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甘肃省甘南州迭部、舟曲和陇南市宕昌等白龙江流域不少藏族社区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供施鬼神的各种仪式、仪轨,并有数量较多且弥足珍贵的手抄本苯教文献遗存,呈现出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人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疾病与健康、民族文化交流及交融等方面的大量历史信息。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梳理文献流布范围、已知文献存量、传承形式,以及类型、内容等,并指出了其多元文化特征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万奎  李晓兵 《甘肃科技》2012,28(20):148-150
位于甘肃省南部的白龙江流域,是甘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保护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及迁地保护等措施,更好地保护流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现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近期开展的区域性调查、勘查项目所得的1031处滑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背景和外部环境主要因素中滑坡分布的敏感区段,以及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敏感区段,探讨了各个因素控制和影响滑坡分布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流域内滑坡在以下地段集中分布:中山区、地形坡度15°~45°斜坡区、层状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干段断层10 km范围内、地震烈度Ⅶ~Ⅷ度区、小时最大降雨量35~40 mm地区、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人/km~2地区.巨型滑坡更加密集于中山区、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要断裂带不足5 km范围内以及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中小型滑坡在低山丘陵区、松散土层分布区、白龙江二级及以下支流岸坡上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地区更为集中;大型滑坡分布特征介于二者中间.巨型滑坡对断裂、地形、软岩敏感性最强,中小型滑坡对降雨、松散土体、人类活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朴素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母性崇拜是布依族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从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婚姻生活、民间文学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相似文献   

5.
选取白龙江流域典型泥石流沟不同类型土体进行野外原位渗透试验,结合土壤性质及植被因素对土体的入渗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类活动使得土体的内部结构和渗透特性发生了极大变化,改变了土体在降雨过程中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地表径流过程、加剧了流域泥石流的形成.结果表明:土体的有机质和黏粒质量分数与土体的入渗率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林地对改善土体性质有较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土体涵水能力,且随着海拔升高作用更明显;干枚岩斜坡和黄土斜坡的入渗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在降雨过程中千枚岩斜坡几乎不会产生明显的地表径流,而是在降雨达到一定程度后土体强度破坏而以浅层滑坡形式向下滑动,黄土斜坡则很快产生地表径流,以坡面泥流的形式为主沟泥石流的形成提供黏粒和水体.  相似文献   

6.
北江流域几乎占广东地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流经韶关、清远两市各县以及肇庆的怀集、广宁、四会和佛山的三水、南海等县区,历史上这些流域的主干与支流上曾存在过一些水神崇拜,有的还残存至今。通过对有关庙宇和传说的考察.可知有这样几种水神:第一是由广府人传承而接受或受广府文化影响而移植过来的天后崇拜;第二是由有益于地方的官员转化而来的马援、周憬崇拜;第三是由地方名人转化而来的曹主娘娘崇拜;第四是由地方仙人转化而来的石上兄弟崇拜;第五是由著名将领转化而来的关公、岳飞紫拜;第六是由观音菩萨信仰转化而来的观音崇拜;第七是由民族始祖转化而来的盘瓠崇拜;第八是由神奇动物转化而来的龙王崇拜;第九是由守护神转化而来的北帝崇拜。这些崇拜反映了当时北江流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的宗教信仰属于原始的多神崇拜。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祭之可得福。明末清初迁移到文山州的仡佬族,他们虽然人口不多,但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作者在收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对这里的仡佬族宗教信仰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域单元和信息量法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展开评价,采用区域内已知的309条泥石流沟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评价为中度和重度泥石流危险性的沟谷中有79%实际发生过泥石流活动,表明将流域单元和信息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基本上符合研究区泥石流的现状,而且评价精度和准度较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流域面积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影响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中度及重度危险性的沟谷主要集中分布于宕昌县、舟曲县、武都区和文县,其中以宕昌县、武都区和舟曲县3个地区最为严重,文县次之,迭部县主要为轻度及以下.  相似文献   

9.
甘肃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1977,2002,2010年Landsat影像和30 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并生成了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图,然后将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梯度图分别与土地利用数据叠加,对1977-2010年不同高程带、坡度带和地形位梯度上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30多年来,在各高程和坡度带上,白龙江流域的建设用地向更高高程和陡坡方向扩展;陡坡耕地面积出现了从增加到减少的逆转;林地变化则相反;受人类干扰程度的强烈影响,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逐年减少.1977-201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位分布指数曲线基本形态相似,但在个别地形位上的分布指数有明显变化;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并向高地形位扩展;耕地也向高地形位扩展;林地和草地在低地形位的分布指数先减小后增大;未利用地在高地形位的分布指数增大.建议根据不同的地形梯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干扰,继续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和人类生产活动管控,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周晓光 《科技信息》2010,(29):164-166,133
自然崇拜是云南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了对天、地、水、石、山、火、植物、日月星辰等崇拜活动。云南彝族的自然崇拜有着深刻的社会表现和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在阐述其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和仪式表现的基础上。对其社会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佤族自然崇拜主要有天地崇拜、山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树木崇拜、牛崇拜、狗崇拜、鸟崇拜等,佤族自然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物的祭祀、禁忌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观,维持了佤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对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域特色园林遗存,以赣鄱流域为研究范围,选取遗存的15处书院园林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着重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空间分布类型属"均匀型",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ii)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不均衡",即主要集中于赣东北至赣...  相似文献   

13.
14.
一、地理形势及历史沿革盘江(南、北盘江)发源于滇东的云贵高原,汇集在望谟县蔗香入红水河。贵州盘江流域地处北纬24°40′至26°20′之间,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形成广阔的三角地带。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仅一部份)八个县的位置,恰在这一地域范围内。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物产丰富,适宜古代人类劳动、生息。周秦时期,古人曾将南北盘江泛称为“牂牁江”。  相似文献   

15.
白龙江流域是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高发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泥石流灾害。为探讨物源对泥石流的影响,对流域内泥石流物源数量、类型、分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分析,进而研究了物源转化泥石流的方式。在分析泥石流物源发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确定性模型与灰色关联组合方法,筛选出物源敏感性、坡面侵蚀程度、沟床比降、沟壑密度四个因子,运用AHP模型进行区域泥石流易发性区划。得出以下认识:(1)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物源分为重力侵蚀堆积型、坡面侵蚀汇集型、沟道侵蚀堆积型和弃渣侵蚀堆积型。其中物源量最多的为重力侵蚀堆积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坡面侵蚀汇集型;(2)泥石流的物源多分布于坡度在15°~45°范围内的斜坡上,1 000~2 500 m的高程范围内,距离断裂500 m范围内,且物源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较好的负相关性;(3)流域内物源转化为泥石流的方式主要有崩落冲刷拉槽型、集中堵塞溃决型、沟道揭底铲刮型、坡面径流侵蚀溜滑型;(4)白龙江流域泥石流高易发区位于物源分布密集区,即泥石流流域中下游两岸。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研究和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放射性^14C测年,初步确定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流域全新世泥石流共分三期,时代分别为7000-6000aBP、4000aBP和2000aBP。研究表明,泥石流频繁爆发于古气候由寒冷向温暖转换的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所及的所有生态圈和资源领域,深入挖掘,继承发扬本地区固有的优良的环境保护传统,特别是其环保意识,对于民族地区生态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布依族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探讨其意识中对于自然的认识到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很具有代表性,对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事件高发区与暴雨中心、高发期与暴雨集中期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短时间强降水是激发该区域泥石流的主要降水类型,10 min雨强可以作为该区域泥石流预报因子,灾害事件当次降水量和10 min雨强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于估算研究区不同区域泥石流临界降水量.沟谷沿岸中、低植被覆盖下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千枚岩等软弱岩层区,在强降水条件下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应在该区域加大防灾减灾力度.  相似文献   

19.
甘肃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属长江水系,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1800 km2.对该流域进行调查研究后,报道苔藓植物34科,89属,172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科4个,新记录属17个,新记录种70个.并初步分析了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监测预警方式存在的弊端,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以M2M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集数据采集、传输、建库、建立地理处理服务、处理与发布机制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了传统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效率,使监测数据采集、预警信息发布自动化,为研究区灾害防治预警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