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平洋中部洋底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氯仿抽提物的色谱-质谱分析发现, 其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大多具低成熟特征(个别达到成熟烃特点): "A"/C高达11.4~19.75; 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值为1.22~1.23; 藿烷C31-22S/(22S+22R)值为0.59~0.60, Tm/Ts值为0.99~1.19; βα莫烷/(αβ+βα)藿烷值为0.12~0.14; C29甾烷20S/(20S+20R)值为0.35~0.41; ββ/(ββ+αα)值为0.38~0.45; 芳烃TA(Ⅰ)/TA(Ⅰ+Ⅱ)值为0.16~0.21; 甲基菲指数MPⅡ为0.35~0.67. 根据样品采集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结合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可能是洋底热液活动促使洋底沉积物中有机质发生了热降解, 导致了洋底成烃作用, 并运移或渗透到锰结核及浅部软泥中. 这一现象的揭示对于认识大洋底部环境中油气生成机理和拓展海洋油气勘探思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平洋中部洋底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氯仿抽提物的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其.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大多具低成熟特征(个别达到成熟烃特点):“A”/C高达11.4-19.75;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值为1.22-1.23;藿烷C31-22S(22S+22R)值为0.59-0.60,Tm/Ts值为0.99-1.19;βα莫烷/(αβ βα)藿烷值为0.12-0.14;C29甾烷20S/(20S+20R)值为0.35-0.41;ββ/(ββ αα)值为0.38-0.45;芳烃TA(Ⅰ)/TA(Ⅰ Ⅱ)值为0.16-0.21;甲基菲指数MPⅡ为0.35-0.67。根据样品采集区 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洋底热液活动促使洋底沉积物中有机质发生了热降解,导致了洋底成烃作用,并运移或渗透到锰结核及浅部软泥中,这一现象的揭示对于认识大洋底部环境中油气生成机理和拓展海洋油气勘探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动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称发现恐龙的DNA美国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发现生活在8000万年前的恐龙遣传物质一DNA,是从美国西部犹他州深煤矿中发现的骨块中提取出来的。科学家以前曾经试图从恐龙骨骼中提取DNA,但是这种古代骨骼已变成化石而DNA已经消失。但是犹他州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4.
美科学家称发现创世大爆炸的证据据美国科学家说,他们已经证实了宇宙如何开始的创世大爆炸理论。他们利用紫外线望远镜观察并能够发现早期宇宙的氦气。很多科学家认为,字宙是很多年以前在创世大爆炸中形成的。同时他们还认为,宇宙诞生时出现了一种氦和氢的混合物,但以...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城数千年来一直就是一个不解之谜,美国领导的一支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已经发现了这座迷失的城市。根据他们的发现,亚特兰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来自中国和法国的科考专家及地质学家,围绕东兰的地质资源开展了首次联合科考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科学家探测了一个长达16.5千米的地下洞穴,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深度超过420米的天坑。2016年3月3日,科考人员进入天坑进行探险。  相似文献   

7.
<正>气候科学家发现,自21世纪初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大气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初级生产”。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这一过程的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量化了全球陆地植物的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该团队从全世界68个地点——包括农田、草地和森林收集了数据,测量了2001年至2014年间植物正上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1,(5):52-52
传说中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城数千年来一直就是一个不解之谜,美国领导的一支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已绎发现了这座迷失的城市。根据他们的发现,亚特兰蒂斯城就掩埋在西班牙南部的潮泥滩下方。  相似文献   

9.
据悉尼媒体报道,一个由全球8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海洋研究小组于9月18日公布了一项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大堡礁海域,科学家们发现了上百种新物种。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新西兰北岛的陶波火山区是全世界十分活跃的火山地带之一。近期,地质学家发现,在陶波火山区的18个"活火山蓄水池"中发现了含量较高且尚未开发的金银资源。由于地下蓄水层充满大量氯化物,加之被火山岩浆加热至400摄氏度,导致水池呈酸性,周围的岩石不断被溶解。超高温及水质化学反应导致数万盎司黄金、数十万盎司银子等金属物质从包裹地下水的岩石及岩浆中渗透进水中,慢慢积聚。地质学家评估发现,仅位于新西兰怀卡托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如今已经发现了超过200种以前不为人知的病毒,此类病毒能够导致包括流感和出血热等在内的疾病。科学家同时还追踪了这些RNA病毒在数亿年前的起源,当时大多数现代动物才刚刚出现。美国圣彼德斯堡南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病毒学家Mya Breitbart说,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未来有可能感染人类的RNA病毒。研究人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测到的这张火星陨石照片,图中的凸起同微小细菌形成的微化石十分相似。一些圆形凸起被保存在陨石表面,类似单个球状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14.
《科学24小时》2010,(9):51-51
美国和波兰科学家们表示,地球将有可能进入气温高达百万摄氏度的星际气体云中,因为太阳系正在向这一炽热气体云靠近。2009年,美国宇航局小型探测器项目的星际边界探测器发现,在太阳系边缘存在着一个由高能中性原子构成的巨大带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在适当的条件下,电子在石墨烯中可以像流体一样流动。流水无形,能绕过障碍物,并且在流动中施加力。然而,像水这样的传统液体只是很多流体的一种。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假定存在一种电子流动形成的量子流体,但直到最近科学家才观察到:这种量子流体来源于导电材料中的电子彼此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电子可以在比人类头发丝细100倍的尺度上像水一样流动。贝尔迪尤金(Berdyugin)等人和加拉格尔(Gallagher)等人分别在石墨烯(由厚度只有一个原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早就知道太空中四处都是神秘的宇宙射线,但是一直不知道这些射线的来源。在近期出版的《天体文物理》杂志上,美国科学家介绍了这些神秘的宇宙射线的来源,它们来自一个宽度为600万光年的超大超高温星云,而这个星云是在多个超大型黑洞的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偏远山区发现了50多个新的动物物种,包括一种长着黑色大眼睛的亮绿色树蛙、各种跳蛛、一种带斑纹的蜥蜴等。  相似文献   

18.
朱哲 《科学》2011,63(6)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陈仙辉课题组在碱金属掺杂菲(菲是具有三个苯环的稠环芳香烃)中发现了温度低于5开的超导电性,在有机超导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刊登在2011年10月18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11,(1):51-51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癫痫患者进行了实验,这些癫痫患者身患疾病,研究人员在他们的大脑中植入传感器,便于监控大脑神经的活动性。接下来,研究人员训练这些癫痫患者通过大脑神经末梢或者神经元细胞进行”发挥性神经控制”,从而实现通过意识开启或者关闭这种意识性控制。  相似文献   

20.
1989和1990年,我国湖北考古研究所李天元副研究员和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人类学系人类进化研究室的丹尼斯·埃特勒,在我国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