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鼢鼠鼠害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鼢鼠对杂草的选食性,杂草对鼢鼠种群分布的影响的研究和对鼢鼠危害特征及树木被害原因的分析,明确了杂草是鼢鼠数量分布的限定性因素,利用各种方法除去林间杂昔日  相似文献   

2.
Eospalax亚属的地理分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支序生物地理学中的累进定则,分析了Myospalax(Eospalax)的5种鼢鼠地理分布的变迁.该类群以秦岭东段为起源及演化中心,再沿由南向北、自东而西的途径进行扩散.在栖息环境上,该类群从适应亚热带气候环境向适应干冷草原环境转变.依累进定则,最原始的种类罗氏鼢鼠(Myospalaxrothchildi)分布于演化中心;较进化的中华鼢鼠(M.fontanieri)和甘肃鼢鼠(M.cansus)自东而西分布;进化水平最高的斯氏鼢鼠(M.Smithi)和高原鼢鼠(M.baileyi)则分布在处于边缘地带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质事件和化石资料为该类群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过程提供了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3.
3种鼢鼠牙齿釉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中华鼢鼠、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的分类地位,对它们牙齿釉质的超微结构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鼢鼠的釉柱均属于釉柱分类中的第Ⅲ型,种间差异不明显;在中华鼢鼠的牙齿釉质中有许多彼此平行的纵行管道,但在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中未发现这种管道。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是两个不同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华鼢鼠,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的分类地位,对它们牙齿釉质的超微结构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鼢鼠的釉柱均属于釉术分类中的第III型,种间差异不明显,在中华鼢鼠的牙齿釉质中有所许多彼此平行的纵行管道,但在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中未发现这种管理,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邹军 《汉中科技》2009,(5):45-46
中华鼢鼠是林区的有害生物。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以及在城固县的分布区域和危害现状。发生危害主要与地质、土壤、江河、溏库、生态环境和食物影响因素较大,提出了生物防治、药物防治、人工捕杀、粘杀、烟熏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fanierii)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宁夏等地,主要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物,食性很杂,适应性强,粮作、蔬菜、杂草、果树及林木均遭受其危害。近年来,随着定西市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造林面积迅速扩大,中华鼢鼠对林木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当地林业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自然灾害因子,直接影响当年新造苗木成活率和历年造林苗木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中国黄土中的仓鼠、鼢鼠化石,及其在磁性地层中的位置,并将其按时间分布划分为4个阶段:中间原鼢鼠Mesoslphneustintermedtus阶段(3.40~2.45Ma)、奥米加鼢鼠Youngiaomegodon阶段(2.45~1.60Ma)、丁氏鼢鼠Y.tingi阶段(2.00~0.73Ma)、方氏鼢鼠Eospalaxfontonieri-沙鼠Meriones阶段(0.73Ma~Rec.)。第一阶段处于新生代以来最后的温暖湿热时期;第二阶段代表了湿热气候环境的最终结束、干冷气候的开始;第三阶段反映了相对干冷的气候环境,以及干冷-湿热气候的频繁波动;第四阶段气候更加寒冷干旱,部分黄土地区沙化。  相似文献   

8.
对中华鼢鼠和罗氏鼢鼠阴茎骨的解剖,发现其形状呈背腹扁平、两端膨大、中央为一弯曲细柄状,略似亚铃形。罗氏鼢鼠远端部呈扁平三角形,中华鼢鼠远端腹面有一凹陷。对其长度和重量拟合以指数函数,罗氏鼢鼠为y=0.19e~(0.47x),中华鼢鼠为y=0.27e~(0.46x)。并进行了阴茎骨作为分类和年龄鉴定指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论鼢鼠属Eospalax亚属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鼢鼠属Eospalax亚属的分类及其系统演化.根据大量标本的研究,本亚属应包含6个种: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甘肃鼢鼠(M.cansus)、罗氏鼢鼠(M.rothschildi)、高原鼢鼠(M.baileyi)、斯氏鼢鼠(M.smithi)以及秦岭鼢鼠(M.rufescens).通过化石、地质资料以及现生种特征的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鼢鼠属Myospalax的系统演化树,并认为该属中Eospalax亚属的发生中心在华北地区,演化中心则在秦岭腹地  相似文献   

10.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 MilneEdwards)种群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山草甸草原地区中华鼢鼠的种群生态。研究分析了栖居条件和食物条件对鼢鼠栖息密度的影响,经过数理统计的相关分折与回归表明鼢鼠土丘与鼢鼠数存在正相关,回归系数显著,故以土丘系数(土丘数/每只鼢鼠)进行大面积鼢鼠数量的估测的简便方法是可取的。对鼢鼠食性及早食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实验指出。其喜食植物的种类随季节而异,故在灭鼢鼠时饵料的选择也应随季节而异。其寻食活动昼夜节律有两个高峰出现。关于鼢鼠的年令划分尚未见有研究报导,我们试用头骨颅全长和颧阔之比作为指标划分年令,经各纽相关分折,差异均极显著或显著,故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从该区(鼠分)鼠的年令组成和性比来看,鼢鼠种群趋于下降,或稳定。鼢鼠对草原的破坏是严重的,被其破坏的草原植被演替,恢复原生植被需4-5年时间,其推出之土丘还影响机械割草,大规模灭鼠要和经常性扫残工作相结合,以保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取食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36种啮齿类动物的取食活动情况。结果表明,当前对林业生产造成危害的主要为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子 午沙鼠和长爪沙鼠4种,灾害种为中华鼢鼠。大部分啮齿动物处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中间环节,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食料,因此,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动物调节鼠兔的种群数量,达到长期控制鼠兔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鼢鼠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鼢鼠是我国北方地区丘陵山区针叶林幼树最重要的害鼠。文章就该鼠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做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宋绪子 《甘肃科技》2005,21(8):181-182
应用鼢鼠灵防治中华鼢鼠,校正灭效84%,具有适口性好,施药方便,成本低廉,二次中毒机会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理想的防治中华鼢鼠的灭鼠药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通过对宁夏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分布密度、繁殖情况、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1)退耕还林地和山间谷地鼢鼠密度最大;(2)4月份的繁殖率和平均胎仔数最高;(3)危害最严重的树种为落叶松.进而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甘肃鼢鼠(Myospalaxcansus)、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发现两种鼢鼠在染色体组型及C带带型上均有一定差异.其中秦岭鼢鼠的染色体组型和两种鼢鼠的C带带型属首次报道.文中对有关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娄烦县中华鼢鼠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头骨干重作为划分中华鼢鼠(Eospalax fontanierii)种群年龄的指标,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山西省吕梁山中部娄烦县农田捕获的中华鼢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鼢鼠的种群年龄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间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鼢鼠的活动规律、繁殖情况、生活习性、贮食及洞道结构特点,分析了鼢鼠猖獗的原因,列举了鼢鼠的危害症状以及物理、药物等防治办法,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灭治技术提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害可持续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样地调查分析可知,祁连山区分布的36种啮齿动物形成4大类群7个亚群落.中华鼢鼠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害鼠,因掘洞取食树木根系对幼林造成危害,年被害株率在10%~40%,平均18%.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鼠兔的可持续控制策略,试验、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对体外体系中氧自由基的消除率来探讨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的抗缺氧机制。结果发现在浓度为5%,10%,20%时,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能有效消除体外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其消除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斯氏鼢鼠(Myospalax smithi)耳蜗进行显微和超显微水平观察,分析了其对低频声波感知的结构基础.结果表明,斯氏鼢鼠的耳蜗与其它哺乳类存在区别,蜗顶处螺旋神经节的数目多于蜗底;盲鼹鼠(Spalax ehrenbergi)耳蜗所不具有的传出神经纤维在斯氏鼢鼠耳蜗的电镜切片上可见,这有利于斯氏鼢鼠对不同频率声波的更精确的感知;最顶部的半圈蜗管上有两排内毛细胞,而没有外毛细胞.在长期的进化适应过程中,斯氏鼢鼠耳蜗产生了独特的结构以完成和洞道中其它个体的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