/s时完全形成非晶.随Co含量的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4.
钴基玻璃包裹丝软磁性能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快淬法制备钴基玻璃包裹丝,研究了包裹丝的直径和退火电流密度对于巨磁阻抗效应(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和磁场灵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包裹丝直径的增大,GMI和磁场灵敏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包裹丝总直径为29μm时,软磁性能最好.用此直径的包裹丝进行不同电流密度的电流退火处理,发现当退火电流密度为120A/mm~2时,磁场灵敏度最高为602%/Oe(1 Oe=1000/(4π)A/m). 相似文献
5.
保持微熔池稳定是采用玻璃包覆熔融纺丝法连续稳定制备微丝的前提.采用理论计算分析了感应加热器结构参数、加热电流、微熔池的体积、微熔池在感应加热器中的位置等因素对铁基合金微熔池温度和所受悬浮力的影响,获得了保持微熔池稳定的合理工艺参数.在合适的拉丝温度(1280℃左右)下,增大感应加热器锥角和下锥孔高度,减小感应加热器高度、下锥孔半径以及微熔池中心与下锥孔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均有利于提高铁基合金微熔池所受悬浮力;减小电流的同时减小微熔池的体积(质量),有利于减小重力与悬浮力差值.在本文研究条件下,整体感应加热器的合理结构尺寸为:感应加热器锥角120~130°,感应加热器高度12~14mm,下锥孔高度2~4mm,下锥孔半径3~4mm.微熔池中心与感应加热器下锥孔上端面之间的合理距离为4~6mm,合适的微熔池质量为1.5~2.0g.采用结构优化的整体感应加热器,并通过连续进料使微熔池的体积(质量)保持基本不变,实现了玻璃包覆铁基合金微丝的连续稳定制备.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铁基纳米晶玻璃包裹丝外沉积铜层,研究了细丝在驱动电流流过不同层的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沉积铜层后会使细丝的磁阻抗比最大值向低频段移动,并且发现当电流同时流入铜层和铁磁层时,在1MHz时就有明显的磁阻抗效应.这与导电层和铁磁层之间存在电磁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郭明彬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5,30(4):61-66
研究了以选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淬粒法工艺制作微晶玻璃的配方、熔化温度、晶化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并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影响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快淬法制各了Fe_(73.5)Cu_(1.0)Nb_(3.0)Si_(13.5)B_9非晶玻璃包裹丝.首先对制备态包裹丝进行电流退火,结果发现电流密度为4.2×10~7 A/m~2时,退火得到的玻璃包裹丝性能最佳,原因是此时有合适的纳米晶体积比例.进而研究了长度对其磁性和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度的减小,微丝的各项异性场增大,磁阻抗比减小,采用退磁场模型给予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空气中300℃下对组分为Fe36Co36Nb4Si4.8B19.2玻璃包裹合金丝进行应力退火,研究不同应力大小对其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加,半高宽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最大巨磁阻抗比与灵敏度则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50Mpa时达到最佳。这种现象与应力感生的磁各向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并利用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和压应力的升高,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加强;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比单层的小,当测试频率为100MHz,测试压应力为2.72MPa时,单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3.03%,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0.75%。 相似文献
12.
粉末套管法制备碳掺杂MgB2线材及其超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粉末套管法制备了无定形碳掺杂MgB2/Nb/Cu超导线材。利用扫描电镜、输运法测试和磁测法等手段分析了无定形碳掺杂对超导线材的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定形碳掺杂降低了线材的临界转变温度,但可以显著提高超导线材的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密度,750℃处理线材在20K下的不可逆场达到5.2T。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定形掺杂原位粉末套管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临界电流密度的MgB2线材。 相似文献
13.
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熔融甩带法制备出厚度相同的(Fe3Co)80-xNb4Al2Si4B10Smx、Fe57-xCo18Nb4Al2Si4B15Smx和Fe42.5Co42.5Nb7-xB8Smx快淬薄带样品,借助X-ray衍射、DTA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Sm对快淬薄带样品的的相组成的影响以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可以使所研究FeCo基合金的快淬薄带样品的相组成趋于简单,并且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随着Sm含量的增加,快淬薄带样品的XRD图谱中对应于(CoFe)3Nb相、(FeCo)3B相以及B6(FeCo)23相的晶化峰显著减弱直至消失,α-(FeCo)相的析出也明显减弱,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及其晶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冲击法等方法研究了铁基非晶Fe72.5,Cu1Nb2V2SI13.5B9合金及其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合金经350℃退火,结构短程有序范围扩大,材料磁化比非晶合金容易;经520-560℃退火,α-Fe(Si)晶粒析出,得到微晶结构并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例如相对初始磁导率μi≥4.7×10^4,矫顽力Hc≤1.4A/m;在620℃以上退火,第二相Fe 相似文献
15.
铁基非晶态合金晶化过程激活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Ozawa图法和Kissinger图法在测定铁基非晶态合金晶化过程激活能方面的应用,在满足不同加速率下的晶化温度所对应的晶化程度相同的前提下,用Ozawa图法和Kissinger图法测出的非晶态Fe79B16Si5合金预晶化相α-Fe析出阶段的激自觉自愿能分别为382~407Kj/mol(Ozaw图法)和374~339Kj/mol(Kissinger图法)测定结果十分接近,说明上述2种方法测 相似文献
16.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1 Results Tin oxide is an important n-type semiconductor of wide band due to its numerou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resistors, gas sensors, dye-based solar cell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ng coatings for glasses and electrodes. It is also prospective anode material for high-energy density lithium ion batteries[1]. So far much work has been conducted on one-dimensional (1-D) metal oxides because their large ratio of surface/volume and their congruence of the carrier screening length with their lateral dim... 相似文献
17.
为研制高性能的弱磁传感器,通过纵向激励方式,使得铁基非晶带Fe78Si9B13具有高巨磁阻抗(GM I)效应。在传感器电路设计中,RC反相振荡电路与开关管构成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峰值检波电路、无源低通滤波电路与AD620差分运算电路构成信号调理电路;由双运放组成的V/I转换电路作为负反馈电路。对基于GM I效应的弱磁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了试验标定与数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磁场-210μT至210μT范围内,灵敏度为5.7 mV/μT、线性度为0.87%,重复性为0.63%,迟滞误差为±0.36%,达到了实际的弱磁场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用边界元方法,研究传输电缆线的电场问题,为了提高计算精度,采用了高次元分析,提供了简捷可行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给出了轴距不同的电缆所形成的电场特性和相应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非晶Fe78Si13B9和纳米晶Fe73.5Si13.5B9Nb3Cu1合金在1 mol·L-1的H2SO4溶液里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该非晶薄带的非晶特性及晶化过程;用扫描电镜观察极化测试后的试样形貌;还研究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结构及在1 mol·L-1的H2SO4溶液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晶比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要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非晶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而纳米晶则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法粉末装管工艺制备了MgB2-xCx/Nb/Cu单芯线材.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EMS)和物性测试仪(PPMS)等手段研究了无定形C掺杂对线材微观结构及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掺杂量的增加,进入MgB2晶格的C含量增加,MgB2层间结构不变.样品性能达到实用化超导磁体要求,在温度30 K外场0.2 T条件下,C掺杂量x=0,0.05,0.10,0.15的样品临界电流密度分别达8.1×104,1.7×105,1.6×105和1.0×105A/cm2.实验表明最佳C掺杂量x在0.05与0.10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