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海岸带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海岸带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对其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结合中国-东盟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揭示出海岸带发展中存在资源高强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受人类影响大、海洋综合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提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七大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对策,化解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国东盟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岸带是以海岸线为基准,向海陆两侧扩展而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海岸带处于海陆结合部,具有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有利于海岸带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海陆交互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灾害频繁,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海岸带自然资源,治理海岸带环境灾害,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孙雷刚 《科技资讯》2012,(14):145-146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向海岸带地区集聚,海岸带地区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增大,致使海岸带地区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并且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如何快速获取海岸带资源环境现状信息、充分利用和高效管理海量的历史数据,以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3S技术凭借其在空间信息领域独特的优势,可以为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保护、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海岸带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宪云  陆海生  陈波 《广西科学》2014,21(5):555-560
近年来,由于广西海岸带开发速度加快,港口物流、钢铁、石化、有色金属、镍铁合金材料、制浆造纸产业迅速向沿海地区集聚,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养殖废水通过各种通道入海,使得局部海域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本文在分析广西海岸带海洋环境污染影响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防治广西海岸带海洋环境污染的5点对策,以期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海岸带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海岸带资源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兴 《科技信息》2008,(20):57-57
随着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幅度增加,各类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加剧,海岸带资源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在不断加强海洋立法的同时。如何结合先进的遥感、GIS等手段实现海岸带资源的优化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直观等优势,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处理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是开展海洋资源监测的有效手段,能增强海洋资源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海洋相关管理部门实现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实时、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岸线很长,仅大陆海岸线就约18000公里,狭窄而绵长的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这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密切接合地带,研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海岸带是大陆和海洋的纽带,是人们开发海洋的前沿阵地。尤其对于海洋工程尚不十分发达的国家,先开发海岸带资源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就海岸带自然资源分类、特征及评价和开发问题,谈点初浅认识,以期引起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利用程度时空特征的分析是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福建省20世纪40、60年代,1990、2000、2010与2014年等6个时相的海岸线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先验知识,将福建省海岸线的利用方式划分为8个类型;赋予各类岸线不同的人力作用强度指数,计算福建省和空间子单元的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分析其利用程度变化趋势与原因.研究发现:(1) 1940-2014年以来,福建省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上处于持续且显著加强的趋势,特别是1990年以后,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的增长速度尤其显著;(2)随着福建省莆田市以南海岸线海域空间资源的日趋紧张,海岸线开发热点开始向福州、宁德市转移.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能有效地反映炎类活动对海岸线影响的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福建省海岸带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开发力度及其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利用程度时空特征的分析是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福建省20世纪40、60年代,1990、2000、2010与2014年等6个时相的海岸线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先验知识,将福建省海岸线的利用方式划分为8个类型;赋予各类岸线不同的人力作用强度指数,计算福建省和空间子单元的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分析其利用程度变化趋势与原因.研究发现:(1) 1940-2014年以来,福建省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上处于持续且显著加强的趋势,特别是1990年以后,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的增长速度尤其显著;(2)随着福建省莆田市以南海岸线海域空间资源的日趋紧张,海岸线开发热点开始向福州、宁德市转移.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能有效地反映炎类活动对海岸线影响的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福建省海岸带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开发力度及其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江苏海岸带区域水资源概况,对海岸带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当前海岸带开发中水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了海岸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是“三农”的根本问题。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建立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的角度,对国家通过注资的方式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不是简单通过注资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语言在馆员与读者沟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正确运用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电能表及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智能化电能表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