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牛书花 《科技信息》2012,(31):242-24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高校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已成为高校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新形势下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的实验室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实际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实验室设备的信息管理、借用及开放模式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 eb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B/S结构,运用ASP.NET,C#,AJAX等技术,构建了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借用及开放的新模式,促进设备共享,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在原国家教委对基础实验室、技术基础实验室评估的文件中,对仪器设备和器材的要求是实实在在的,如设备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不符合要求,实验室就被视为不合格,这也足以说明设备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实施科教兴国这一战略部署,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211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对高校建设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做好高校设备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应用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室管理数字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验室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和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研究开发并设计一套科学适用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MS),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都十分重大.LIMS中设备管理分系统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负责维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档案、使用、维修以及资产等方面的信息,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它将人、设备、实验任务等内容高度集成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加强设备管理的建议,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学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不断增加,实验室设备更新加快,对实验室的人员、教学、设备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实验室现有RFID应用系统,通过整合资源开发RFID实验室管理系统,并在该管理系统框架下,引入UHF RFID硬件设备实现RFID设备管理,对RFID技术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功能集成和模块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强实验室安全性。RFID技术在提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孙晓捷 《实验室科学》2014,(2):191-193,196
如何解决好出保故障设备一直是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并且难以根治的问题。在新时期下,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改革创新的需要和实验队伍的长远发展来看,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设备维修水平,逐步使其由一般的常规维修向专业化维修过渡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法,并藉此延长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报废期限,弥补高校设备管理之缺陷。  相似文献   

9.
吴迪 《科技资讯》2007,23(8):247-248
重点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室设备管理,做好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登记、使用维护等基础性工作,抓好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化办公手段在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设备管理队伍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依托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图像实验室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情况和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机制、设备共用机制、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和设备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这些管理机制在图像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初步应用实践表明,切实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高校相关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与共享使用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就目前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软件建设、构建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及准入制度,最终形成一套适合现代教学实验室运行与发展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才能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合并型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佐瓒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56-158,161
在合并升格的高校中,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合并后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的效用,提高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对合并后高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使用效益一直是学校领导、各级管理部门始终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投资效益。文中剖析了目前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状况,并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的实际,通过科学论证、机制创新、开放共用等途径,使有限的仪器设备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确保公共实验平台(PLP)安全运行为目的,探析高等院校公共实验平台在假期期间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当前假期PLP的安全管理现状、特点以及遭遇的困难,借鉴国外知名实验室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改革和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推出一系列实验室假期安全管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对强化高校PLP假期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1、加强PLP管理的硬件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安防消防系统、仪器管理系统等;2、提升PLP管理的软件水平,包括健全管理体制、完善仪器管理制度、改善培训方法、加强安全教育以及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等。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高职院校资金不能满足各系部对专业实验、实训设备要求的情况下,资金的最优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实验设备和人员的顺利流动,做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就必须改革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新型两级化管理制度,遵守垂直管理,平行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专业化与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提出仪器设备维修的专业化与市场化,作了可行性分析;介绍了该校仪器设备专业化与市场化维修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艾宝  崔志恒 《实验室科学》2012,15(1):189-191
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和规模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大型仪器设备的拥有量迅速增加,如何提高其利用率和效益,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各高校共同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介绍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建立以激励和保障机制为主线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从转变意识、建立制度、收益分配到构建平台,较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的管理体系。经试运行,全校大型设备年使用率和共享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医学高等院校建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优势所在;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不仅仅只是人、财、物的管理,它应该是动态的、实时的、多方面的、跨界的管理,也只有引入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才能提高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才能为医学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基础医学实验室是医学院校教学实践重要基地,是提高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基础平台,因此改变医学院校实验室固有的、旧的管理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装备采购工作Excel辅助处理方式难以实现的过程透明化、信息共享利用、工作协同等现实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套装备采购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异构模式设计,有效实现了装备采购过程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为省属高校装备采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于谦  周小平  孙斌  张艳秋 《科技资讯》2014,(13):241-243,246
随着高校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支撑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高校的IT软硬件规模也不断扩大,对IT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高校IT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质量管理理念,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高校的IT质量管理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按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了IT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将规范了IT质量管理的流程,提高了IT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