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首次对闽西地区群众体育领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龙岩市所属的7个县、市、区城镇居民18岁-60岁以上的社会各阶层人群。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城镇居民的体育态度,行为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尚有较明显的差距;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调动各阶层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参与锻炼实际情况以及影响参加锻炼的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究锻炼态度与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梁昱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3):101-104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参与锻炼实际情况以及影响参加锻炼的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究锻炼态度与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课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首次对闽西地区群众体育领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龙岩市所属的7个县、市、区城镇居民18岁—60岁以上的社会各阶层人群。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城镇居民的体育态度,行为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尚有较明显的差距;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调动各阶层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社区参与、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的理论模型,目的在于探究社区参与对生态旅游社区居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借助AMOS21.0软件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发现:(1)因子"社区参与"对"环境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因子"社区参与"对"环境行为"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因子"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环境态度在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以态度—行为关系研究为主线,在系统地回顾这一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思路转变,重点探讨态度在对行为的预测过程中受到那些因素影响以及跨文化的差异。这些分析对正确认识和把握态度行为关系有着巨大帮助。文章从态度结构、人格和文化三方面给态度—行为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的各种行为都会受到个人主观意志和态度的影响,积极、稳定、向上的体育态度有助于良好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行为方式的养成。对此,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锻炼态度等。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上存在差异性,在锻炼频率不存在差异必;在行为认知、行为态度这两个维度,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不存在差异性,而在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各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江苏农村中学教师体育态度和行为的进行调查,了解这一群体内部的健身意识、生活方式以及锻炼的现状,分析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增强锻炼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了解石河子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88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为22.8%,71.5%的居民对健康行为持积极态度,65.4%认为有必要预防,37.8%已采取预防措施,其中锻炼身体和平衡饮食使用频率最高。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与性别无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优于一般人群,一般人群好于高危人群。由此可知,石河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知识、态度、行为均需改善,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行为转化率,尤其是对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4小区25岁以上居民2674人进行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了解石河子市居民高血压的KAB情况.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27.1%,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下者高于45岁及以上者;患者知晓率、行为危险因素水平高于非患者(P<0.001),信念形成率低于非患者;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成正比.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是提高全体居民KAB水平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是预防。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大中专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在凉山州大中专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探索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外显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外显上偏好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的被试在内隐反应上,也对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的态度更为积极,而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外显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而内隐态度与行为没有表现出有显著的相关。结论:外显态度对大学生饮食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内隐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且有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了韶关学院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体育参与行为,找出规律,提出建议,为韶关学院的体育教学与科研提供心理学信息和参考依据,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激发学生锻炼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居民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和影响因素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保定市和邢台市地区6个农村共445名农村居民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态度、相关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居民的知识得分为6.78,行为得分为3.78;总体及格率分别为71.9%和16.2%。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得分情况不同,高年龄、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知识得分较低。结论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维权意识缺乏,获取相关知识的需求迫切,相关部门应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沙湾地区西戈壁镇和牛圈子牧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1073人进行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8.18%,男性高于女性,患者知晓率、行为危险因素水平高于非患者(P〈0.001),信念形成率低于非患者;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与信念均较低,尤其是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知识严重匮乏,自我保健意识差。迫切需要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居民为调查对象,现场随机选取202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休闲时间、休闲动机、休闲障碍、休闲方式,休闲消费等角度描绘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收入的城市近郊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和周末及节假日的休闲方式几乎相同,以与家人在家、看电视、上网和逛商场为主,最大的休闲障碍是时间,其次是兴趣,当地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居民的休闲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态度往往会影响他的行为.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发现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在环境保护中,人类应转换固有的以提高人类环保意识和态度来改变人类的行为的思路,直接强化人类的环境保护行为,长期坚持规范的行为以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人类环境保护的态度和理念,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资料法和逻辑法,基于人性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对江苏中小学体育教师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差异进行根源分析。研究认为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异、政治地位有待于提高及体育教师个人素质差异是导致江苏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和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改善体育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缩小行业间、区域间差异,努力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调节其教学态度和行为使之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运用锻炼态度量表,对内蒙古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锻炼态度各分量表的得分较高,锻炼态度较为积极,但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锻炼时的强度偏低,锻炼实际较差,二者形成较大反差;有无体育课程的教学引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从强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改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实际之间差距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