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反舰导弹问世,并在随后的实战中数次击沉海上战舰之后,反舰导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海战的形态。巨大的身躯,原是海上战舰自豪的资本,现在反而成为最大的弱点——更有利于反舰导弹瞄准和攻击。而一旦被反舰导弹"圈定",舰艇即便不沉也得重伤。特别是马岛一战,阿根廷海军的"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英国舰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更让一些专家惊呼:舰艇已成了反舰导弹的"活靶子",而反舰导弹则成了舰队的"掘墓人"。有些专家甚至预言,海上巨舰时代已告  相似文献   

2.
<正>曾几何时,从遥远的内陆打击大洋深处的舰艇是各国军队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武器无疑是射程远、速度快的反舰导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甚至形容它是"颠覆海战规则的武器"。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依靠装备在"蚊子"级导弹快艇上的"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创造了小艇吃掉了大舰的辉煌纪录,震惊了世界。这是海战史上首次海上导弹战,显示了反舰导弹的威力,也显示了导弹快艇的作战效能。在这之后的局部战争中,反舰导弹得到了广泛运用,战功显赫。经过冷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的历次海战表明,高技术化的智能武器已成为海上制胜的关键。在现代众多的智能武器中,尤以海战导弹表现得最为出色。 60年代以后,现代作战舰艇大量装备了各种类型的导弹。这些导弹包括舰对舰、潜对舰、舰对潜、潜对潜、舰对空、潜对空、空对空导弹等多种类型。若按攻击目标划分,大体可分为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和舰对空导弹三大类。 1.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是舰(机)载导弹家族中数量和种类最为庞大的一种,目前世界各国海军装  相似文献   

4.
海上对抗     
早期舰船成为海上"霸王",逍遥自在地在海洋中横冲直撞,虽然有火炮、鱼雷和水雷等常规武器对它进行袭击,但一般不会给舰船造成致命的威胁,几乎没有强硬的对手能够有效地压制它的意志。直至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反舰导弹才首次得到实战应用。当时埃及采用前苏制"冥河"舰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2千吨级的"艾拉特号"驱逐舰。这一活生生的战例震惊世界,引起各国海军的极大关注。面临反舰导弹的威胁,鉴于早期导弹体积大、性能差,尤其是抗干扰能力差的弱点,舰船上采取诱骗措施,曾有效地抑制反舰导弹的攻击。在1973年第四次中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后,宙斯盾系统"小型化"工程获得巨大成功,原先需8000吨以上舰艇才可装配的系统,目前在5000吨级舰上也得以装备,因此迅速行销世界。当然,鉴于对技术的保密,获得宙斯盾舰的都是美国的盟友。宙斯盾舰到这些国家安家落户,并迅速成为各国的主力战舰。超级战舰先行者——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相似文献   

6.
建军 《科学24小时》2014,(3):56-56,F0003
<正>反舰导弹是许多沿海国家海防武器装备的"宠儿",它多次被用于现代海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反舰导弹自问世并日臻成熟后,逐渐得到了各国海军的青睐,并日益成为各国在海战中的首选攻击手段。自1967年有水面舰艇被反舰导弹首次击沉以来,反舰导弹已先后经历了第三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等战役的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近50年来,有近百艘战舰和200多艘民船被反舰导弹送入海底。反舰导弹到底是如何实现在广阔海洋上对舰艇的猎杀呢?盘点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这些"精彩瞬间",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种号称"海神利矛"的"神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人类对海洋的利用与争夺呈愈演愈烈之势,各临海国家也都越来越重视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加紧入役各式舰艇。但有矛必有盾,舰艇的死敌——水雷,近年来也正逐步更新换代。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智能水雷"已悄然崛起,这必将极大地影响未来海战态势。困扰各国海军的"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从德国、苏联在二战期间开始研制反舰导弹算起,反舰导弹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近70个年头。时至今日,各国愈来愈重视反舰导弹在未来战场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已经有超过70个国家部署了海基与陆基反舰导弹,有20个国家拥有空射型反舰导弹。其中,虽然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国也能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仍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家最为叱咤风云,而且两国在反舰导弹的发展路径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袭击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的场景让人们顶礼膜拜:交战双方的军舰以一定间隔排成一个纵队,战斗时每次只有一艘战舰用舷侧炮向敌舰射击,其余各舰迅速装填弹药,一艘舰射击完毕后第2艘舰进行射击,一艘接一艘依次进行。 这种作战方式能够决定海战的胜负,人们便将能够适应在这种战斗编队中作战的军舰称之为战列  相似文献   

10.
舰出有因 70年代末期,苏联海军在其声望卓著的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领导下,制定了一整套与美国海军争夺海洋霸主的海军战略和装备发展规划,其中以打击美国航母编队为目的而设计的反舰导弹数量最多,达十七八种类型。这些导弹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导弹飞行速度快、射程远,且具有多种形式的制导方式。苏联海军的这些导弹部署得极为广泛,在水面舰艇飞机和潜艇上都有部署。 有了这些种类繁多、性能全面的反舰导弹,苏联海军就显得理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反舰导弹和鱼雷技术的改进,一场新的海上军备竞赛正在进行。西方国家目前拥有的一些用来打击舰艇的导弹,其中最致命的是美国的"鱼叉"、法国的"飞鱼"和瑞典的RBS-15。它们都装  相似文献   

12.
现今各国海军的舰炮口径很少超过130毫米,然而一个世纪以前,海洋上却是一个大舰巨炮至上的时代。1905年,英国下水了一艘战列舰,它的排水量17900吨,安装了10门305毫米的舰炮,水线部分、司令塔、主炮塔均有279毫米的厚钢甲,航速21节。它的火力、机动性、防护力都是当时世界之最,因为它的舰名叫“无畏”号,人们就把它代表的海军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舰艇诞生的那一刻起,很多人都会沉浸在舰艇无比的威力上,可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它的"克星"——反舰导弹在若干年后会随之诞生。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舰导弹天生就是舰艇的"死敌",它的现身能让各类舰艇"胆战心惊",它是神秘莫测的"多面手"。"多面手"的优点源自磨难和勤奋。如果把反舰导弹比作人,那么,他身上的那些优点,正来自于他的磨难和勤奋。翻开中国古代历史,因磨难而奋发图强,最终大有成就的人比比皆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相似文献   

14.
矛与盾     
《科学24小时》2014,(9):1-1
<正>矛与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世间万物,皆相生相克。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被冠以"海神的利矛"之美誉的反舰导弹与它的死对头"宙斯盾舰"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伴随着反舰导弹的成长,以及它们在几次海战中的不俗表现,在屡次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各国海军终于下定决心研制一种可抵挡从四面八方同时袭来的敌方大量导弹,并能有效反击的"坚固盾牌"。在此背  相似文献   

15.
<正>"分布式杀伤"是当前美军从"集中运用海上力量"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运用海上力量"转变的重大举措。它强调"凡漂浮者皆战斗":通过让包括两栖舰船等在内的水面舰船拥有更强的反舰作战能力,并让它们以分散部署的形式,拥有更为独立的作战能力,来增强敌方的应对难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外神话中,都会时时见到"第三只眼"的传说.在我国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二郎神杨戬的脸谱都勾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具有特异超凡的视力,能够识破孙大圣的"七十二变".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印度教"三神"中的"破坏神"--湿婆有3只眼,其中两只眼睛与凡人无异,而第三只眼却长在额头中间.湿婆的两只眼睛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第三只眼则代表火.  相似文献   

17.
未来武器逐渐向小型、多能、威力大的方向上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微型武器的发展研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微型导弹目前,美军正在研制"蝎子"、"长钉"和"狮鹫"3种微型导弹。其中"蝎子"导弹重约16千克,长约54厘米,直径约10厘米,能装备7.7千克的弹头,最远射程约19千米,打击精  相似文献   

18.
正看起来,朱坤不像是个"狠角色"。现任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的他,平时着装休闲,说话朴实,手里常捧着保温杯,笑起来甚至有几分孩子气,但在工作中,朱坤却带着一股"狠"劲,压不垮、打不烂,即使屡战屡败,也能屡败屡战。这股劲头让他创造了辉煌:解决10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某杀手锏系列武器跨越式提升我国反舰导弹水平,推动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某反舰系列导弹全面装备多型飞机和舰艇,成为海军空军主战装备……卓越的成就也让他得到了自己都不敢接受的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力量主宰的世纪,海上执法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国海上执法部门不断装备高科技设备,对各自的海域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外神话中,都会时时见到"第三只眼"的传说。在我国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二郎神杨戬的脸谱都勾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具有特异超凡的视力,能够识破孙大圣的"七十二变"。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印度教"三神"中的"破坏神"——湿婆有3只眼,其中两只眼睛与凡人无异,而第三只眼却长在额头中间。湿婆的两只眼睛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第三只眼则代表火。人们害怕这位神的"第三只眼",认为它会带来不幸和灾难。为此,妇女们均在额头上画上一只眼睛,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代的变迁,"神"的眼睛终于逐渐变成了今天印度妇女额上的一个红圆点,成为她们的一种装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