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分配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个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的模型,并分析了无线资源管理(RRM)各个不同模块间的关系与各个模块的主要任务。根据无线资源管理中3种不同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分析,得出在不同系统中选择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原则,最后引入了无线资源管理的接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的无线Mesh网络中,高优先级业务过多地占用信道资源,影响了不同业务之间占用资源的公平性。针对此问题,基于802. 11e EDCA协议,提出一种有限优先权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将信道占用时间比作为调整每个优先级业务优先数的标准,根据网络当前状态和各个优先级业务占用信道资源的情况,通过动态调整低优先级业务的优先权,适当地限制高优先级业务过多地占用信道资源,确保低优先级业务在网络负载较大时也能够占用一定的信道资源。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保证了高、低优先级业务间占用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Mesh网在资源分配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损耗因子动态优化权重的博弈算法,算法将博弈论融合在无线Mesh网的信道分配问题中,把节点间的竞争看作博弈参与者,采取博弈策略来竞争信道资源.针对信道分配过程中存在的损耗,引入损耗因子来动态更新博弈权重,使博弈能够按需索取,达到信道公平分配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得网络吞吐量有所提升,并且保证了信道分配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一种动态信道分配与功率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算法性能.给出了在不同发射功率控制精度下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性能改善度,并得出了动态信道分配算法与理想的功率控制技术相融合后的性能改善度的极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资源利用给出了一种较理想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时空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中存在的共享接口信道依赖问题和网络拓扑改变所导致的链路失效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分解的联合空间与时间域的信道分配方法。该方法将信道分配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将网络拓扑分解为多个时隙上的子图,然后对每个子图运用图着色算法实现信道分配。该方法中,每个时隙上的子图根据网络约束条件动态获得信道资源,从而提高了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的效率。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了静态信道分配方法,这种信道的时空分配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信道分配中产生的波及效应以及信道切换导致的链路失效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满足接口数目约束、信道数目约束等约束条件下将无线mesh网络吞吐量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接口数和信道数的对不同网络业务量模式具有通用性的低复杂度算法。基于一种启发式信道分配策略,该算法根据各节点配置的接口数去除多余的链路,使信道分配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多信道资源。在该文研究的网络场景下,该算法可使信道分配方案的总冲突数持续降低并最终达到0,所得到的最佳方案的网络容量可达到单信道情况的约5倍。引入拓扑结构化简技术改进了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拓扑化简的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接口数和信道数的对不同网络业务量模式具有通用性的低复杂度算法。基于一种启发式信道分配策略,该算法根据各节点配置的接口数去除多余的链路,使信道分配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多信道资源。在该文研究的网络场景下,该算法可使信道分配方案的总冲突数持续降低并最终达到0,所得到的最佳方案的网络容量可达到单信道情况的约5倍。引入拓扑结构化简技术改进了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8.
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channel-state-based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CSDCA)。该算法利用控制信道交互的信息,通过Hello消息的交换、发送请求(request-to-send,RTS)和允许发送(clear-to-send,CTS)的信道协商、数据传输3个阶段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MWMN)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CDMA无线小区规划为基础,探讨解决地理位置上各个基站的空间无线信道在各小区上最大 分配与由此产生的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干扰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定的无线覆盖区内的信道数和最大限度的 安装用户数之间的矛盾等核心问题,结合工程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限制前向和反向信道的容量加以 分析,初步解决了包括路径损耗预测、前反向覆盖预测前反向平衡等模块的算法建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较大程度上克服移动用户接收端的干扰影响,满足用户所需的信干比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于B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后三代(B3G)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链路的传输模型和所承载各种业务的QoS需求,提出一种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的混合式无线资源管理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出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信道和流媒体业务QoS要求的联合无线资源调度和功率分配的算法(JASPD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相比,JASPD算法能够在相同复杂度条件下使得系统容量平均提高10%,同时将业务的丢包率平均减少3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WCDMA)标准中无线资源管理延迟的测量 ,提出软判决的测量方法 ,此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 ,其测量时间不固定 ,以一定的置信度 (例如 95% )对用户设备 (UE)的延迟参数进行“合格 /不合格”的判定 ,从而比传统硬判决的测量方法更适合测量像无线资源管理延迟这样的受随机环境影响较大的参数 .Matlab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资源管理延迟的测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参考资源模型结构,并给出其构造方法,研究其在建模导出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企业参考资源模型是一个资源的参考目录,在建立特定企业资源模型时,可以直接从参考资源模型中选取所需资源.参考资源模型的建立支持资源重组,缩短建模时间,从而加速建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认知无线电和认知网络是新兴的研究领域,次系统通过对主系统环境的侦测,借用主系统资源进行通信,目的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质量,因此,认知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当前研究领域对于认知网络无线资源管理,总结和综述了常用的数学方法、技术手段及其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是保证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课题,呼叫接纳控制是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掉线概率的CAC方案,该方案在多小区环境下,通过对小区内外的干扰情况和ON-OFF信源特性的研究,以小区掉线概率作为准则,提出新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5.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是针对耦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机制,其目的是基于重配置技术和业务分流来整体优化异构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这种资源管理机制对其管理的各个接入网提出了QoS保证机制的要求。IEEE 802.11e的提出为WLAN提供了MAC层的QoS保证机制,从而促使JRRM能够高效工作。对基于IEEE 802.11e MAC的JRRM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在联合会话允许控制和联合资源调度方面,基于IEEE 802.11e MAC的方式能够改善异构无线环境中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无线资源控制(RRC)子层位于空中接口协议栈的第3层,它主要完成无线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功能。文章的研究对象是RRC子层连接建立过程,即信令连接建立过程,详细分析了该过程的具体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对资源的分配做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IEEE802.11e MAC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JRRM)是针对耦舍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机制,其目的是基于重配置技术和业务分流来整体优化异构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这种资源管理机制对其管理的各个接入网提出了QoS保证机制的要求。IEEE 802.11e的提出为WLAN提供了MAC层的QoS保证机制,从而促使IRRM能够高效工作。对基于IEEE 802.11e MAC的JRRM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在联合会话允许控制和联合资源调度方面,基于IEEE802.11e MAC的方式能够改善异构无线环境中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8.
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是检验TD-LTE终端是否符合协议标准的重要手段.鉴于传统一致性测试平台存在不足之处,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搭建了基于TTCN-3(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的一致性测试平台,并分析了该测试平台相对于传统测试平台的优越性.利用TTCN-3软件编写测试例并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流程图可以得出,一致性测试平台的可行性,并验证了该平台相对于传统平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