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步法合成酚醛树脂结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步法合成工艺合成了甲阶酚醛树脂,研究了醛酚摩尔比、催化荆品种对酚醛树脂残碳量的影响。当采用碱金属碳酸盐作催化剂;醛酚摩尔比为1.35~1.37时;树脂具有最高的残碳量。采用最优化工艺合成的液体酚醛树脂残碳量达到49%。与一步法合成工艺相比,残碳量提高4~5%,抗氧化温度提高40~50℃。由此合成的结合剂适用于含碳耐火材料的制造。  相似文献   

2.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微波辐射加热,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通过正交试验及直观分析,探索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次序和程度.该方法为高效、环保、低能合成乙酰水杨酸提供了新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PE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主要原料,用自乳化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探讨了合成反应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制备预聚物时n(NCO)/n(OH)比值为3:1;以N—甲基二乙醇胺为扩链剂,采用“饥饿加料”方式,其用量为预聚物质量分数的5.0%~6.0%;预聚物合成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 h;扩链反应的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中和度为80%~100%.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正> 本项目研究的3-羟基丙腈选择氯乙醇和氰化钠一步合成反应的技术路线,采用以丙酮为活性溶剂和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的合成新工艺。该合成工艺经小试和中试生产试验证明,其合成工艺先进、成熟、工艺设计合理、易于安全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研究合成技术的创新点:①以丙酮为反应的活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按Hofmann消除法合成了对二甲苯环二聚体,利用IR、HNMR及熔点测试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季铵盐的浓度220.0 g/L;NaOH的浓度240.0 g/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0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的产率达到35.2,较同类方法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含硅环氧交联剂合成的影响因素,通过L_9(3~+)合成正交试验,获得合成含硅环氧交联剂EPSLA的最佳工艺条件。整理绸湿弹性回复角由原来的195°左右上升至270°。同时对合成过程和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非光气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二氧化碳甲醇直接合成法等非光气路径合成碳酸二甲酯 (DMC)工艺的最新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分析比较了各种合成工艺的优缺点 ,探讨了我国今后在DMC合成工艺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聚醋酸乙烯酯的合成原理及特点,研究了其合成方法,探讨了最佳工艺条件,指出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水(质量比)=1:7.0~13.4:9~18;醋酸乙烯酯:引发剂(质量比)=1:0.01;聚合温度70~95℃。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对染料还原大红R合成工艺的改进,提出了一条以水为溶剂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并对醇胺的种类与质量、酸酐的杂质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且将新型合成工艺和传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黎剑峰  魏霞  刘国习  陈勤 《江西科学》2001,19(2):114-116
介绍了以丙烯酸多元醇树脂为预聚体骨架,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新型聚氨酯固化剂的配方及工艺;与传统TDI-TMP加成物固化剂作性能对比;探讨了影响合成产物的各种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肪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测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产品溶液的表面活性、泡沫高度、润湿及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玉米淀粉的酯化制造API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利用酯化玉米淀粉,制造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API)的配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玉米淀粉酯化处理成乳液,在一定酸碱度条件下,与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橡胶胶乳共聚制成API胶的主剂;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封闭处理后,作为API胶的固化剂,由此制成双组分无醛耐水API胶.生产性试验表明,用此API胶压制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机拼细木工板、胶合板及集成材等胶合制品,其理化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有关标准要求,并且制品无甲醛等有毒物质挥发.此种胶粘剂具有明显的生产可操作性,完全满足现有的工艺要求,其原料成本为同类进口胶粘剂的50%左右,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进行形态结构研究与表征.比较了未煅烧合成产品和经煅烧合成的PAFCC产品形貌、特征基团及微晶相结构.结果表明:煅烧有利于制备聚合氯化铝铁钙;未煅烧合成产品是具有短柱状晶体形貌,主要含有钠、铝、铁、钙、氯等元素的化合物;PAFCC形貌呈类空心管柱状结晶体,是一种含有钙、铝、铁多羟基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煅烧使煤矸石活性增强,对合成PAFCC起了重要作用;在高岭土废水水样混凝实验中,制得的PAFCC混凝性能优于未煅烧合成产品和工业聚合铝(PAC).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新技术产品人一机系统的全面分析,建立了其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模糊系统评价模型和模糊评价方法,介绍了运用择优比较法确定权重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系列硝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合成方法,以N 甲羟胺硫酸盐和芳香族羰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6种新的硝酮化合物·并采用合适的后处理方法得到了质量分数大于95%的硝酮产品,产品收率大于90%·测定了系列硝酮化合物的熔点,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征了系列硝酮的化学结构·研究并讨论了溶剂、pH值等条件对反应体系及产物纯度和收率的影响·这种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品收率及产品纯度高,适用于一系列硝酮化合物的制备,是合成硝酮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生物质和煤炭的燃料特性、气化方法和合成工艺的比较,表明采用生物质气化合成气进行化工合成是可行的。与煤炭相比,生物质的气化方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发展增压固定床富氧气化和改进流化床气化方式是较为可行的路线。采用生物质气化气进行化工合成时,低压甲醇合成及一步法二甲醚合成是适宜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板法制备的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以醋酸锰为前驱体,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膜(anodic aluminum oxide,AAO)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Mn3O4纳米线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技术等手段分析合成条件与产物的结构、形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四方尖晶石结构,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约几微米。通过测试产物的磁滞回线,发现其在常温下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以沉淀白炭黑为原料,采用减压蒸馏法直接合成六配位体有机硅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用红外光谱和X-Ray衍射分析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以碱土金属氧化物为介质时,合成产物为六配位体有机硅化合物;在最佳合成条件下,钡盐的转化率达90%以上,钙盐的转化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ACA为原料,首先与(Z)-2-呋喃基-2-甲氧亚胺乙酸对甲苯磺酸酐酰化反应(90%),然后在50%甲醇-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水解(75.2%),接着与三氯乙酰异氰酸酯氨甲酰化反应生成头孢呋辛酸(76.5%),最后与异辛酸钠成盐转化为头孢呋辛钠(90.1%),总收率46.6%.目标分子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分析确证。本工艺采用价廉、无毒原料,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反应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易形成内酯化物、有色杂质的问题,适合于规模制备头孢呋辛钠。  相似文献   

20.
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该文中提出了新产品开发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给出了新产品开发决策的一种新方法,可以作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