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活性氧与植物防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春香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10):73-76,79
目的:总结分析活性氧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近10年内公开发表的20篇中英文文献对活性氧的种类、特性,以及在植物抗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较全面的总结。结果:介绍活性氧的种类、性质,着重讨论了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理;并对当前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论:活性氧在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起双重作用,即高浓度时对植物起伤害作用,低浓度时起信号传递作用诱导植物抗性基因和防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诱导因子激发植物本身的防御体系而获得的局部或系统的抗病能力,称植物诱导抗病性。由于它具有广普性、相对持久稳定性和无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本就其应用研究及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在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原菌侵入植物后可诱导活性氧的爆发,并且在非寄主互作中比寄主互作中活性氧的积累更明显.活性氧的爆发已被认为是寄主防卫反应之一,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活性氧的类型、性质以及活性氧的产生机制和清除系统酶活性;重点讨论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关系中活性氧的可能作用,以及植物-病原物亲和性互作与非亲和性互作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并对以上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活性氧对植物光系统Ⅱ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发射和激光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SDS-PAGE等监测手段,比较了PSⅡ颗粒在光抑制光照下,以及在两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混合体系中处理时,色素含量,蛋白组分和PSⅡ活性的变化。实验表明,在上述处理过程中,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叶绿素等色素及多肽组分均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ETC的复合物I和III是ROS产生的主要部位。大量证据表明,ROS可作为一普遍存在的信号分子在胁迫诱导植物PCD过程中起作用,而线粒体处于PCD调控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6.
油桃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经过中亚传入伊朗,之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和美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品种改良,油桃的风味和品质都得到了改善,其外观鲜艳、美观,深受消费看喜爱,油桃栽培业蓬勃兴起.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为世界上主要的油桃生产国,在油桃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结构抗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在诱导物的作用下,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阻止病原物的侵入或抑制病原物的扩展。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各种结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年来在水杨酸抗病信号分子发现、水杨酸生物合成途径、水杨酸结合蛋白、调控蛋白NPR1与转录因子TGA和WRKY互作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水杨酸信号传递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苏国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14(1):85-90
受盐分胁迫,桑树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SOD、,CAT,POX及GSH的活性或含量水平逐渐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并与低水平的细胞膜相对透性,膜脂过氧化作用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施曼玲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本文对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作一简介,介绍了利用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病毒卫星 RNA,弱病毒全长cDNA,反义RNA,核酶,抗体基因和干扰素基因,毒蛋白基因,病毒上基他基因以及植物上抗性基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和培养与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并且寻找和研究与抗病有关的基因和抗病机制.研究表明,在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原信号的传导和抗病性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调节因子和基因,并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2.
亚甲基兰在水网藻上的吸附动力学与活性氧的相对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亚甲基兰在水网藻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吸附其中的亚甲基兰(MB)对藻体内产生活性氧的影响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藻对MB的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等温式Qcq=3.70Ccq/(1十Ccq).而MB对藻的抑制或损伤作用可能与吸附在藻体内的亚甲基兰在光照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抗、感病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及相关酶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后两种抗性水平不同的杨树(Populus spp.)树皮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杨树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接种时间的延长,两种杨树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上升趋势,抗病杨树毛白杨(P. tomentosa Carr.)出现了较明显的"氧化爆发",感病杨树北京杨(P. beijingensis Hsu)则不明显;POD活性持续上升,毛白杨的上升幅度大于北京杨的;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北京杨两种酶活性在后期受到的抑制更明显;APX活性则在两种杨树中变化较大,毛白杨的变幅明显比北京杨的大;MDA含量增加,表明"氧化爆发"启动了膜脂过氧化,北京杨在接种后期MDA含量大幅上升,并且MDA含量与O2.-产生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功率密度为5.6 mW.mm-2的He-Ne激光处理油松种子,处理时间分别为60 s、80 s和100 s,用PEG对其油松幼苗进行水分胁迫.结果发现,经激光处理的油松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幼叶中活性氧产生速率受到抑制,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下降,保护酶活性增强.这表明激光处理油松种子对其幼苗在水分胁迫下体内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黄单孢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水稻细菌病害.水稻Xa7基因是一个具有广谱抗性的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通过对水稻抗病品种IRBB7(含Xa7)和感病对照IR24接种白叶枯菌PX086,发现:在叶片的病原菌侵染部位,IRBB7比IR24的活性氧(H2O2和O2-)积累更快且含量更高;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更高.推测活性氧的代谢调节可能在Xa7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活性氧消毒剂制备技术及空气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活性氧消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于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了阐述,说明其制造工艺是一种原子经济反应,新型的环境友好化工过程,对白色念球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 (Sylococcusccureus)的杀菌效果均高达99.90%,通过相关的试验数据说明消毒剂的性能稳定,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