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位于后金东南部,且与明朝有二百多年的宗藩大义,构成后金西进的掣肘之患。努尔哈赤时代就十分注重与朝鲜保持良好交往,并希望结成联盟。皇太极即位伊始,立即对朝用兵,双方签订“兄弟之盟”,从而改变了努尔哈赤时代金、鲜之间平等交往的性质,规定朝鲜须向后金通使纳贡,停止军备建设等,该条约极力模仿朝鲜侍明的宗藩形式,但由于当时具体条件的限制,还有不少欠完备之处,权且称之为“半藩属”关系。十年后朝鲜被正式纳入清(后金)朝的宗藩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中国与朝鲜一直是宗藩关系,但到了晚清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势力介入中国与朝鲜,致使中朝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清政府为了防止朝鲜被帝国主义列强所侵,积极使中国的宗主权实质化,利用各种机会和办法加强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朝鲜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怂恿下,急欲摆脱清朝政府的控制。晚清时期中朝关系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  相似文献   

3.
清朝为了防止日本和美国在对朝鲜的政策上勾结,想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极力促成朝美之间缔结了1882年《朝美通商条约》。它是朝鲜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此约不仅导致了朝鲜的全面开国,而且成为中国和朝鲜宗藩关系破裂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历朝历代越南国王都向中国朝延寻求保护;为保证边疆的稳定,防止外敌入侵,历朝历代中国君主也都推行“保藩固边”的政策。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东方色彩、又带有安全互保性质的“宗藩关系”。近千年的宗藩关系使得中越两国结成了“唇亡齿寒、共存共亡”的兄弟之邦,成为古代友好周边关系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 ,中国与朝鲜一直是宗藩关系 ,但到了晚清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势力介入中国与朝鲜 ,致使中朝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清政府为了防止朝鲜被帝国主义列强所侵 ,积极使中国的宗主权实质化 ,利用各种机会和办法加强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朝鲜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怂恿下 ,急欲摆脱清朝政府的控制。晚清时期中朝关系的变化 ,体现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  相似文献   

6.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和其后,当西方各国以武力方式迫使清廷屈服后,近代条约体系就成为处理清廷与西方各国关系的新准则。但至同治十一年前,朝鲜、越南、琉球等国仍以清朝属国身份,维系于它那残存的宗藩体制。不仅如此,为维护自身权威和统治,清廷于此时期内仍对它那残存的宗藩关系进行着必要的维护,但实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它的属国政策,多属消极被动应变。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受到了西方国际关系体制的严重挑战。日本以国际法理念,通过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自己在朝鲜的权利逐渐扩大和合法化。日本要实现对外扩张,必然要冲破中朝宗藩关系的束缚。与此相反,清政府无视世界发展潮流,固守旧制,处处陷入被动,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最终丧失了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自身的安全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9.
3月4日,五角大楼官员透露,为“防止”朝鲜乘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机对驻韩美军“采取行动”,24架B-1和B-52战略轰炸机正在动身前往西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驻防。3月6日,英国《每日镜报》报道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金永南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朝鲜坚持“在平等基础上”与美国进行谈判。他说,朝鲜核问题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并试图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美日中韩俄等国举行多边对话。布什说,朝鲜核问题是一个地区性问题,因为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0.
11日以色列在黎南部开始第二阶段撤军。南朝鲜方面发表声明,同意“认真研究”朝鲜北方提出的举行南北方国会会谈的新建议,并将尽早向北方作出“真诚的”答复。以达哈卜为主席的苏丹过渡军事委员会宣誓就职。22日,组成文职过渡政府,贾祖利·达法拉担任总理。  相似文献   

11.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却把能够制定本国历法作为政治上独立的象征.因此,两国之间的天文学交往总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2.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却把能够制定本国历法作为政治上独立的象征.因此,两国之间的天文学交往总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的爆发与袁世凯出使朝鲜期间所奉行的一系列对朝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他使朝期间参予了一些助朝求强的活动,客观上起到抵制日本侵朝的作用。但由于他极力维护强化清政府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引起朝鲜政府的不满,致使中朝反目,而日本则从中渔利,最后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朝鲜古典说话集中体现着朝鲜民族的文化意识,要约之:(1)它具有人本主义文化意识,体现着下向的慈爱与和谐的伦理;(2)受巫俗思想影响,具有急功近利的现世功利主义文化意识;(3)朝鲜因其半岛的地理环境及其外来的文化影响,其民族具有“智”、“力”均衡的文化意识;(4)朝鲜的说话文学是以花郎道思想为中心,杂糅其他外来文化因素,体现着方圆调和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1592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出于对朝鲜“字小”之义和保护自身的现实考虑,明神宗决定援朝抗倭。但在抗倭问题的配合上,朝鲜与明朝一直存在分歧,朝鲜反对明朝对日本“封贡”即是分歧之一。国家利益是影响明朝和朝鲜“封贡”问题交涉的根本要素,但文化因素在古代东方国家关系中亦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程龙《癸酉皇华集》是李氏朝鲜官方刊印的"皇华集"系列的最后一种,是在非常时期的特殊产物,对我们了解其时明、后金、朝鲜之间的关系,孔、李"登莱之乱"后的东江局势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程龙的事迹、出使经过、结集始末都作了详细考察,并对《癸酉皇华集》的价值给予认定。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各国政府为谋求经济复苏与发展之路而努力,我国政府为应对本次经济危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章将通过对财政支出政策和减税政策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后金融时代下我国政府应着力注重财政支出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宁远之战是明与后金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努尔哈赤宁远战败,其根本原因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民心的丧失,此外,在思想 努力尔哈赤骄傲轻敌,以致在军事上打了一场兵家最忌的无准备之仗,而碰到的对于 敢战敢胜、指挥有方的明朝杰出将领袁崇焕,这也是其战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学从于教、学制于教的现象早已是天经地义,加之考试制度的统一性和评估手段的单一性,我们所期望的“师生双边的交往活动”往往变成了“师生双方的被动交往”。教学演化为“传承”,知识完全是“库存”,考试普遍是“背多分”,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半以上是“东郭先生”。为此笔对当今学校教学创新之路作了尝试性的定位——目标之创新;教之创新;学之创新;评价之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朝传统的宗藩关系随着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尽管朝鲜的独立自主是短暂的,但中韩关系还是开始了向近代外交的迈进。这一变化,从清政府驻韩使节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