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求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的经济用途,对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微波提取法获得簕仔树茎、叶和果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针对9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有抑菌作用,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宋内志贺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簕仔树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抑菌圈为11.99 mm,MIC和MBC分别为15.625和31.25 mg.mL-1;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有明显抑菌活性,而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活性.表明簕仔树的水提物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下珠乙醇和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临床分离的6种菌株为供试菌,采用常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叶下珠乙醇、水提取物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叶下珠乙醇和水提取物对6种菌株均有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叶下珠水提取物对产BLs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及产ESBLs阴性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953goL-1、1.953goL-1、7.8125goL-1、3.90625 goL-1,抑菌作用强,对产BLs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产ESBLs阴性大肠杆菌的MBC分别为3.90625goL-、3.90625goL-1、31.25go-1,杀菌作用强.结论:叶下珠提取物对多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可供开发此药用资源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黔产金银花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黔产金银花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mg/mL、250mg/mL,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mg/mL、125mg/mL。  相似文献   

4.
藏药大籽蒿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大籽蒿全草和花蕾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试管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藏药大籽蒿水、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乙醇的热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活性.结论:藏药大籽蒿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部位为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同一溶剂的大籽蒿全草与花蕾提取物具有相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醇提物强于各自的水提物,同样以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L和0.5 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提物作用较弱,其中麻花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mL。结论 3种秦艽药材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芩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体内抗感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小鼠体内抗感染的保护作用法。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中按药物作用量150μg/μL、200μg/μL、250μg/μL、300μg/μ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18 mm、18 mm、18 mm,黄芩水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8 mm、8 mm、11 mm、13 mm。在体内实验中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0.5 mL细菌数为1×109,黄芩醇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10%,黄芩水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40%。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黄芩水提取物在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在体内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中黄芩水提取物的保护作用优于黄芩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7.
瑶药枸骨叶不同溶剂组分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瑶药枸骨叶5种不同溶剂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枸骨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枸骨叶中的3种溶剂组分均显示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醇提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显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藏药大籽蒿全草和花蕾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试管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藏药大籽蒿水、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乙醇的热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活性。结论:藏药大籽蒿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部位为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同一溶剂的大籽蒿全草与花蕾提取物具有相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泥螺等7种海洋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备泥螺等7种海洋生物的水提液、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用纸片法初筛抗菌活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这些海洋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7种海洋生物的提取液中除青蛤外均对大肠埃希菌、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的抑菌作用尤为明显。泥螺超声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2.5mg/mL,条斑紫菜醇提液对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和125mg/mL。因此,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呈现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藏药雪灵芝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藏药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分别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雪灵芝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状杆菌等9种菌显示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雪灵芝水提物除对痢疾杆菌没有抑菌作用外,对其余8种菌均有抑制作用;醇提物对梭状杆菌、痢疾杆菌、膨大芽孢杆菌没有作用,对其余6种菌均有抑制作用.说明雪灵芝水提物的体外抑菌效果比醇提物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雪上一枝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内外毒性,以MTT法测定了药物在体外对Vero猴肾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测定了药物对小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雪上一枝蒿各提取部位对Vero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药物浓度为500 μg/mL时,氯仿、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体外培养24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3.9%, 69.7%, 32.9%和18.2%.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为37.991 mg/kg、6766.928 mg/kg、5492.337mg/kg.  相似文献   

12.
败酱草水提物对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斑鱼是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各类水产疫病频繁暴发。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是石斑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病毒性病原之一,会导致鱼大量死亡,因此研究可抑制此病毒感染的药物对石斑鱼养殖业具有重大意义。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现代药理学证明,败酱草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首先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活力测定实验确定败酱草水提物的细胞安全浓度;然后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和基于核酸适配体Q5的荧光分子探针检测技术(Aptamer Q5-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 assay,Q5-AFMP)等方法分析败酱草水提物在细胞水平对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抗病毒效果。其结果显示,低于2.50mg/mL的败酱草水提物对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即败酱草水提物对石斑鱼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50mg/mL,高于2.50mg/mL的败酱草水提物会降低细胞活力,并对细胞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活力测定、RT-qPCR和Q5-AFMP技术的检测结果均证明败酱草水提物在体外对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说明细胞安全浓度的败酱草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石斑鱼虹彩病毒作用,具有开发为高效的抗病毒渔用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生长快速且肉质鲜美的经济型海水养殖鱼类,但是近些年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不断扩大养殖的同时病菌也逐渐泛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华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抗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为由溶藻弧菌引起的爆发性细菌性鱼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本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水提物对卵形鲳鲹源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半数致死量(LD50),并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菌超声破碎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溶藻弧菌的MIC、MBC和LD50的值分别为7.800mg/mL、31.250mg/mL和15.625mg/mL。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结果提示:黄连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内容物的释放并引起菌体裂解死亡。黄连具有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水产病害中草药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葎草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胃排空、肠推进运动实验法以及离体胃、肠实验法,研究葎草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蒸馏水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82.53±10.69)和(50.88±8.68);葎草水提物大、中、小剂量(10.0、7.5、5.0 g生药/kg)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53.83±9.89)、(48.98±9.75)、(62.75±10.56)和(60.19±7.77)、(64.98±7.41)、(58.71±6.83);葎草醇提物中、小剂量(7.5、5.0 g生药/kg)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73.21±8.09)、(74.19±7.71)和(57.48±6.18)、(57.42±6.62)。与蒸馏水组比较,葎草水提物大、中、小剂量(10.0、7.5、5.0 g生药/kg)组均显著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P0.01),明显提高小肠推进比(P0.01,P0.05);葎草醇提物中、小剂量(7.5、5.0 g生药/kg)组也明显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P0.05),也明显提高小肠推进比(P0.05);在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及提高小肠推进比,葎草水提物与相同剂量的醇提物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离体实验中,葎草水提物给药前后肠管、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分别为(1.20±0.06)g、(72.01±4.27)mg和(4.89±0.60)g、(211.42±6.76)mg;葎草醇提物给药前后肠管、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分别为(0.88±0.05)g、(70.20±3.26)mg和(1.43±0.17)g、(218.75±3.13)mg。与给药前比较,葎草水提物与醇提物给药后的肠管和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明显强于给药前(P0.01);从给药前后肠管收缩幅度差比较,葎草水提物与醇提物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葎草提取物具有促进胃排空、肠推进运动的作用,且水提物作用强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我国3种高发性肿瘤细胞株(MCF-7,A549,HepG2)和3种微生物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其对所选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采用改良的刃天青显色法,测定对3种微生物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卤蕨地上部分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所选人肿瘤细胞株和微生物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3种细胞株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均低于2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μg/mL、125μg/mL、62.5μg/m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次之;石油醚萃取部位和水层对所选细胞株和菌株几乎不表现抑制作用。【结论】卤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活性追踪、分离纯化,以期获得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陆英不同部位水提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研究陆英不同部位水提液灌胃给药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研究陆英不同部位水提液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陆英根与茎叶水提液高、低剂量(10.0、5.0 g生药/kg)组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1)。陆英根与茎叶水提液高、低剂量(10.0、5.0 g生药/kg)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陆英根与茎叶水提液高、低剂量(10.0、5.0 g生药/kg)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陆英根水提液高、低剂量组给药后与相同剂量的茎叶水提液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陆英根与茎叶水提液灌胃给药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根水提液抗炎镇痛作用强于茎叶水提液。  相似文献   

17.
探讨观音座莲的抗炎、止血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观音座莲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断尾止血及玻片法观察观音座莲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血液出现血丝时间的影响;利用化学及波谱方法明确其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观音座莲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明显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和血液出现血丝时间,从其提取物中得到芹菜素、木犀草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和β-谷甾醇一种甾体成分。观音座莲具有较好的抗炎、止血作用,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及甾体类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索小桐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对小桐子生物碱粗提物杀虫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攀西地区2种农业主要害虫(甘蓝蚜虫、菜青虫)和3种病原菌(石榴干腐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点滴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小桐子生物碱粗提物的杀虫抑菌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 在杀虫活性方面,小桐子生物碱粗提物对同翅目甘蓝蚜虫和鳞翅目菜青虫均具有较高触杀活性,其LC50值范围为42.247 8~46.249 7 mg/L,LC90值范围为331.714 0~342.491 7 mg/L,总体上与2.5%溴氰菊酯EC的杀虫效果相当;在抑制病原真菌方面,小桐子生物碱粗提物对石榴干腐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 70.635 5、52.400 6和133.412 2mg/L,其抑菌效果一定程度上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结论 小桐子提取物有较强的杀虫抑菌作用,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楝科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拒食及毒杀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试广西12种野生楝科(M eliaceae)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P hy llotreta str iolata(F abricius)]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和毒杀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浓度为10g/L时,海木(H eynea tr ijug a)、山楝(Aphanam ir ispoly tachya)及海南坚木(D ysoxy lum ha inanense)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毒杀效果,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17%、60.51%和59.81%;米仔兰B(Ag la ia sp.)、灰毛浆果楝枝叶(C ip ad essa cinerascens)、地黄连(M eliasin ica D iels)、米仔兰(Ag la ia od orata Lour)、麻楝(Chud rasia tabu lar is)及山楝(Aphanam ir is poly tachya)拒食效果最好,24h拒食率分别为98.70%、97.49%、90.26%、90.16%、84.14%和84.07%。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Gastrodia elata)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不同采样点采集天麻样品,测定其浸出物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运用ArcGIS 10.2和SPSS 20.0软件分析采样点对应的77个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7个生态环境因子中,浸出物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水气压、土壤沙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海拔、土壤淤泥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6种有效成分总量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为气候>海拔>土壤,气候因子中影响较大的为12月降水量、4月风速和12月平均气温。与坡度相比,海拔影响较大。土壤因子中影响最大的为土壤淤泥含量,其次为土壤沙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宁强县优质天麻培育及天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