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11月2—5日,“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上虞两地召开。此会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上虞市人民政府和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巴西、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大陆的专家学者,以及马一浮亲属共百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昆虫学家蒲蛰龙及其生物害虫防治研究工作的个案,探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主流科学观。本文首先指出,(激进的)革命主义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反科学,或仅注重科学的技术应用方面。革命主义的科学观与其他科学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主张一种群众性科学,要求技术性的、专业的专知识和来自外国的、学院式的洋知识与政治的、革命性的红知识和土知识结合起来,实际上更多的是服从于红知识和土知识。通过蒲蛰龙的个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家如何在自相矛盾的科学观中求得平衡。这一个案清楚地展示了,为取得符合国家政治目标的科学成就,蒲蛰龙是怎样设法在红与专、土与洋之间取得平衡的。此外,这一个案还提供了一种讨论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如何衡量科学成就。就蒲蛰龙的工作而言,20世纪50—70年代的叙事所强调的那些方面,与改革开放后的叙事截然不同。本文指出,为了全面地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科学事业,历史学者必须综合三种叙事:其一是强调专业性和跨国科学的叙事,其二是强调扎根农民和自力更生的叙事,其三是强调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的叙事。  相似文献   

3.
房强 《当代地方科技》2012,(10):166-166
本文从设计教育史的角度对中国当下的设计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通过回顾"包豪斯"的教育体制,论证了包豪斯模式在中国高等设计职业教育的可行性和推广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