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引入微观经济学与遗传工程知识,兼顾时限与成本,设计了一种网格中的作业分配方法.首先基于拍卖模型确定资源购买者和资源提供者之间的资源交易价格,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寻找作业分配最优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不仅效用较高,而且作业对资源的分配较均衡,优于PRIMAL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云资源提供者的收益,提出一种云联盟模式下基于合作博弈的资源提供算法.算法将资源联盟收益最优化形式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合作博弈核求解了该收益最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处于合作核中的资源提供策略同样是线性规划最优解.进一步,为了获得稳定的资源联盟结构,设计了基于离散Markov链的动态联盟构造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收益最大化的最优联盟结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博弈理性的资源提供者而言,资源联盟可以有效提高个体资源提供者的收益,同时,由于结盟代价的存在,稳定的联盟结构更加倾向于形成规模更小的联盟.  相似文献   

3.
针对费用约束下的网格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方博弈的资源分配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一类“虚拟资源中介”实体,将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由用户任务,虚拟资源中介,资源提供者三方组成博弈过程.理论分析以效用函数为基础给出了模型的有效性证明和求解算法,仿真实验用实际网格任务负载和典型网格测试床模型检验了该三方模型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具有费用约束的网格任务,基于三方博弈的协同分配模型在资源收益,资源利用率和任务执行效率方面的性能表现显著优于传统的资源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SLA对作业执行进行有效管理的理论,在资源消费者和资源提供者之间加入协调者的SLA合同管理架构,提出了该架构的经济网格执行管理调度策略,并对该策略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对传统经济网格的资源调度算法进行了扩展,使用户能够更加灵活地在执行时间与代价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5.
资源定价策略是网格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定价策略没有对具有不同信誉的资源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价格,无法激励交易实体为其他节点提供诚实服务.通过分析资源消费者与资源提供者间的信任关系对定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团体的差别定价策略.资源消费者分为两类:信任团体内和信任团体外的,资源提供者对两类消费者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由于差别是基于节点间的信任关系的,这就激励节点提供诚实服务.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差别定价策略能有效提高资源交易成功率、降低节点获得服务需要支付的平均费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采用分布自治原则由众多的网格域构成整个网格系统.系统根据用户作业请求发出投标信息,各网格域参考投标信息及自身资源使用情况利用PSP拍卖机制确定中标者,最后系统从中标信息中选择费用最低的完成任务,以一定的周期运用微观经济学供需均衡原理动态调整资源价格,并给出了价格调整算法.相对于别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模型提出的资源管理方案在管理上比较简单,系统不必掌握全局资源信息,可扩展性较强,易于实现,并且通过引入竞标机制解决了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网格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市场的资源分配方法:以局部性原理为基础,建立虚拟市场区域,并以排序优化后的队首资源优先匹配策略实现计算网格资源的优化分配.然后分析了匹配有效性及分配策略的快速响应性;最后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该分配策略有着良好的负载均衡性,且能够使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双方的满足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观经济学与群体智能知识,设计了一种网格系统中的作业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改进的英国式拍卖模型确定资源购买者和资源提供者之间的资源交易价格,然后使用混沌搜索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作业分配方案,通过引入适当的适宜值函数,达到了兼顾时限与成本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一些方法相比,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作业对资源的分配较均衡,效用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地协调和分配网格资源,降低网格任务完成时间,有效保持网格资源负载平衡,通过分析网格任务调度的关键问题和PSO算法的优化原理,建立了网格任务调度的元任务模型和性能指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粒子编码和解码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PSO算法的网格任务调度策略,并在PSO算法处理粒子边界问题时,采用了"圆桌运动"的新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行有效,并且改善了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网格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入侵检测系统部署于网格环境,并采用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为了实现网格中各种资源使用的负载均衡,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任务的分配;为了实现对分布式攻击的检测,采用数据融合和频繁模式挖掘技术进行报警的合成与关联分析.该模型不仅能够利用网格资源进行攻击检测,而且实现了网格资源使用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1.
将公平关切概念引入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公平观念对渠道协调的影响.在供应商采取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况下,通过Stackelberg主从对策,研究了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最优直销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的影响.探讨了公平偏好系数对新鲜度和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的关系,推理得出了具有公平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有自动协调的功能.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供应商公平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钢铁联合企业自产电和国家电网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经济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发电的最优经济运营模型.通过求解企业利润最大的目标函数,并讨论分析在国家电网峰、谷、平时电价企业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结果显示,企业利润的高低主要与购入电力转售后的单位利润贡献率、自供电的单位利润率及其上网的售电量有关系.鼓励企业在谷价时尽量外购电,少发电;而在峰价时,尽量自发电,少外购电,富余的电上网销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平台供应链渠道竞争的加剧,电商自营平台在传统批发销售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代理销售方式寻求与网络制造商合作.在电商平台竞争与制造商竞争的双重竞争环境下,构建了由自营平台、第三方平台、传统制造商和网络制造商组成的平台供应链系统.基于自营平台拥有的两种销售模式,即仅批发销售的单一模式和既有批发销售又有代理销售的混合模式,建立了多渠道定价决策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求解,分析了平台佣金、批发价格及消费者渠道偏好等因素对自营平台模式选择及平台供应链各成员最优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消费者自营渠道偏好与平台佣金对自营平台的销售模式选择策略具有差异性.此外,自营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佣金对制造商的利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随机条件下房地产价格的离散化模型,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地产买卖投资时机决策问题进行建模研究,给出最优买入卖出的停时分析及相应的最优报酬函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资金充足的零售商通过预付款的方式为资金约束供应商提供生产性融资以缓解资金短缺对供应链运作影响的问题,研究了零售商预付款融资模式与传统的银行融资模式的优势,以及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的供应链协调契约.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融资模式,零售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品批发价格来激励供应商选择预付款融资模式,以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进,并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若供应商无法获得银行融资,则预付款融资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若供应商能够获得银行融资,则零售商可以通过预付款融资与收益共享契约的结合来激励供应商选择预付款融资并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存货影响销售率且销售价格可变的EOQ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Padmanabhan和Vrat建立了变质物品在价格恒定且存货影响销售率条件下的EOQ模型;2000年,Kun-Jen Chung,Peter和Shaw-Ping Lan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无短缺量拖后和短缺量完全拖后时单位时间利润函数唯一最优解存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实际上存货销售价格并非一定是常数,它经常随多种因素而变化,放宽这一条件,假定销售价格是外部需求的线性函数,建立了无短缺量拖后情况下变质物品在存货影响销售率且销售价格可变时的EOQ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具有全局唯一最优解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进行说明,为库存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和群体智能算法,设计了一种网格作业分配机制.首先建立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然后对经典拍卖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拍卖过程对网格资源定价;引入亲和度函数,通过抗体生成、选择、克隆扩展、免疫记忆、自适应变异和调整等操作,基于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寻找最佳作业分配方案,兼顾时限和成本.基于GridSim对该机制进行了仿真实现,与现有的两种作业分配机制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机制更优.  相似文献   

18.
在需求率依赖于销售价格的假定下,以总利润为目标,建立了经济订购批量的库存模型,并运用极值理论,研究了最优订货批量、最优销售价格及最优订货周期如何确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寻求最优策略的简单且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就一个服装供应商来说,可能有多个零售商,在同一个销售季节里,同时销售他的产品。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某些零售商缺货,某些零售商有剩余的存货。如果零售商距离供应商很远,而缺货与存货的零售商之间距离较近或者供应商也缺货的情形下,可以采用调货的方式。这里以没有调货为基准,分析了集中系统和分散系统的调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