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采用复合指标测度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城镇化指数进行适当修正后,对福建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2000-2014年的协调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期间,福建省整体上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且土地城镇化过度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2002年为严重失调阶段,2003-2007年属于轻度失调阶段,2008-2013年发展到濒临失调阶段,至2014年福建省整体协调发展度达到勉强协调,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赵梅链 《科技信息》2009,(28):I0093-I0095
人口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实现人口区域的合理流动,实现相关要素的有效配置,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文章采用相关分析法,详细就陕西省城乡人口流动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等原则。其中持续性原则指生态环境在干扰的前提下能继续发展,达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考虑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该文以清流县为例,构建福建省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立足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视角,从人口、消费、教育、就业等八大方面,构建了包含26个基本指标的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人口城镇化质量做出实证测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区域聚类特点;各省份均有不同的发展特色;教育经济和产业医疗是决定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先决因素,人居环境与人口潜力是衡量各省份后期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此,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应当把教育、经济与就业因素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时不能忽视人居环境与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其关键点是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庞大,劳动力充足。但是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只有量的优势而缺乏质的优势。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该文在充分调研地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前提下,结合现状提出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丰富农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等对策,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蚌埠市为例,运用信息熵赋权法和TOPSIS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皖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协调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1~2012年,蚌埠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协调系数呈递增态势,且继续保持优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但总体水平偏低。中原经济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北地区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皖北中心城市和皖北旅游中心城市的打造等成为促进蚌埠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为例,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城镇化效率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方法,综合测算了2002—2014年福建省城镇化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效率;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福建省城镇化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化上看,福建省城镇化Malmquist效率整体上处于不平衡的增长阶段,未达到理想状态,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波浪式上升态势,纯技术效率则总体偏高并略微上升;从空间演化上看,福建省城镇化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城镇化效率为HH类型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厦门、泉州等地,面积增加且空间上具有向外部区域扩散的现象,LL类型的地区集中于三明、南平等地,面积略微下降且空间格局保持稳定.文章的研究旨在为福建省资源配置、城镇化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1982~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人口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和人口重心等指标,分析了藏东南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稳定的“西北密集、东南稀疏”态势,人口与主要城镇集中于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沿岸河谷和高等级道路两侧;城镇人口重心常年处于巴宜区内,总人口和农村人口重心均自东南向西北方即向巴宜区移动汇集;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渐趋形成“一核、两高、多低”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不同等级城镇职能缺位、城镇用地扩展受阻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支点,特色城镇为依托的3级城镇化发展体系,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将有效推动林芝市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部山区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问题,基于最大建设用地面积,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法等计算了陕南城镇体系的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并进行了城镇人口迁移区划。结果表明:陕南城镇体系适度人口容量为541.46万人,最大人口容量为1 007.21万人;陕南城镇人口迁移内部分化显著,包括2个迁出区(13个区县)和4个迁入区(15个区县)。改变人口向产业集聚区迁移的传统模式,根据地区特征鼓励产业向人口集聚区转移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较大,许多农村小学生到乡镇街上(以下称之为镇区)择校,家长也在镇区陪同,成为特殊的镇区人口,属于就近城镇化行为。农村居民虽然生活在镇区,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可能不适应。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探讨这些特殊人口在镇区的生活方式城镇化水平、社会融合度和在镇区定居意愿。研究发现,受访者生活方式城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人没有长期定居意愿,但是社会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韩泽瑜 《甘肃科技》2020,(15):4-8+57
教育是推动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对于以优质教育带动城镇化发展的会宁县来说,教育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教育对学龄人口的影响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也是农村居民转变传统生活观念,融入城镇现代生活的促进条件。本文通过对会宁县城镇化和教育发展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教育对城镇化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教育对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有促进作用;其二,教育同样也使得会宁县面临"虚假城镇化"和"因教致贫"的问题。同时,就会宁县现阶段的现状,从教育及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全县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社会和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以德阳市2005,2010,2015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德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全市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②土地利用变化图谱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③模拟得到的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与解译结果基本一致, Kappa系数达0.9166.预测到2025年,耕地和林地依然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预测结果表明,德阳市未来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提出通过加强空间统筹、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方式,不断缓解用地矛盾和生态压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结果以期为德阳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以拉萨达孜县为例,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工程法等,对山地灌丛草原、青稞农田和北京杨人工林3类典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达孜县山地灌丛草原、青稞农田和北京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固定CO_2、释放O_2、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等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265.03×10~4,37139.38×10~4,263.82×10~4元/a.其中,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分别是产品服务价值的4.81,1.19,7.85倍,3类典型生态系统生命支持功能的经济价值均大于其产品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已成为山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摆脱贫困任务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旅游业发展迅速且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尝试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给五个维度下37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相似文献   

16.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信阳为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特征,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途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新型城镇化内涵出发,构建由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居民生活质量、城乡统筹发展6个子系统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的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山西省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四个时期的县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以此为变量,运用差异系数,对山西县市城镇化质量差异的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为依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构建五大类型区,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和Geo Da空间自相关法对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1)山西省县市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发展不够稳定;(2)城镇化质量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城乡统筹发展质量差异;生态发展质量差异、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人口发展质量差异相对较小;(3)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受原有格局的影响较大,相对较高质量区域在省会城市周围的辐射地带和煤炭资源聚集的地区;(4)以太原市区、大同矿区为中心H-H极化作用显著;晋北和晋西北地区大同—忻州—朔州—吕梁一带L-L集聚显著,集中连片;以运城盐湖区为中心H-L作用显著;近年来朔州市朔城区H-H作用显著,有望发展成为新的极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15年3期遥感数据,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法和梯度分析法,研究了平潭岛15 a间景观格局梯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平潭岛旅游景观面积显著增加,其中人文型风景名胜区面积增加了31. 70 hm2,改变了旅游景观单一的格局,景观地物类型趋于多样化; 15 a间平潭岛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加深,景观形状更加复杂;2009-2015年滨海地带的旅游资源开发迅速,而中心城区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将束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乡村发展资源匮乏、传统乡村结构的延续和乡村秩序失衡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从人口流动到人口迁移的跳跃,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