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明堂是见于史料记载的一座重要的、涉及周天子祭天、布政等重要礼仪活动的建筑。但是,有关它的功能和型制,既无西周时的史料记载,又无建筑实物遗存,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西汉至明甭及至近现代,诸多学者论道颇多。该文结合历史文献与原始社会至殷商的建筑考资料,通过对西周明堂起源的探讨,论证西周明堂是一座集天子祭天、布政于一体的大内正朝建筑。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认为,隔声建筑是20世纪初的科技成果,该文以历史文献证明,明代初年姚广孝发现多孔墙体吸声并于1399年地建成隔声房。明末,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总多孔墙吸声的道现并最早使用”隔声一词从此隔声建筑的技术为中国人普遍知晓。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制材工具及相关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隋唐以后,建筑木作有了明确的用材制度,当时已用“锯解制材”之法。但南北朝以前,木作制材沿用的还是原始社会就已使用的“裂解与砍斫制材”之法。其专用工具,在原始社会主要是石契;类拟的工具到青铜时代及以后仍在使用,称为“Qiu”;另外又分化出适应不同大小木料加工的工具如“Jin”、“镌”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还有斤(锛)等。制材工具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古建筑木作的用材大小、断面的比例和加工的精细程度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刀锯是我国(建筑)木工使用的工具之一,一直长期使用,但它不能用来解木。约在南北朝后期,我国有了框锯的使用。它是由刀锯演化为弓形锯,再由弓形锯逐渐发展而来的。框锯的发明,直接影响到木作的制材技术,为古建筑材分制的形成准备了技术前提,并影响到建筑技术乃至建筑工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5,(2):12-14
<正>提起拉萨,人们的头脑中会立刻浮现出布达拉宫形象,以红山为天然基座的布达拉宫,顺山势而修.使整个建筑与红山浑然一体,"之"字形的山路在顶部涂着红色白墙的围护下盘旋而上,有着城墙一样宽阔墙体的建筑是白宫,白宫的上部是一层层、一排排涂成黑色边框的窗户,再向上两侧的白宫簇拥出中央的红宫,红宫的屋顶附着鎏金的铜  相似文献   

6.
高峰 《科学大观园》2014,(15):66-67
<正>纵观近三四百年来的强国变迁,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无不通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等"海洋之路"走向全世界,而联系大洋之间的航道成为占据主动权的关键,巴拿马运河就是最为著名的要道之一,被誉为"世界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