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其成长符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的一般规律。所以引起极大争议,主要由于人们对其获奖的特殊时代、特殊需要、特别模式、特别时机、特别关注、特别推荐、特别学科和特殊角色等特殊性的关注。其特殊性不可复制,但可给我国科技的一般性管理提供启示:管理是最薄弱环节、评价是最关键环节、转化是最困难环节、人才是最重要环节、监督是最缺乏环节、质量是最需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战胜瘟疫:从诺贝尔医学奖看20世纪免疫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各类灾害中,瘟疫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巨大,危害深重。诺贝尔医学奖自1901年设立,在20世纪共颁发91次,其中仅免疫学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传染病防治就获奖26次,占28.57%,足见其比重之高份额之巨。随着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特别是SARS这一新的传染病毒的出现,人类在确保自身健康,科学预防疾病以及有效治疗顽症的旅途中可谓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21):7-7
<正>1.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4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今年85岁的爱德华兹因创立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这一奖项。爱德华兹现在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22):40-41
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莱特-莫索尔以及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索尔,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大脑内的定位系统能让我们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脆层面机制。对大脑定位系统机制的发现颠覆了我们此前的认识,显示了特定的细胞群相互协同工作达成更加高等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浅谈prion一词中文译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prion一词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斯坦利·布鲁西纳(Stanley B.Prusiner)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个新名词,用来表示引起人和动物神经组织退化疾病的病原因子——蛋白质传染因子(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并指出这是一种不同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蛋白质因子。布鲁西纳也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问,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版权声明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问,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23):12-12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以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为案例,叙述了巴克的创新性科研活动的历史过程,并从三个方面(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贝尔医学委员会)剖析了科研项目和研究者的动机、评价、合作和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5,7(5):28-28
转座因子是一类可以进入基因组内不同位置的基因载体,B.McClintock因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因予而获得了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研人员可利用转座因子插入基因导致基因突变以了解基因功能,也可利用它们培育转基因生物。长期以来,科学家尝试了SB等许多载体,但仍然缺乏高效、实用的哺乳动物转座因子。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田和吴晓晖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一种源于飞蛾的PB转座因子能高效插入小鼠基因组,使在小鼠等哺乳动物中高效、大规模了解基因功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幻想最多的莫过于"长生不老"、"返老还童"。可衰老和死亡却永远是人类逃不过的宿命,所以中外神话故事中的"不死药"一直是人类梦想得到的东西。而现代科学,尤其是干细胞研究的发展,为曾经的梦想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  相似文献   

12.
特别的礼物     
<正>1925年,他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小镇。小时候他梦想能成为一名守护和平的将军,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生物学,并立刻为浩瀚如海的神奇世界所吸引,从此他沉醉其中,一干就是一辈子。在生物学众多的领域中,他渐渐迷上了遗传学。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既然精子是在男性体内  相似文献   

13.
吕志芳  叶丛 《中国科技成果》2010,(10):F0003-F000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尊师重道作为传统文化一直被国人推崇,并被视为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世代相传。有这样一个人,他。32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祖国教育前线;他,用红烛一样的无私,把人生的精华传授给一批批莘莘学子;他,在小小的三尺讲台前挥斥方道。帮助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寻找方向。他就是咸宁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丁继固教授。  相似文献   

14.
1969年10月,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乔治·史密斯和威拉德·博伊尔共进午餐时,想出了一个主意,随后他们用几个月时间东拼西凑出了一台叫做电荷耦合器件(CCD)的样机。这个东西起初被用于天文台,拍摄遥远的星体,如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享受着这个CCD带来的奇妙——CCD是数码相机电子元件的眼睛,它给摄影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诺贝尔奖评委会使用了更加抒情的语言来赞美CCD的出现:“没有CCD,数码相机的发展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15.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等机构就会陆续公布当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按照惯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投票选出获奖人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将获奖的喜讯打电话告知获奖者。由于北美和欧洲的时差,这个报喜的电话,通常是在半夜打到北美获奖者的家中。夜半铃声惊梦来,10月初的这个报喜电话,也闹出过不少八卦故事。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丹纳  相似文献   

16.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莱特以及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索尔,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而此次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却又一对夫妻同时获奖,爱德华·莫索尔和梅·布莱特夫妇俩已  相似文献   

17.
名人的固执,是一把利剑。有时,可以迅速斩断生命的锁链。因为自己的成就和权威,身处不自觉的"心理高岗",却不懂得避讳"天时"的暗示,不懂得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兼收并蓄。此时,高贵的生命,就是一纸可以随时了断的契约。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在历时7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辉煌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位总统。当第二届总统任满时,他拒绝继续连任,正式隐退,开创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次以上的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