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块-环法研究了奥球铁和下贝球铁的磨损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奥贝球铁和下贝球铁在不同磨损速度和载荷条件下的磨损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个与传统不同的结论:虽然下贝球具有较高的硬度,但奥贝球铁比下贝球铁的抗磨性好.  相似文献   

2.
用块-环法研究了奥贝球铁和下贝球铁的磨损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奥贝球铁和下贝球铁在不同磨损速度和载荷条件下的磨损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个与传统不同的结论:虽然下贝球铁具有较高的硬度,但奥贝球铁比下贝球铁的抗磨性好。  相似文献   

3.
在较大载荷与速度范围内(3-20kgf,0.25-7.5m/s)用销盘法研究了含铜、钼铁光体基球墨铸铁的无润滑滑动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在一定载荷下,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大,出现两个轻微磨损区和两个剧烈磨损区。在第二个轻微磨损区中,摩控表面形成了高硬度的白亮层,与前人观点不同,认为白亮层不是使试样具有高耐磨性的原因,此时的低磨损率是由于摩擦热使试样表面升温到临界点以上并发生了氧化所致,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这种材料的磨损图。  相似文献   

4.
将一种铜钼球墨铸铁经正火及经633K等温淬火后,研究了激光表面硬化对它们的组织与滑员性能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方法为在接触应力下与经热处理到HRC62-64的GCr15钢对磨。结果显示对于等温淬火球铁,激光硬化层中马氏体片的尺寸与基体奥氏体-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板条尺寸相近,认为这是一种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球铁,而激光表面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基体铸铁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cu-Mo球墨铸铁经643K、613K与553K等温淬火后的旋转弯曲疲劳性能与组织。结果表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疲劳寿命随塑性的上升与强度的下降而增高。具有奥贝基体的试样有着优秀的疲劳性能。这与文献中报导的结果一致。讨论了试样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指出球铁中的奥贝组织与大多数钢中的上贝氏体不同,因而等温淬火后球铁与钢的疲劳强度的变化具有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较大载荷与速度范围内(3~20kgf,0.25~7.5m/s)用销盘法研究了含铜、钼珠光体基球墨铸铁的无润滑滑动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在一定载荷下,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大,出现两个轻微磨损区和两个剧烈磨损区。在第二个轻微磨损区中,摩擦表面形成了高硬度的白亮层。与前人观点不同,认为白亮层不是使试样具有高耐磨性的原因,此时的低磨损率是由于摩擦热使试样表面升温到临界点以上并发生了氧化所致。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这种材料的磨损图。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高韧性球墨铸铁 (ADI)在奥氏体温度下渗硼 ,然后等温淬火的复合处理工艺。渗硼采用自行研制的密封剂和渗硼剂 ,密封剂可以有效地覆盖渗硼罐 ,渗硼剂尤其适用于ADI渗硼。经复合处理工艺处理后可获得层深 70 μm ,组织为单相Fe2 B的渗硼层。与未经渗硼处理的相比 ,接触疲劳寿命可以提高 2 .6倍以上 ,为扩大ADI齿轮的应用范围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材料方面研究了几个因素.包括跑合过程、钢的硬度及不同组织结构,对4340钢耐磨性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是在“柱-盘”试验机上进行的,其固定的圆柱为52100钢,在旋转的圆盘试样上滑动。耐磨性通过圆盘在恒载恒速下的磨损失重及载荷相对滑动速度的磨损机制转变图进行比较,试验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磨痕的形貌、磨痕截面的特征以及磨屑的类型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一些关于改善钢材耐磨性措施的结论,并对滑动磨损机理进行了综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铬铸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磨料磨损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含铬15%、20%、28%,含碳2%~4%,含硼和不含硼,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共计72种成分状态的高铬系铸铁进行了低应力和冲击条件下的磨料磨损试验;测定了其宏观硬度,显微组织和碳化物数量;对宏观硬度、碳化物数量与耐磨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磨损条件不同,磨损机理不同,其耐磨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低应力磨料磨损的耐磨性与碳化物数量明显相关,冲击磨损的耐磨性与宏观硬度明显相关。此结论对根据不同工作条件合理选用高铬铸铁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含铬15%、20%、28%,含碳2%~4%,含硼和不含硼,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共计72种成分状态的高铬系铸铁进行了低应力和冲击条件下的磨料磨损试验;测定了其宏观硬度,显微组织和碳化物数量;对宏观硬度、碳化物数量与耐磨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磨损条件不同,磨损机理不同,其耐磨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低应力磨料磨损的耐磨性与碳化物数量明显相关,冲击磨损的耐磨性与宏观硬度明显相关。此结论对根据不同工作条件合理选用高铬铸铁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奥贝球铁的无润滑滑动磨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铜钼奥贝球铁在按触应力下与GCr15钢对磨时的无润滑滑动磨损。结果表明当载荷小于98N时,奥贝球铁比GCr15耐磨。磨损过程中的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是这种材料具有良好耐磨性的重要原因。观察到了轻微磨损向剧烈磨损的转化。轻微磨损的机制是氧化磨损与分层机制;而脱层与分层机制则为造成剧烈磨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等淬球铁的贝氏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0CXⅡ型透射电镜对球铁的上、下贝氏体形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球铁的上、下贝氏体均为板条状铁素体,其间有奥氏体.随着等温转变、温度降低,板条变得细小密集,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也减少.在上贝氏体中未检测到碳化物,但在下贝氏体中证实有碳化物析出在铁素体片内,排列成行并与贝氏体针长轴成55°角.  相似文献   

13.
水附着状态下奥贝球铁断裂韧性的脆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附着状态下奥贝球铁(ADI)断裂韧性的脆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状态下ADI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但水附着状态下ADI的弹塑性断裂韧性JIc降至干燥状态下的20%以下,发生显著的脆化行为;断裂韧性的脆化与试样水浸泡履历无关,长时间(480h)水浸泡试样经再干燥后,其断裂韧性恢复到原有水平.裂纹尖端附着的水在ADI基体塑性变形时分解放出氢,氢扩散至试样的内部使ADI基体中的应力诱变马氏体发生氢脆,导致了ADI断裂韧性的脆化.  相似文献   

14.
初步讨论了影响金属型非合金化奥-贝球铁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含锰量、奥氏体化时间和等温时间。在试验条件下,含锰量为0.56%,奥氏体化时间60分钟和等温时间90分钟时的综合性能最佳,φ20试棒加工的试样σ_b=1066N/mm~2,δ=3.26%。预计进一步延长等温时间将有利于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试了不同合金元素加入量、经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处理的奥贝球铁磨粒磨损性能,研究了其磨粒磨损机制,发现在低应力的疲劳磨粒磨损条件下,奥贝球铁以切削机制磨损,通过减少合金元素镍加入量、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和等温淬火温度,都使得奥贝球铁的磨粒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低合金化铜钼奥贝球铁弯曲疲劳源,其主要分布在试样边缘,由夹杂物和显微孔洞引起.疲劳裂纹扩展符合F-R模型,瞬时断裂区表现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理地控制孕育条件和冷却速度,获得了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而石墨大小、数量互异的铸态铁素体球铁试样,测定了它们的疲劳门槛值△Kth。结合裂纹附近的金相组织分析发现:在球化良好的情况下,△Kth值有随单位面积石墨球微量N的减少而增大,或随平均石墨间距S和平均石墨球径D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对这种有悖于一航强度变化规律的反常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作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