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模糊评价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出发建立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分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青岛市2000-2005年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促进青岛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利用效率、资本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总量六个维度构建了城市化推进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双基准法测算了2018年8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化推进效率得分,并将青岛市与发展先进城市做出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综合评分来看,青岛市的城市推进效率得分仍然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分项指标来看,青岛市的环境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而能源利用效率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青岛市在分项指标评比中个体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依据地理学区域思想,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不同尺度的区域对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指出了目前由于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局限,青岛市只能作为山东省内的核心城市.但是青岛市在外向型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使青岛市具有成长为更大地域范围核心城市的潜在竞争力.最后提出提升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水资源管理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岛市实际情况,建立了水资源管理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水资源本身,而且考虑了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利工程等与水资源关系密切的诸多因素。该模型采用了多年系列动态模拟方法,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各种可利用水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以及不同分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水的利用进行了联合调度模拟计算,并应用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对不同管理方案进行了评价和排序,为青岛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宜居城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地域实况,选取城市经济富裕度、城区环境优美度、中小城市资源承载度、城市生活便宜度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青岛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岛市宜居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城市整体宜居性较高,各辖区城市宜居性差别较小.其中即墨、黄岛、市南、胶州、崂山和城阳为宜居城市,莱西、市北、平度和李沧认定为较宜居城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挖掘人文资源及加强教育和景观建设、优化城市道路网、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节水意识四项针对性的青岛市宜居性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青岛市开始了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发展循环经济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量以及最小的环境破坏程度代价来发展现代化的经济为目标。通过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两个不同性质产业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可靠的、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最小的环境负荷、最高的资源能源利用率、最少的资源能源投入,实现经济最大效益的发展。文章对青岛市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分析和总结了青岛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青岛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对青岛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经济贡献是衡量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指标,科学评价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旅游经济理论,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青岛市旅游业的经济贡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港和青岛市之间的关联程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青岛市2002~2016年间的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与港口吞吐量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将其经济关联性与上海、天津等市的经济关联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港口吞吐量和城市经济指标的关联度基本保持在0.6以上,港口和城市之间普遍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从时间维度上看,各港口和城市的关联度在2009年之前上升,之后则逐渐下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青岛市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和港口吞吐量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较高,港口吞吐量和青岛市的生态环境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孙金凤  朱晓萍  于玉 《河南科学》2020,38(8):1331-1337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指标体系,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树对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5级评价等级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评价"一般"的隶属度最高.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追溯分析,发现制约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是数据的共建共享难题、条块分割问题以及公众参与度不够等,由此提出建立大数据资源生态圈、"市-区-部门"联动机制及以民生为导向的新型智慧城市治理框架体系等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生活垃圾量的关联度分析与灰色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关联度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青岛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内在因子,提出了利用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的控制对策.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该市垃圾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对青岛市生活垃圾未来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均符合一级精度,为青岛市环境规划管理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