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组合机床模块化设计CAD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组合机床设计特点,将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于组合机床CAD系统。以分级模块化为主导思想,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组合机床的各级模块并按照面向装配设计的原则设计了模块接口。以三维设计软件UG为开发平台,针对组合机床的每一级模块建立相应的全参数化三维模型库,开发出支持模块化设计的组合机床CAD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UG的组合机床多轴箱模块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模块化设计原理,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组合机床多轴箱的各级模块.将三维CAD技术与模块化技术相结合,以UG(Unigaphics)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其强大的三维造型功能和装配功能,建立了组合机床多轴箱参数化三维造型模板库,同时还建立了存放设计过程中所需数据的数据库.设计人员在系统界面的引导下可完成模块选择、模块组合和设计计算等环节,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组合机床多轴箱三维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模块化的设计成为敏捷性制造的重要途径,它不仅缩短了制造周期,而且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本论述介绍了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及分类,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优点及步骤即:首先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功能分析,建立功能结构,然后划分模块的系列型谱,最后完成模块之间的组合;并以组合机床的模块划分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压配工装一般是依据工艺具体要求一对一进行设计的,但设计成套压配工装时,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需要设计的成套压配工装先进行功能分析,再划分出不同功能模块,按模块设计部件,再进行组合,成为成套压配工装.本文以某型号汽车混合动力变速箱成套压配工装设计为例,将系列工装规划为压头模块、定位模块和基础模块三个基本模块,实现了基础模块的通用、压头模块和定位模块的系列化.实践表明,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机床数控系统造型极待发展的现状下,有必要采用模块式造型设计方法。文中介绍了作者设计的STAR-3数控系统模块造型,从模块的划分,比例分割,色彩设计到模块的组合方式作了详细分析。这一造型设计方法,可集中产品造型设计人员力量,设计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的造型单元,根据机床主体随意进行组合,构成美观、实用、经济的整机造型,加快数控机床开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对传统的制图教学所进行的改革试验,就突破制图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化工企业职工培训《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连 《科技信息》2010,(1):176-176,205
通过分析《制图》课程在工人培训中的地位、作用,提出在职工短期培训班上好《制图》课的一些做法。针对各层次职工的培训需求,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尊重成年人学习规律,采用引导、归类、讨论等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关爱理论”下人文社会学课程的模块化构建要借鉴先进模块课程构建方式,组建双师型教师编写团队,设计文化与实践的有机组合,贴近工作任务的项目模块设计。本文分析了“关爱理论”下人文社会学课程的模块化构建背景、意义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西南山地丘陵地区折耳根、马铃薯等作物的机械化收获,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小型折耳根多功能收获机。首先简要介绍了模块化设计概念及总体设计流程;之后确定了收获机的总体布置,基于面向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对其总功能进行分解,并得到一系列公共模块和专用模块,并对收获机的关键模块:折耳根的滚压模块和马铃薯的拨轮模块做了详细研究,对两种挖掘、筛分模块三维模型也作了展示;最后通过公共模块组合不同的专用模块可形成不同功能的收获机,即可对折耳根、马铃薯等作物进行收获,实现了折耳根收获机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0.
模块化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系统工程原理阐述了模块化设计中模块的划分、建立与组合,并以起重机运行机构为例说明模块化设计在机械CA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信系统电源供电大多由不间断的蓄电池组提供,其温度过高势必影响到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和寿命.以单片机C8051F040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控制板安装在STD标准机箱中,维护方便且性能可靠,实现了在线监控UPS蓄电池组的标识温度和环境温度,从而完成了阀控式铅酸密封蓄电池组的巡检温度检测,通过对检测温度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故障电池的修复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三维模型虚拟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必然趋势 ,本文阐述了三维设计软件UG在生成汽车的各部件中的应用 ,实现了UG环境下三维汽车模型虚拟装配过程。实践证明 ,采用UG软件可以把机械设计从“二维平面”设计引入到“三维世界”。  相似文献   

13.
ASP.NET MVC是一种程序设计模式,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特点。主要介绍基于ASP.NET MVC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Model层设计、Controller层设计、View层设计,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ASP.NET MVC技术。并且结合C#给出了ASP.NET MVC框架下系统实现的技术细节和关键代码。应用表明,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灵活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内涵出发,结合实验室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从八个方面就如何实现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制定了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室信息统计上报两项工作流程,提出了分阶段、分步骤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保证系统的顺利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全球高光谱遥感数据稀缺问题,需研究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高光谱卫星技术。分析了高光谱卫星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微小型高光谱载荷配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测任务需求分析。通过提出的基于通用接头的分舱式模块化设计方法、低冲击的小型化在轨展开技术、智能化的在轨自主工作模式,实现了微纳卫星的模块化、小型化、智能化设计。在轨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微纳卫星具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响应能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50 kg以下卫星的高光谱遥感观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特征的液压集成块CAPP系统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CAPP系统难以与CAD系统有效集成,设计信息和知识难以重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的液压集成块CAPP建模方法.该方法在对液压集成块设计制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面向制造的特征映射技术,其特点为将特征映射分解为工艺映射和加工映射.工艺映射实现单个设计特征的工艺创成,加工映射则实现工艺特征中特征工步的操作具体化,然后通过工序重组实现整个液压集成块的工序和工步创成,最后通过工序和工步排序完成最终的工艺规划.应用该方法所开发的液压集成块CAPP原型软件系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特征映射技术的复杂度,使得CAPP系统更具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充分重用了设计信息及知识,较显著地提高工艺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针对模块化设计理论难以在工程中实现的问题,在基于物元模型的产品可拓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用功能物元系统描述模块.在模块配置环节引入可拓评价方法,应用此法从主功能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多个模块中识别出与期望物元最接近的模块物元,提高了模块配置和变型设计的效率,从而缩短了大规模定制的设计周期,使模块化设计更能适应大规模定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洋温差能发电向心透平气动部分进行设计,对其气动性能及喷嘴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采用经验参数和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一维参数设计,并通过三维造型得到透平气动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透平的三维流场和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透平的气动效率达到86.5%。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工况下的喷嘴-叶轮径向间隙和喷嘴叶片安装角进行分析,得到喷嘴-叶轮相对径向间隙为0.04左右,可变喷嘴安装角约为37°时,透平的效率最高。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可通过对喷嘴-叶轮径向间隙和喷嘴安装角进行微调来得到更高的透平效率;在非设计工况下,可采用可调喷嘴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流动,使得透平在不同工况下均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注塑机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设计了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先进的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程序设计,在画出顺序功能图SFC的基础上,利用通用的PLC编程元件及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进行模块化编程,程序具有简洁明了、调试简单、修改容易、通用性强的优点,适用于任意型号的PLC.实践表明:采用PLC改造的电气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注塑机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提升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且系统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20.
特种车行驶路况复杂,道路崎岖,环境恶劣,其舒适性严重影响成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所以特种车的减振降噪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实际工程中针对某一辆特种车进行单独的减振降噪设计,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而且通用性差,成本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特种车减振降噪技术研究,以特种车为研究对象,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设计模块材料、厚度、尺寸及黏贴方法,以及与车体、发动机支撑等的匹配关系,形成系列化减振降噪措施,实现特种车减振降噪的模块化和通用化,可满足不用车型不同需求的模块化结构元件,降低设计和加工成本.仿真结果和路面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减振降噪效果,验证了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论文提出的方法可为特种车辆的减振降噪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