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固化磷酸钙——人体硬组织修复的新希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昌胜 《世界科学》1998,(11):29-31
1.引言骨修复材料是指替补、修复人体硬组织的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整形外科及牙科领域。骨缺损病人很多,仅我国每年就有数百万例。据美国高性能陶瓷市场的估计和预测,美国生物陶瓷的市场销售额lop年为1500万美元,每隔5年将以100%速度增长,2(rt年可达6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而把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纤维素排除在营养素之外。但现代科学证明,和上述六种营养素比较起来,纤维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因为它在营养素中排在老七,所以称之为"第七营养素"。所谓纤维素,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易被人体消化利用的那部分,  相似文献   

3.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饮料,专家对茶饮料、果饮料给予很高的评价。单纯就成分分析而言,市场上常见的其他几类饮料的健康价值如下:瓶装水饮料: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功能。矿泉水能提供一定的微量元素;纯净水因缺少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有益菌类而不宜经常饮用。茶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9,(2):48-4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由于一些传统疗法中必需的药用植物正在遭到过度采掘,致使这些植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国际“植物生命”保护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5万余种药用植物中的约1.5万种濒临灭绝。在印度、肯尼亚、尼泊尔、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都有物种消失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朱志国 《科学通报》1990,35(5):356-356
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现已知它与近200种酶的活性有关. L-赖氨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之一.它们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而在人类食物中又极易缺乏.二者供应不足,均会引起生理障碍进而导致疾病,尤其是儿童.因此,缺锌和赖氨酸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补锌剂多为硫酸  相似文献   

6.
蜂蜜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其成分多达180余种,近代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试验证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达70—80%,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吸收,并产生很大热量。1公斤蜂蜜能产生热量3150卡,为牛奶的4.7倍。蜂蜜又含有多种有机酸,如乳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蚁酸、脂肪酸,有助于人体食物的消化。所含矿物质如铁、钙、铜、锰、磷、钾等以及维生素 B_1、B_2,B_6和葫萝卜素、核黄素等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维生素 B_2,几乎和鸡肉含量相等,比葡萄、苹果高16倍。还含有来自蜜蜂消化道的不少酶类如淀粉酶、脂梅、  相似文献   

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就是覆盖我们整个人体表面的皮肤.成人皮肤的面积约有1.5~2 m2,相当于两张八仙桌那么大.皮肤的重量则占体重的8%,一个中等个头成年人的皮肤约重5 kg.  相似文献   

8.
1.肉类:切成段、块、片,撒少许细盐,用保鲜袋装好,以防干燥或走味。2.鱼类:去鳞及内脏,洗净后,撒上少许细盐,用双层保鲜袋装好,防止腥味扩散。3.蔬菜;洗净后沥去水分,放入下部鲜品盒  相似文献   

9.
大饱口福的蔬菜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流行食品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悄然兴起一种方便食品,俗名纸菜,英文名Vege table Paper,即蔬菜纸,也有人称它为“可以吃的纸”,或者叫做“纸形食品”。蔬菜纸与传统的普通纸的观念迥然而异。 在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粗纤维。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作用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粗纤维(由纤维素构成)有利于胃肠蠕动,排便畅通。 蔬菜纸的开发成功,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新型食品,而且增加了蔬菜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因腐烂变质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现代化的食品工业中也需要增加更多的方便食品,以满足  相似文献   

10.
豆腐虽好吃,但多吃也有弊,过量更会危害健康. 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最广泛、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  相似文献   

11.
手机的普及给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手机间传递信息的使者——电磁波却对人体具有不小的杀伤力。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5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现     
过量食用炸薯条容易致癌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毒理学专家在对多种油炸薯条和薯片的检测中发现,这些油炸食品中含有微量致癌的甘油酰胺物质,吃多了容易在人体中积累并诱发癌症。专家在油炸薯条和薯片中发现的甘油酰胺剂量每公斤约含0.3μg~1.5μg,同样量的薯条和薯片中所含丙烯酰胺为300μg~600μg,而丙烯酰胺在人体肝脏中又可以部分转化为甘油酰胺。专家建议要少吃油炸薯条和薯片。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是人类细胞和各种细菌的共生体。据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最新研究显示,在一具70千克的标准人体中,约含有30万亿个人类细胞和约39万亿个细菌。虽然细菌的数量比人体细胞多,但是体积极其微小,其总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1%~3%。这些细菌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以及皮肤、毛发等全身各处,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吴倩  毛晓华 《科学通报》2004,49(20):2066-2071
黏细菌是研究多细胞结构形态发生机制的良好模型. FruA是黏细菌发育所必需的一种转录因子, 其mRNA 5'端存在相当长的由23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翻译区(5'-UTR). 以lacZ为报告基因, 构建保留或缺失5'-UTR的fruA-lacZ翻译融合载体并在染色体attB位点定点整合. 5'-UTR自+4 ~ +220缺失后fruA-lacZ在发育阶段几乎不表达, 说明完整的5-'UTR为fruA表达所必需. 二级结构预测显示, 该区域可形成高度稳定的3螺旋接合结构, 可能是蛋白因子的结合位点或存在调节fruA表达的顺式元件. 因此, fruA发育特异性表达受其5'-UTR的正性调控.  相似文献   

15.
磷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元素,也是一切生物和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669年Brandt根据它的燃烧产物P_2O_5的特征发现了磷,1694年Boyle将氧化物P_2O_5溶于水制备了磷酸。从此,磷酸盐的化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和认识。1833年Graham合成了最早的无机聚磷酸钠盐,称为格氏盐,比发现的任何人工合成的有机聚合物约早一百年。第一个合成的晶体聚  相似文献   

16.
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营养酒类所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经医学证明,黄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常饮黄酒能舒筋活血、消除疲劳、提神养体、抗衰健身、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7.
正1进入国际深海基础研究前沿1968年美国"格罗码·挑战者"深海钻探船首航墨西哥湾,开启了划时代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年).50年来,深海钻探计划历经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年)、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年)和当前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年),成为地球科学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导致了地球科学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始终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由于"文革"和科技投入不足的原因,我国迟至1998年才以参与成员身份(年付50万美元)加入ODP,开启了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能避孕的疫苗并证实对人体无害.这种疫苗含有机体在妊娠早期所分泌的激素,而这种激素对继续妊娠是必需的.对于这种疫苗的避孕机理目前有几种说法: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疫苗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进而抑  相似文献   

1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通过生物的地球化学营养链给人以影响.其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抗癌作用等有着重要的关系.文章从硒在机体的存在及对机体的生化功能出发,探讨微量元素硒与人体的健康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文乔  潘自强  夏益华  姜希文 《科学通报》1999,44(17):1846-1850
选择大亚湾 5类生物的 9种体模 ,考虑宇宙射线、本底放射性核素及人工附加放射性核素等 3类辐射源的照射 ,用点源剂量分布方程计算α粒子和β射线剂量率 ;用Monte Carlo方法算得γ射线剂量率 .结果表明 ,西大亚湾浮游动植物的本底年剂量为 2 .72和 1 .75mGy ,其他生物为 0 .31~ 0 .49mGy .附加核素对底栖动物的剂量率是其本底的 5 .7~ 6 .1倍 ,对鱼类为8.3%~ 1 5 .3% ,对浮游生物仅 0 .2 % .附加核素对浮游生物的主要照射途径为β内照射 ;对浮游动物贡献较大的是13 1I和60 Co;对浮游植物则为10 3 Ru和60 Co .对底栖动物的主要途径是沉积物γ照射 ;主要核素为5 8Co和60 Co .对鱼类的主要途径是β和γ内照射 ;主要核素为12 4Sb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