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科技》2014,(2):7-7
东丽区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人才强区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成立高层次人才俱乐部。俱乐部下设5个分部:院士专家俱乐部、海归英才俱乐部、高新技术企业家俱乐部、装备制造业企业家俱乐部、民营企业新生代俱乐部。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9年起,安徽省科技厅启动院士工作站组建计划,探索"柔性引进"高端领军人才方式为了促进地方企事业单位与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自2009年起,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5,(6):85-86
2003年江西全省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6.76万人。截至2004年年底,全省享受国家津贴的专家277人,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江西进入一、二层次的7人;在两院院士中,真正属江西培养的只有1人,柔性引进的院士20余人。  相似文献   

4.
<正>管理之道,唯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无不胜。这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企业家的意识中。但是,如何网罗人才为己所用,如何能招到合适的人才,仍是每个企业家头疼的课题。现实中,企业家常常发出"人才可遇不可求"的感叹。的确,人才不是求来的,而是用良好的理念与口碑吸引来的,这包括以人为本,善待自己的员工,重视人才的管理实践等等。关于如何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历史上著名的"黄金台招贤"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公元前三一二年,燕国国君燕昭王即位之后,因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后来有个谋士郭隗见状就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国王买马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国王,派侍臣带千金去买千里马。不料千里马已经死了,但侍臣仍然花了五百金买了这匹千里马的马头回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立国和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同时,他也明确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因此,如何培养、引进以及用好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能力发挥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事关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而人才资助计划是其中一根主要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实施3年来,已有千余位专家入选"千人计划",并已经开始在国内"发光发热",所引进的国外相当于正教授级别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已超过此前30年引进的总和。部分专家已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系或企业研究部门负责人,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掌握ODS替代物前沿核心技术的国际著名氟化学专家权恒道教授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受聘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化院),成为中化蓝天集团"国千计划"引进第一人。"千人计划"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12,(9):31
<正>8月9日到10日,来自省内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124名"领军人才"聚集武昌,"逐鹿"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参评人才不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及中科院"百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重点人才工程人选,角逐异常激烈。此次评选专家由相关领域的院士领衔。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楼阳生及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等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到现场进行了巡视。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2,(6):2-3
6月27日,以"集聚人才科技资源、引领丽水跨越发展"为主题的2012中国丽水"人才·科技"峰会隆重开幕。两院院士、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国内大院名校知名学者等150多位高层次人才齐聚丽水,共商科技合作事宜,共促丽水跨越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汉董,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正军级专家、教授程东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子跃,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袁中伟,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中,加强广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被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目标要求首先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围绕我区重点产业,继续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启动实施科技领车人才计划,设立自治区高层次创新人才专项资金,结合广西科研需求和基础条件、学科建设,针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工作机制,三年内引进60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在2013年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扬帆计划"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项目评审中,实现较大突破,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相关入选项目已在媒体公示。据了解,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我市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这是省"珠江人  相似文献   

12.
《天津科技》2013,40(1):26-27
《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已于2012年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同志同意颁布执行,原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培养造就一批新型企业家,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现结合《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地市     
, 《广东科技》2012,21(20):14-14
广州市:吸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国际人才港"为与中央"千人计划"和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和引进领军人才专项计划对接,广州先后出台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广州市创新创业。广州设"羊城功勋奖"吸引高层次人才,最高每人奖500万。此外,广州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在全市选拔、资助部分优秀学生和科研人员到海外深造攻读博士。这是广州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各行各业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江西省作为不发达地区,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着顶尖人才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引进规划不科学、引进机制不完善和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高校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应该加强人才的激励工作,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过去"激励和"未来"激励相结合、坚持激励、管理和监督相结合、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将"造就企业家队伍"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这足以证明造就企业家队伍,其中包括一支庞大的、素质精良的乡镇企业家队伍,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尤其是乡镇企业在经济规模化、资产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乡镇企业家队伍中存在的先天不足与时代的要求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影响了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进程。因此,从乡镇企业家自身形象、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和知识结构出发,研究和探索乡镇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对于指导我们选拔人才,对于建立一支优秀的党的乡镇企业家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人才引进中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要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人才引进质量;要转变观念,营造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优良环境;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要引进人才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1日,由中国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承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丝路之约、信息筑梦"。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顾问团郭桂蓉、倪光南、戴浩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出席大会。来自俄、加、澳、保、斯、马、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科技领域的院士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的技术领军人  相似文献   

18.
媒体     
, 《广东科技》2012,21(20):16-17
"双引计划"是战略选择!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引进领军人才是广东省规划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2008年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从战略层面上规划广东人才发展。2009年,广东启动了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对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到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专门成立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办公室,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提供保障。(来源: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刘涛 《创新科技》2017,(9):60-62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发展,持续的技术持续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构成了高新技术创业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组织机制。塑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价值取向,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和引进创新技术人才是发展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安徽,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激发了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干事创业的热情。2012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611"人才计划,吸引了1.6万名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