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因创作寓言曾受到江青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的迫害,深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寓言创作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突出的表现是写作寓言由个人自觉到集体自觉,形成了受重视、作品多、作者多的新局面.对21世纪的寓言发展作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明显减少了鲁迅作品篇目,《阿Q正传》等作品在教材中消失,引发教育界、文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热议。同时,师生中普遍存在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困境。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在校园中面临是去是留的尴尬的境地。笔者2011年2月在湖北咸宁、黄冈以及浙江绍兴等20所中学组织开展鲁迅作品教学问卷调查,综合调查数据、意见和各种相关的研究资料、文献,从教材编选和教学应对两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以引起更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并参与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材编选及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袋鼠与笼子     
《科技智囊》2011,(11):I0046-I0046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相似文献   

4.
<正> 现在的中学生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一代“四有”新人,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应担负起培养道德品质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优美的语言、丰富高尚的感情,鞭辟入里的道理,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杜松 《奇闻怪事》2010,(6):58-59,11
被称为“爵士时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是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推崇物质享乐的时代。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以其敏锐的视角洞察到了这一社会问题,并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形象各异的人物以反映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各色消费心理:以物质消费标榜个人地位、建构个人身份,以物欲追求及享乐为行为准则以及在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支配下纵情狂欢却仍旧无法摆脱精神世界的虚元。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作品、品词析句、创设情境、分析人物、探索内含等方式,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能使学生具有美丽的理想、情操、品德,又能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 二十世纪的历史是辉煌壮烈的,充满着着变革奋进,活力与希望,又是变幻莫测,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这样一个处于伟大历史转折的时代,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用他们的知识才华,和智慧创作出了,有别前几个世纪的音乐,二十世纪音乐的变化空前剧烈,常常使人感到意外、惊讶,出现了更多的表现自然科学或抽象概念的作品,有的作品内容抽象,缺乏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中美语文教材的异同点的对比,抱着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态度,不断努力探索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既富文化内涵又有时代生活气息的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9.
黄土地构成了路遥的小说世界。路遥以他沉郁的笔触深情地表现着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农民们苦难而又顽强的生活。路遥小说中除了始终贯穿的信天游旋律外,还把陕北方言融汇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人物性格与文化透视姜岳斌海明威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作品中的两类主要人物,即“迷惘的一代”与“硬汉”,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嬗变。“迷惘的一代”是一群在战争中饱受伤害的美国青年,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已开始了对传统的反叛,但在...  相似文献   

11.
提出职业道德课的教学困难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如何使学生接受教材的内容并转化为他们今后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为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指出实例教学法,主动参与法,日常养成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莱特、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三位杰出建筑大师,他们的作品在现代建筑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敏锐而富有经验的一代建筑师开始空前活跃,成为建筑师中一股新鲜充满活力的力量.他们在美学界,工艺界的新思潮影响下,在前人的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一些彻底地改变建筑的主张,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三位大师便足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为一代极具个性和革命精神的建筑师,他们潜心于自己开拓的一块思想和实践的疆域,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各自完成了一些经典的建筑作品.而他们的别墅代表作,不约而同地成为体现他们建筑思想和人生阅历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突出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去设计导致学生对作品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其自然而然的受到灵魂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由于学生的主体经验不同,他们理解作品的程度也不一样,况且作品本身还有多方面的含义,不能用单一  相似文献   

14.
苏靖  徐园 《今日科技》2010,(1):20-22
从“风云浙商”到“科技新浙商”,从“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时代的脚步不停歇的给予我们一次次实现梦想的机会。也让一代又一代的浙商们在选择和变革浪潮中,不断续写新的历史。当科技新浙商们满怀自信,甚至有些张扬的站在颁奖台上,我们想象的一定不仅仅是科技赋予他们的激情和智慧,更是科技带给我们美好的前景和无尽的梦想。正如记者所描绘的——他们是一群创新的候鸟。等到他们起飞的时候,一定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楚辞是继《诗经》在诗学史上的又一次进步,奠定了诗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屈原书楚语、做楚声、记楚物,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他的作品是楚辞作品中的经典,直接影响了汉代赋体的产生和兴盛.《九歌》作为典型的反映楚地文化和楚辞艺术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炎黄子孙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属性的文学和语言。源远流长而又蕴蓄深厚,记载着我国璀璨繁荣的文学发展。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但是诗词以精工凝练的词语、富有节奏的韵律以及对生活高度集中的表达和蕴蓄深厚的情感在语文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的事物离不开形象。语文教材中充满了多种多样的形象美,教学时把握教材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产生美的丰富的联想,可使他们获得美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之"垮掉的一代"既是文化运动,亦是文学运动."垮掉的一代"作家与佛禅有极深的因缘.在修习过程中,他们将佛禅与美国本上文化相融合而发展成为"垮掉禅".正是"垮掉禅"对禅宗之挪用、误读和扭曲,才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触发了他们采用自发性写作、自南流动写作、冥想和呼吸写作等崭新的文学创作方法,从而也展示了其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同时,"垮掉禅"也推动了佛禅在美同社会生活、文化领域之渗透,促进了佛禅在美国本土化实践之进程.  相似文献   

19.
自汉定儒学为一尊,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特别是诗人作品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反映或折射一定的儒家理念。在岑参诗歌创作中,从作品的内容到风格表现出儒家的许多优秀传统,如国家民族至上、积极进取精神等。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塞认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包含许多的不确定性与空白因素,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我充分利用和把握空白的艺术,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的“空白”美、捕捉生成中的“空白”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