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珠 《科技信息》2010,(29):I0150-I0150
日本庭园多用未经加工的自然石,这与日本人自古以来的自然神信仰密切相关。同时,日本人的这种自然观也使得石(组)在日本庭园以后的发展中充当了沟通人类世界与神仙世界、佛界理想世界等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自然观的缺点不是缺乏辩证法,而是"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马克思由于认为人现实生活的自然界是一个被人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界,因此,他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纯依赖自然到依赖与改造自然双向互动的跃迁,二是从单纯的自然观到自然观与历史观相互融合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同一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与日本飞鸟时期)中日两国佛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虽然两国佛教理念相同,但中国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境界型建筑自然观,而日本飞鸟时期则是神道意识型建筑自然观。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及其自然观是日本飞鸟时期的母体,而日本飞鸟时期则为研究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这一关系做旁证。  相似文献   

4.
自然观是人文科学的基石。人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也就以相应的形态塑造人自己的性质。因而,自然观不仅是人文科学反思的起点,也是建构新型人性的落脚点。迄今的自然观经历了人对自然的迷信祟拜、人对自然的依存顺应与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不同阶段。一种基于现代生产力的现代人文主义尽管困境重重,但仍然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型自然观前景。  相似文献   

5.
《科技资讯》2013,(28):224-224
岛国日本因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使久居在其中的日本人形成了其特有的自然观,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文从阐述这种自然观的形成根源入笔,进一步探究此自然观对日本人衣食住行以及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诸多影响.此研究旨在,更深刻的了解日本人以及日本文化,消除异文化差异,为中日友好交流做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能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日本古代歌集中多是通过自然景物和天象来咏唱作者的内心感情的。视觉上表现为色彩的运用。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的色彩美感更是陶冶情操,沁人心脾。本文总结归纳了《小仓百人一首》中的主要色彩,并从日本人的自然观,宗教观,传统意识三方面分析了白色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以及从六个方面说明了白色在日本文学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是戴.赫.劳伦斯与威廉.华兹华斯作品的共同主题之一。劳伦斯的自然观充斥着对工业文明的极端憎恨;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则充满对哲理与人性的关注。同时两人都提出了以自然为方向的救世之道。两人自然观既有时代社会背景等因素造成的差异又有一脉相承共性。  相似文献   

9.
苏州爱普生公司位于苏州高新区,总投资3.3亿美元,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器和水晶振动子系列产品,是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从1996年2月公司落户苏州以来,始终奉行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与自然共存“的原则,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年来,该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来实现企业长远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截止到2003年该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1999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实践本质的对象性活动出发,将自然界既看作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又看作是人的生存的基础,形成了生存基础和实践对象相统一的二重性自然观。这一自然观既克服了旧哲学之与人分离的自然观的缺陷,又匡正了当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之盲目开发自然的偏颇。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协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日本环保协会在水田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日本水田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发展经验对建设我国农村环保协会,改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日本枥木县西鬼怒地方环境改善协会和鲣鱼会为例,对日本典型水田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内容、组织结构、财务收支和监督管理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协会发展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分类方法,对日本的典型水田生态环境保护组织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日本典型水田生态环境保护组织主要为自治型.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人类社会当代及子孙后代的进步和发展。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应加强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朱林 《凉山大学学报》2004,6(3):158-160
人类的自然观的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特定的历史形态。只有理清自然观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自然观历史形态的变迁经历了三个时期: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和当代辩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杨勇兵 《长春大学学报》2014,(3):388-391,39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从主体或人的方面考察现实的自然界,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因而具有深刻的主体意蕴、实践意蕴;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历史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从更为深刻的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蕴;马克思的自然观在总体上并没有为当今时代所超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它还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翔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87-187,30
庄子的"自然观"思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自然人性-道之本性:二是返朴归真-道之实现途径;三是天人合一-道之最高境界.庄子"自然观"的教育价值体现在:一是自然人性是人的心灵需求;二是体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三是高扬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兵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77-78
在《李尔王》中,李尔阵营与爱德蒙阵营分别持有两个相互冲突的自然观。除此之外剧中还若隐若现地存在一个第三种自然观——弄人的自然观。弄人对上述两种自然观批判吸收,形成着一个中庸、现实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增长第一”、“生产第一”的理念下,一味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使其一度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此后,由于日本政府在环保意识不断转变和增强的情况下,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与保护,使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较成功的国家。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与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生存还是毁灭——试论鲁滨逊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滨逊的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他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畏惧、抗争和征服三个阶段。鲁滨逊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也是整个人类文明与自然关系的缩影。他表现出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既有利于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消极一面。鲁滨逊的这种自然观有着一定的历史根源。我们应辩证地看待鲁滨逊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用生态整体主义指导人类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然"概念是柯林武德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逻辑基础。他认为,通过对自然的观念的研究,可以重建科学与哲学的融通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对历史上三种自然观,即希腊的有机自然观、文艺复兴的机械自然观和现代的进化自然观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并且指出自然的观念必将融入历史,最终走向历史的观念。这种将自然的观念纳入历史的视野,到自然观念的历史去研究自然的做法,不仅为其自然哲学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也为我们重新理解自然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基础上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逐渐构建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辩证自然观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指导我们解决我国现阶段因为工业化进程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