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捕获海洋波浪能的装置: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我们知道,波浪能发电(wave power generation)是以波浪的能量为动力生产电能。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通过某种装置可将波浪的能量转换为机械的、气压的或液压的能量,然后通过传动机构、汽轮机、水轮机或油压马达驱动发电机发电。全球有经济价值的波浪能开采量估计为1亿~10亿k W。中国波浪能的理论储量为7000万k W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8):16-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找到新的能源战略支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未来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白海洋,深水无疑是世界油气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油气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预示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得以腾飞的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能源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5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能源领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美国、日本和印度5国的能源现状以及发展特点,以期对我国制定能源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带来的全球经济、军事和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水下焊接切割技术作为海洋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国防、海上打捞以及海洋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我国海洋焊接技术长期落后,无法满足国家大力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和蓝色海军等战略需求。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5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湿法焊接切割技术,改善我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相关材料及设备的局面,填补我国水下200米湿法焊接技术空白。药芯焊丝水下湿法焊接适应了焊接生产向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未来水下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由于各国经济体制不同,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不同的渠道,但总的说来,不外通过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步伐日益稳健,中国开始出现由于能源供应瓶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难注意到,市场调节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整个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30-31
地球表面海洋占71%,海洋里蕴藏着极大能量,潮流、潮汐、波浪、波流及海水温差、盐差等都可用来发电。目前最具有工程应用开发潜力的是潮汐发电。潮汐能是海水在月球、太阳等引力作用下形成周期性海水涨落而产生的能量,是一种尚待大力开发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可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如规划中的俄罗斯白海岸麦津海湾潮汐电站装机高达20000MkW,可与三峡电站相比。  相似文献   

8.
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它更清晰了"能源革命"的阶段目标,也要求我们为低碳能源转型做出更为扎实、积极的努力.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形态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是典型的能源革命.但200多年来,工业文明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气候和可持续性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并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国外经验的审视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能源(目前主要为石油)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与国之间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日益引起各国(尤其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之一,能源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需要认真对待而又必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许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有效应对能源危机的做法中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各国间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对能源依赖度日渐加深的今天,世界各国外交领域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满足本国对能源的最大程度需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应已日益凸显出资源不足、供需缺口增大、石油安全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中俄油气合作是中国开展能源外交中的重要实践,是诠释中国能源外交的典型案例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是一种世界公认的清洁优质能源.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可达300-500万亿立方米,国际燃气联合会的研究人员认为,巨大的天然气储藏量可以满足全球今后70年的天然气供应.  相似文献   

12.
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沿海各国都加大了对海洋的开发力度,人类针对海洋的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海洋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海洋社会是海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核心概念,海洋社会学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成就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可再生能源逐渐发展成为能源供应主体的世纪,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能源发展及相关环境保护政策问题.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特别重视能源发展和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作者借到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访问的机会,对日本的能源环境政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海洋科技是21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是世界各海洋大国激烈竞争的战场;也是我国科技未来发展极具潜力的研究领域,应当给予深切的伦理关怀。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海洋科技的历史发展、当代展现及未来憧憬,分析海洋科技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培养公众海洋科技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6.
大师的宽容     
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雨果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成熟的美,是人生的从容、坦荡、自信和超然.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生前就已名满世界.当时,社会上出现许多冒充他作品的假画,然而宽容大度的毕加索对这些毫不计较,也从不追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巳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日益凸显的能源瓶颈困扰国计民生,节约能源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就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政府必须承担职责.这个问题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节能是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球能源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如油价高且不稳定,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许多国家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增加,保护环境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容易破坏、政治不稳定、自然灾害及其它威胁等,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核电是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能源.建设核电站可以大量减少燃煤、燃油的消耗,既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可大量减少电力生产的污染物排放,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