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1999,(8):31-32
一、主要技术内容 冶金炉种类繁多,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同时受到固态和液态金属的机械撞击、冲刷和冶金反应时的化学侵蚀作用,因此炉衬总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部位很快就无法继续使用,导致整个炉衬的报废而造成重大损失.努力提高炉衬寿命,实现炉衬整体均衡侵蚀,成为了冶金和耐火材料工作者长期和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1999,(17):49-50
一、主要技术内容 BJ系列红外辐射高温涂料,是由耐火骨料、增黑剂、烧结剂、粘合剂和悬浮剂等组成的粘稠悬浮流体.应用于不与熔体直接接触的各种高温工业炉窑内衬表面,通过红外吸收和辐射,而达到提高炉窑内壁黑度、改善炉内热交换、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能降耗和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振性和抗气氛腐蚀性,有保护炉衬,延长炉衬使用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1999,(19):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为强化高炉冶炼,炉顶高压操作是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采用炉顶高压初期,炉顶煤气的压力能是不利用的,全部高压煤气在通过减压阀及时被减压同时控制炉顶压力.为利用这部分压力能,采用了余压膨胀透平发电装置来回收这部分能量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存在的"原因"——"四因"后发现:在质料因上,传统育种技术是"选择"好的质料而转基因技术是"制作"新的质料;在形式因上,传统育种技术是"改良"自然物种形式而转基因技术是"创造"人工物种形式;在动力因上,在传统育种技术中人力是"助推力"而在转基因技术中人力是"主导力";在目的因上,在传统育种技术中内在的目的依然剩余不少而在转基因技术中内在的目的正在被人类的外在的目的所取代。由此,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依旧保留着不少内在的本性,而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作物的本性主要是由人类外在的赋予的。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具有本体论上的本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1999,(4):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液体金属锌对几乎所有的单金属和大多数合金都有强烈的腐蚀,而个别耐腐蚀材料也因成本高、脆性大无法应用.该研究通过筛选上百种金属及合金,优选出与锌液不润湿、不互溶的脆性FeB金属间化合物作为耐锌蚀的基础材料.通过复合催化方法分解稀土合金,在熔炼过程中使稀土元素熔入FeB中,形成一种以FeB为基的、具有良好耐锌蚀性和成型性的稀土-硼化铁新型韧性金属间化合物,经喷雾制粉工艺将其制成细粉,然后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和材料复合技术制成双层复合材料,使其同时具有耐液锌腐蚀性和足够高的强度.利用这种复合材料制成耐锌蚀复合管,内置加热体并填充高导热性材料,最终制成大功率耐锌蚀内加热器,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热镀锌的内加热.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发达的制铁技术以生铁与生铁制钢技术体系为核心,是中国古代高温技术的巅峰。炉壁材料是冶金生产可耐高温的耐火材料,是制铁技术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研究通过整理古文献和考古材料,总结出中国古代生铁冶炼炉壁材料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生铁冶炼形成了两种炉壁材料体系,这两个体系的炉壁材料在时代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特色,战国两汉时期以单一黏土质材料为主,唐宋至明时期以石质炉体与砂泥质炉衬二元结构为主,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研究认为,炉壁材料体系的流变与古代冶金、陶瓷手工业的关系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质形论”主张所有的物体都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该理论是前现代欧洲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和争议的理论之一。它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方面要面对诸多难题,尤其是质料和形式的本体论地位,以及自然物体(元素和混合物)的本体论构成。围绕上述争论,中世纪思想家罗吉尔·培根坚持实体形式多元论立场,通过主张每一种实体形式都需要与适合它的特定形而上学质料相结合,表述了一个更为多元的形而上学质料理论。这一微妙但根本性的视角转变,确立了一种新的作为自然变迁物理基底的“自然质料”概念,为研究自然变化开启了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在回溯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及其潜能中,布洛赫把物质理解为"客观-现实的可能性",在批判继承亚里士多德左翼传统的世界质料、普遍质料概念中,布洛赫进一步把物质规定为"过程质料"。通过把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概念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布洛赫辩证地叙述了趋向乌托邦全体的全世界的历史进程。在他那里,物质的开放性与辩证法的开放性构成乌托邦的全体的基础。在此意义上,正是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概念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孕育诞生了布洛赫乌托邦的希望哲学。  相似文献   

9.
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示为"质料"与"形式"内在统一的建构性"存储-提取"过程的人的社会记忆,在由"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历史互融构成的质料性层面、由"文本形式"和"器-物形式"及"仪式"共同构成的形式性层面、由"形式建构"与"权力建构"整合构成的建构性层面,归因向技术.对人的社会记忆的技术归因,不宜在"工具性"维度理解,因为它标志着社会记忆存在于技术的构造中.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记忆是技术的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新技术原理:该技术充分利用了天然地表硬层和浅部较好土层,力改传统的地基处理观念,避软就硬,以建筑垃圾(平房改造下来的碎砖烂瓦、废钢渣、碎石、河卵石等废弃料)为填料,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专利施工机具,在地表及以下数米的范围内,夯扩成阶梯型人造持力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1,(8):39-40
一、主要技术内容 硬质结皮微发泡与钢衬共挤型材、门窗成套生产线装备技术是由北京建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和研制的.该技术所用生产线可用于加工生产钢塑共挤出异型材,特别适用于建筑用硬质结皮微发泡塑料与钢衬共挤出钢塑门窗的生产和制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全尾砂胶结充填综合技术以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理论为基础,选用从选矿厂排出的15%~20%浓度的全尾砂浆,经浓密和真空过滤(或压滤)两段脱水后所得的全尾砂作充填骨料,采用细磨冶炼炉渣代替部分水泥,采用强力活化搅拌装置制备充填料浆,采用泵压或自重将充填料浆以宾汉流体形式输送至采空区,形成稳定均质结构的充填体.在尾砂产率低,粗颗粒充填料不足的矿山中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可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在粗颗粒充填料已够的矿山中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矿山环境也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计算分析表明,当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在路面板底面产生远远超过弯拉强度的拉应力.不均匀沉降量达到3cm时,混凝土路面板产生破坏.破坏的原因是在面板底面被拉裂的前提下,面板表面产生超过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的压应力而被压碎.路面板表面产生的压应力随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锯片     
一、主要技术内容 金刚石工具是目前最新型的切割技术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建材、建工、地质开采、石油钻探、冶金、轻工、工艺美术、电子、耐火材料等行业.而金刚石圆锯片是石材工业中主要的切割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主要技术内容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是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材料领域的重点项目,"八五"期间的项目编号为863-715-21-03-01;"九五"期间的项目编号为715-009-0130.该项目曾获国家发明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并被列入"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编号为:98040102A.该项目的负责人曾荣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技术内容 80年代以前,我国缺少廉价的脱脂乳与乳清粉,没有人从事仔猪乳料与早期断奶料的研究.在"猪的饲养标准"中也缺少了1~5公斤与5~10公斤阶段的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可以把米歇尔·福柯看成是一个技术哲学家。一方面,福柯区分了"硬技术"与"软技术",认为前者是指技术物及其制作活动,后者是指与治理功能密切相关的实践理性;另一方面,福柯也提出了一套技术分类学:即作为"硬技术"的生产技术和作为"软技术"的权力技术、符号系统技术和自我技术。在这一技术分类学视域下,"硬技术"与"软技术"之间的相互交叠、相互转化,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技术体系。福柯因而深刻地洞见到技术与权力、技术与真理以及技术与伦理之间的本质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主体是与作为客体的技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以对方的存在为存在基础的一对哲学范畴.技术主体是在技术产生、发展、应用和完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角色.技术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展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通过与人和社会的互动,社会地建构了技术,同时人也在根据由自身推动的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模式塑造和建构着人类自身,并被多种社会因子所建构.这种建构从本质上表现为历史性、社会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1999,(7):39-40
一、主要技术内容 提高热风温度是高炉降低焦比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增加高炉喷煤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全世界炼铁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提高热风炉送风温度的方法有很多,但以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热风炉蓄热室格子砖柱,挖掘热风炉本身的蓄热潜力提高送风温度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工程师的工程思维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是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却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工程建设培养大规模合格的工程人才值得我国教育者慎重思考和探索.工程师的工程思维缺失是工程活动产生负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工程思维有别于科学思维,是以工程哲学修养为核心元素,以工程知识为质料,以工程道德规范为骨架,以工程行动为催化剂,四种元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不仅要体现学习先进技术的理论智慧,更要具备关爱人类、认识自然、承担社会责任和创新创造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