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号和小偃6号)对花后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累积与转运、收获指数及籽粒灌浆过程中茎、叶、颖壳、籽粒的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穗干物质的积累量,在开花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升高的趋势;灌浆期到成熟期无明显趋势。开花期,不同干物质转运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为"茎叶穗";冬小麦不同器官转移的干物质对子粒的贡献叶片最大,其次是茎,穗部最小;施氮处理下,收获指数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全氮含量在茎、叶、籽粒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颖壳中的全氮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冬小麦不同器官全氮含量为茎颖壳叶籽粒,施氮量在150 kg/hm2处理下,冬小麦各器官全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试验中选用的2个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22号干物质的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小偃6号;施氮处理下,小偃22号不同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都显著高于小偃6号。小偃22号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水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淀粉及组分含量等6个方面着手,以小麦花后碳氮代谢为主线,阐述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肥水平下紫苏生长的动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定期采集紫苏样品,测定株高、叶面积、各器官干物质累量和分配情况,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紫苏叶片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紫苏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动态相似,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呈现“慢—快—慢”生长趋势,出苗后70-80 d出现株高增长高峰,高氮处理(N20,N15,N10)紫苏株高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速度较快;出苗后80-100 d全株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N5,N10处理,紫苏全株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最大干物质积累速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速度较快;出苗后100 d,紫苏叶面积大小和增长速度均达到最大值,N10和N5处理紫苏叶面积大小和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氮肥处理紫苏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没有明显的区别。本试验条件下,紫苏施N量以75-15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725物质积累与分配特 …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重型穗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725不同时期根系发育、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重的测定与分析表明,该组合源足库大,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通畅,干物质积累量大,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Blackman生长分析的方法,研究两品种四播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和日均温度高,有利于冬小麦冬前干物质积累和返青后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播期对干物质积累速率(RGR)和群体生长率(CGR)及绿色面积系数(GAI)、叶日积(LAD)、叶面积相对生长率(LRGR)等均产生影响,而对净同化率(NAR)无大的影响;播期主要影响冬小麦绿色面积的生长,进而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返青后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春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施氮量和灌溉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关系,本研究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常规灌溉Wc和适度亏缺灌溉W1、W2、W3,Wc灌水量5250 m3/hm2,W1、W2、W3总灌水量均为4575m3/hm2和施氮量,常规施氮N20(300 kg/hm2)、氮肥后移N16a (240 kg/hm2)、氮肥前移N16b(240 kg/hm2)、不施氮N0(0 kg/hm2),对春小麦开花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的积累量理论值以适度水分亏缺下氮肥前移N16b积累的干物质量理论值高于氮肥后移N16a。氮素积累量在4个灌溉水平下以适度亏缺灌溉的W1水平最大,施氮量为0-300 kg/hm2范围内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转运量和贡献率以茎鞘为最大,叶片次之,颖轴最小,水分和施氮量的增加有助于氮素的转运。适度亏缺W1水平下N16b施氮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与N20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W1水平N16b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达到33.38%,显著高于N16a、N20,N16b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为17.66%,显著高于N16a、N20。综上结果表明:W1N16b处理既保证了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又减少了水氮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W1N16b为本实验下的最优水氮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深松覆盖对土壤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深松覆盖、一次深翻、免耕覆盖、传统耕作对土壤性状和洛阳9769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有效打破耕作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特别是对上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和深层土壤的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影响更为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延缓植株衰老,促进植株和籽粒干物质积累。与传统耕作相比,成熟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35%,千粒重提高4.37%,产量提高 9.26%。  相似文献   

8.
随种植密度的提高,鲜穗收获后残余附产物干物质含量先降后增,其产量明显增加,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含量和产量及可消化总养分产量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和产量以中密度为最高,密度对粗灰分含量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鲜穗收获后残余附产物干物质、无氮浸出物、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可消化总养分产量显著提高,而干物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先降后增,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先升后降,而粗纤维含量逐步下降,粗灰分含量较为稳定。鲜穗收获后残余附产物干物质、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以高密度施氮100kg/hm2、中密度施氮100kg/hm2、低密度施氮400kg/hm2、高密度施氮300kg/hm2时最高,高密度施氮500kg/hm2时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可消化总养分等的产量及无氮浸出物含量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低氮高效型品种F优498和高氮高效型品种内5优76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两类型品种产量和群体小气候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氮(N0)条件下,低氮高效型品种产量为7 244.12kg/hm~2,其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显著高于高氮高效型品种.高氮(N2)条件下,高氮高效型品种产量达11 265.13kg/hm~2;中氮(N1)条件相对低氮增产率达41.50%,其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低氮高效型品种.随施氮量的增加,两类型水稻的群体各部位光照强度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低氮和中氮条件大于高氮条件,穗层和基部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延迟.低氮高效型品种在低氮水平、高氮高效型品种在高氮水平,穗层光照强度较大,穗层和基部温度较高而相对湿度较小.群体营造出高温低湿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和增加物质积累,对增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极品早冠F1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2016年11月~2017年5月大田试验,选择辣椒生长旺盛期时段,研究了辣椒叶、茎、果、根器官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探讨了4个器官营养元素分配相关性特点,以了解辣椒生长旺盛时期各器官积累与分配特点,为辣椒优质高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在9个处理中,N0K2(N:0水平,K:2水平;下同)处理在生长旺盛时期整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54.25g·株~(-1),较最低干物质积累量高28.89%,与其他几个处理差异性显著.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最高均为N0K2处理,分别为1.85 g·株~(-1)、0.18 g·株~(-1)、2.30 g·株~(-1),较最低分别高33.51%、44.44%、43.47%.在叶、茎、根、果4个器官的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量分配比例上,叶器官分配比例超过50%,其分配比例大小表现为叶果、茎根.各器官养分分配中,叶器官与茎、果、根器官均为正相关,在氮素养分分配上,叶与茎、果、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0.438、0.592,磷素分配上,叶与茎、果、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0.429、0.622,钾素分配上,叶与茎、果、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2、0.403、0.486.因此,在生长旺盛期,叶器官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最高,在作物生长前期应保证各营养器官的正常生长,有利于后期辣椒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小波与信号     
小波分析被认为是Fourier分析的重大突破,它已成为当今从应用数学到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小波分析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知识,论述了小波分年与信号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影响分析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它主要有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模型扰动的方式;二是度量扰动对统计推断影响大小的标准。本文主要综述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Logist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影响分析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商丘、宁陵、民权三县是黄淮海平原低产区的重点综合治理区。本文基于对三县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调查,对该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与生产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充分发挥本区自然优势,有效地利用外资,彻底治理黄淮海低产区,提出了初步的调整意见,并预测了今后应遵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提高FFT和谱分析速度及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频谱分析的核心。本文讨论提高FFT速度和精度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实现的频谱分析,其速度和精度均达到很高指标。其中频谱幅值误差小于1%,1024点复数FFT时间小于250ms,32段谱分析时间仅需5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其中一年的试卷抽样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天津市中学数学教学的某些薄弱环节,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声 -振动测量分析系统的研制方法 .设计虚拟式结构 ,精简硬件 ,开发多功能软件 ,整个系统精度高 ,实时性好 ,声学测量最低限达 1 6 d B(A) .特别适用于声压级、声功率级等声学测量以及声学和振动的各种谱分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质异常分析理论的复杂系数 (C值 )和组合熵 (H值 )数值计算方法 ,对实际探测的测井数据 (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等数据 )进行新方法探索式计算 ,结果可以很好地区分油气层中的含油和含水的差异程度。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井地质异常参数地质意义进行研究 ,揭示了其实际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疲劳测试统计分析中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现行的疲劳测试和统计分析方法在测定高置信度、高可靠度性能曲线时,误差较大,并处于偏危险状态。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已腈和乙醚(1:1)及乙醇和乙醚(1:10)混和溶剂为介质制得了碘化钇与15-冠-5(15 C 5),18-钇-6(18 C 6)的组成为1:1(钇:冠醚)的混和物,所得配合物在高真空时稳定,置于空气中缓慢被氧化而分解。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差热-热重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该段研究了它们的有关性质,得到了一些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