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新概念--电极电位轴,它对电池的电动势、极性、电子流动方向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的措施很直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有不止一种价态的过渡元素及其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对应两种电池,这两种电池的电动势相差简单整数倍;而由汞及其两种离子的溶液组成的两种电池的电动势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3.
4.
电动势方法就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研究一定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是常用的一种电化学方法。本实验通过测不同浓度时的电池电动势,从而得出不同浓度CuSO4溶液中Cu2+的平均活度系数,以及通过作图外推法求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得出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必须同时进行?为什么电极电位高的还原剂能和电极电位低的氧化剂起反应,而电极电位低的还原剂却不能和电极电位高的氧化剂起反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多元的复杂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电池,并推导出计算其标准与非标准状态的电池电动势(E_总~θ与E_总)和相应的复杂电极反应的标准与非标准状态的电极电势((?)~θ与(?))的计算公式,并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过去二十多年中对单独离子活度研究的重大进展,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企图消除或估计相界面电位(液接电位)来实验测定;二是以离子溶液理论为指导,将电解质的平均活率纱合理地分解为单独离子的活度系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关于通过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对应可逆电池反应中的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辅以电极的需要,设计成可逆电池的讨论,并阐述了电池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混沌的研究发现,当H2SO4电解液的温度和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其电动势出现无规则波动,这是电解液活度无规则波动所致,是一种混沌表现.运用贝纳尔的牛顿-布森内斯克方程及动力学演化方程对这种混沌现象进行解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提出将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一种方法,以扩散过程、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等电池反应为例,说明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具体步骤.该方法也适用于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还可以防止将反应错误地设计成不相符的原电池.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电位分析法计算公式的导出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指出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应采用一个相互一致的公式来描述电动势、电极电位与离子浓度(或活度)的函数关系。以电动势计算待测离子浓度(或活度)时,所用公式应与指示电极的正负极性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几种类型与反应机理的关系,这将对教学带来助益。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一例题解的分析,讨论了标准电极电势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于数字式离子计,测定了在整个乙醇浓度范围内和m(HCl)分别为0.02,0.04,0.06,0.08和0.10 mol·kg~(-1)时电池:玻璃电极|HCl(m),H_2O(1-x),EtOH(x)|AgCl-Ag的电动势,并由此求得了在上述混合溶剂条件下各浓度HCl的平均活度系数γ_±和标准迁移自由能△G_t~?,其结果与现有文献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转移理论分析有机氧化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机化学中,常采用电子的得失或氧化数的升降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上这些定义虽然正确,但却不容易应用[1],在教材上很少用电子得失的概念进行简述,而通常用传统的定义:即有机物获得氧或失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到红或失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然而由于学生对第一种定义接触较早,掌握较为熟练,在初步学习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定义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难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本文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用大家熟悉的分析方法简述有机物中原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的定义。在此需说明:…  相似文献   

16.
电势-pH图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电势-pH图的构筑,应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化学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同一化学反应设计成系列电池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化学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作用和n值可变的系列电池设计问题及浓差电池设计问题,对化学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电极电势和电民动势的联系与区别,在电极电势的数值测定和符号规定方面,排除了做洲系统习惯的束缚,提出了电极电势规定与实测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过渡金属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轨道理论,应用该理论能更好地研究外界机理和内界机理的过度态结构、电子转移轨道和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0.
刘跃东 《科技信息》2012,(16):385-385
本文介绍了岩矿层自然电位的成因,辨析自然电位的影响因素,找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