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曾经不可一世的天花今天已经彻底远离我们了。但是,天花在人类疾病史上确实是创下了“奇迹”的,那时它真的比今天的癌症和艾滋病还要可怕得多。导致这种病的元凶是一种痘病毒,这种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一个病毒转眼就可以在DNA周围产生上千个新病毒,其复制速度之快令人胆寒。患者的症状先是发热,浑身出现红色丘疹,然后变成疱疹,最后变成脓胞,全身腐烂发出恶臭。这时候,病毒就会从腐烂的脓疱中蜂拥而出,感染其他细胞和周围的人。天花的传染性极强,只要有风就能循环传染。在未发现牛痘之前,大多数患者只有死路一条。由于它防不胜…  相似文献   

2.
正自人类诞生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病毒起码已经打了25万年的交道。天花、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病毒不断变异,而每一场与病毒的战役,都促使人类不断更新手中的"武器"。对于病毒,应该斩尽杀绝,还是与之共存?欲战胜病毒,必了解病毒。它们很古老——出现于生命起源早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土著"。它们很微小——  相似文献   

3.
人类与病毒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古埃及第 1 8王朝 (公元前 1 5 80 -1 3 5 0年 )传下的石碑中就描绘了小儿麻痹症患者所特有的瘦小的脚。而在公元前 1 1 5 7年死亡的拉姆塞斯 5世木乃伊的皮肤上 ,也可发现许多天花的“痘疱”。但是 ,人类知道病毒存在的事实是在 2 0世纪以后。最初是在 1 8世纪传染病流行时 ,推断可能有“造成传染的物质”。到 1 9世纪 ,微生物被确定为“造成传染的元凶 ,同时各种细菌也相继被发现。从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 ,人们知道还有“比细菌更小的病原体 ,可以通过细菌通不过的过滤器” ,因此这种病原体被称…  相似文献   

4.
正1."天花"的最后"避难所"2014年7月,长期被遗忘的装有天花病毒样本的瓶子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家研究中心的一个纸箱子中被发现。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地球上只有两个受到严密保护的地方保存有这种致命病毒的样本。天花病毒"死灰复燃"危机?全球消灭了天花病毒之后,世界各地的一些实验室还保留了一些以研究为  相似文献   

5.
科幻小说《生死平衡》认为,疫苗是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去与病菌作战,但是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彻底消灭病毒,比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同样是危险的临界状态。实际上这是误解了疫苗的免疫作用,当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即在进化过程中靠自然而获得免疫力还是依靠人工免疫来战胜疾病?免疫不是对病原体的赶尽杀绝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5月28日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被消灭”的提法只是对一种现象和问题的积极说法,而且显然带有人类自身的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根据免疫的原理,人类…  相似文献   

6.
正病毒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让人类遭受痛苦,给社会带来浩劫。它们在数千年时间里夺走了无数生命,导致全球大量人口的死亡——1918年流感造成了5 000万~1亿人死亡。20世纪,近2亿人死于天花。当前COVID-19大流行只是一系列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致命病毒攻击中的一个而已。如果选择挥挥魔杖,施施魔法就能让所有病毒消失,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肯  相似文献   

7.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他们在格陵兰的浮块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西红柿花叶病"病毒。这是一种普通的植物病毒。这一发现使他们相信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坟墓"中可能埋藏着其他的病毒,比如像古代的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天花病毒,这些病毒也许已经被埋葬,也许有可能复原。  相似文献   

8.
正病毒,这个人类与之争斗又共存的小东西,究竟有什么特性?防治病毒为什么这么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否让病毒为我们所用?小个头的寄生物人类认识病毒的历史并不长,仅有120余年。"个头小"是人类对病毒的第一个直观认识。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造成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透过细菌过滤器。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拜耶林克验证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并首次明确了病毒的存在:一类比细菌个头小,  相似文献   

9.
正疫苗为人类筑起了一道预防疾病的绿色屏障,疫苗让千千万万人免受传染病的侵扰,疫苗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疫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可以用于人  相似文献   

10.
天花作为人类最大杀手之一已在地球上消灭。目前天花病毒仅在俄罗斯莫斯科病毒制剂研究所和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保存。1993年8月中旬,约1000名科学家参加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国际病毒学大会,展  相似文献   

11.
病毒致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七十多年前就已知道某些病毒有引起白血病或肉瘤的能力,但在癌基因发现之前病毒致癌的机制了解得并不多。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以及与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某个位点有同源性的发现,为从遗传上解释肿瘤发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封于冰层和永久冻土之下长达数世纪的长期蛰伏的细菌和病毒开始复苏。纵观历史,人类与细菌和病毒一直并存。从瘟疫到天花,为了抵御它们,我们一直在进化,而它们也相应地演化出感染我们的新方法。自从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我们拥有抗生素已有近100年的时间。作为回应,细菌也不断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这场战役永无止境:因为我们与病原体共同生存的时间太长,有时会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上,危害过人类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数十种之多。当然,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其中以鼠疫和天花为最。  相似文献   

14.
解码病毒     
<正>在当下很多人的认知里,没有任何事件比新冠疫情让我们与病毒的距离更接近了。这场已在全球持续了三年多的病毒感染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事实上,病毒是一直存在的,它们出现的历史甚至比人类任何已知的文明还要早得多。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始终有瘟疫的阴影伴随。例如,15世纪末暴发于美洲大陆的天花疫情是由天花病毒导致的;肆虐近2个世纪的美洲黄热病瘟疫是由蚊虫叮咬传播黄热病毒引发的;被称为“20世纪人类噩梦”的西班牙大流感则是流感病毒造成的。人类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30%以上。有些人常会口干舌燥,甚至会因“嘴破”而痛到连喝水、吃东西都有困难。医学界目前发现,口腔溃疡病原为病毒感染,导致口腔溃疡的病毒有两种,分别为人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一种疱疹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潜伏于血液中的T淋巴球,EB病毒则是潜伏于血液中的B淋巴球,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病,当人体处于以下三种情况时就会诱发口腔溃疡。1.免疫系统异常:医学研究发现,导致口腔溃疡的病原为原发性病毒,人们被感染后进入人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里,并在细胞…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传染病,乙肝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乙肝病毒的发现历史KP Discovery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肝炎病毒"之说,但是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病毒性肝炎很可能是一个古老的病种,因为早在汉代,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就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  相似文献   

17.
抗疫利器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而疫苗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新冠疫苗犹如助力全球抗疫的"春雨",无声润泽世界,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很短暂——从爱德华?詹纳医生给人群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以来,只不过200多年.说起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诞生"过程,充满了戏剧色彩.天花这种古老的疾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上万年.18世纪的欧洲也饱受天花的困扰,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听说农场的挤奶女工从来不会得天花.当时他就猜测,也许是挤奶女工的牛痘让她们获得了免疫力.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做了个实验.他从一位挤奶女工手上取出痘脓,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后来,这个男孩身上长出了几个小脓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症状.6周后,他给男孩接种了天花病毒,男孩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8.
疫苗的发明与应用为人类预防感染性疾病发挥了根本性作用。病毒性疫苗是对抗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由于牛痘疫苗的应用,全世界从1977年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过天花病人,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麻疹病毒疫苗于1954年问世,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麻疹疫苗计划免疫,将每两三年发生一次大流行的麻疹基本消灭,发病率从每10万人3500名患者降至每10万人4.84名,北京地区为每10万人0.48名,麻疹已不为年轻医生所熟知。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问世.1965年在我国广泛应用,此后脊髓灰质炎疫情迅速下降.至1995年已没有野毒株的病例发生。我国已基本控制了这两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疫苗在全球的应用,预言人类能够消灭这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2,(5):40-41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在这过程中摧毁细菌。  相似文献   

20.
蝙蝠是超过100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一些病毒对人类的伤害则是致命的,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等,然而这些病毒却对蝙蝠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或许与蝙蝠独特的"全天候"免疫系统有关。科学家认为,可以借鉴蝙蝠的这种能力研究出保护人类不受埃博拉等致命疾病伤害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对澳大利亚黑狐蝠的基因和免疫系统进行检测,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研究人员研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