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油井高温防砂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沥青中的稠环芳烃为原料的改性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防砂材料,该材料具有原材料易得、价廉,且在高温下(400--500℃)长期不分解,抗压强度高等特点.根据COPNA树脂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阐述了改性COPNA树脂作为防砂剂的优点,并对以胜利10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的改性COPNA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胜利100号沥青合成改性COPNA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胜利100号沥青为原料合成了改性COPNA树脂,改性COPNA树脂需要在COPNA树脂的侧链上接入含-Si(Oet),基团的偶联剂分子,以使其比改性前对石英砂具有较强的亲和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抗压强度.试验考察了改性COPNA树脂的合成条件、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固砂性能等.实验中,选择“南大-42”为硅烷偶联剂,“COPNA树脂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例为“200:0.5”,于85~90℃温度下,搅拌反应6h,生成改性COPNA-B树脂;以苯甲醛为固化剂,可使得改性COPNA树脂在400℃以下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抗压强度.试验表明,改性COPNA树脂可用作高温油井防砂材料和稠油热采防砂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蒽为单体 ,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剂 ,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 ,进行合成 COPNA树脂实验研究 .经反复实验 ,筛选出最佳对甲基苯磺酸 ( PTS)质量分数为 5% ,最佳反应温度为 1 90℃ .通过对COPNA树脂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分析 ,证明蒽 -对苯二甲醛在酸催化下 ,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并对树脂的耐热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原料摩尔比为 1 .0的 COPNA树脂在 40 0℃开始明显失重 ,最大失重速率时的加热温度为 52 9.1℃ ,失重速率为 2 .63× 1 0 -2 min-1;80 0℃时炭化收率为 58.7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低粘结组分中间相炭微球(MCMB)自烧结性较差的问题,采用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煤沥青种类对改性MCMB粉体烧结性能及其所制备的石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液混合法可在MCMB粉体(D50=23μm)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煤沥青,并显著提高了低粘结组分MCMB粉体的烧结性能.以改性MCMB粉体为原料经等静压成型、焙烧和石墨化处理所制备的石墨材料均匀致密,抗折强度明显高于以未经改性处理的MCMB粉体为原料制备的石墨材料(22MPa),并按改性用高温沥青、改质沥青和中温沥青的顺序依次升高,分别为27.7 MPa、42.7 MPa和56.9 MPa.  相似文献   

5.
COPNA树脂的合成及与酚醛树脂的复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萘为单体,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得到未交联的缩合多核芳香烃树脂(COPNA树脂).此树脂可与热塑性酚醛树脂复配,而热固性酚醛树脂则不能.复配树脂的耐热性能明显好于纯的COPNA树脂和酚醛树脂,溶解性则好于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6.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萘为单体,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得到未交联的综合多核芳香烃树脂(COPNA树脂),此树脂可与热塑性酚醛树脂复配,而热固性酚醛树脂则不能。复配树脂的耐热性能明显好于纯的COPNA树脂和酚醛树脂,溶解性则好于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萘系B阶COPNA树脂,采用溶解沉淀法对合成的萘系B阶COPNA树脂进行了提纯,并用FT-IR和TG-DTG研究了提纯萘系B阶COPNA树脂的结构特征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纯后的萘系B阶COPNA树脂为浅黄色粉末,且该树脂有三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分别为室温-180℃、230-380℃和400-580℃,对应的失重率分别为6.5%、13.5%和56.5%。  相似文献   

8.
炭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和结构材料,能否保障炭材料制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使用粘结剂性能的好坏,沥青树脂粘结剂因与炭素材料有良好的亲和性而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多聚甲醛为交联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沥青树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沥青树脂的软化点、结焦值和β树脂等指标的影响,采用FT-IR表征了沥青树脂的合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与多聚甲醛发生了阳离子型缩聚反应,沥青树脂的软化点在136.2~177.3℃、结焦值在27.64%~38.05%、β树脂在22.79%~41.89%可以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热焦化防砂是通过向地层内注入热空气使原油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从而将地层砂固结的一种防砂新技术.通过对焦化处理后的岩样组成进行组分分析,探讨了原油胶结机理.揭示出氧化作用使原油的部分原生胶质变成沥青质,沥青质受到高度的缩合作用而成为高分子量的苯不溶物.因此适合焦化防砂的油层,其原油必须含有一定量的原生胶质和沥青质.  相似文献   

10.
孙睿 《科技资讯》2012,(4):91-91
简介了锦州油田投入开发15年来不同时期主要用于热采稠油井的化学防砂技术原理和使用效果: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稀油油藏固砂剂FSH2901(1992年至1995年,施工136井次,有效率78.7%);无机钙/有机硅高温固砂剂BG21(1992年至1995年,79井次,79.7%);Ca(OH)2/CaCO3/有机硅单体高温"三氧"固砂剂(1996年至1997年,98井次,82.7%);高温泡沫树脂固防砂剂(1997年,4井次,50.0%);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1997年至2005年,99井次,94.9%);氟硼酸综合防砂剂(1998年至2002年,130井次,81.5%);有机硅固砂剂YL971(1998年至2002年,89井次,85.4%);高强度有机硅固砂剂LH21(2005年,11井次,100.0%)。报道了防砂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出砂套变井逐年增多;多层合采长井段井化学防砂难度大;出砂粒径逐年变细,表明油层骨架受到破坏。提出了化学防砂技术发展方向:研发常温固化的耐高温固砂剂;完善分层防砂工艺。  相似文献   

11.
萘系COPNA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萘为单体,浓H2SO4为催化剂,在170℃反应,得到未交联的缩合多核芳香烃树脂(COPNA树脂)。根据实验结果,对催化剂的活性、B阶树脂的溶解性和交联后树脂的耐热性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同介质组成的粗放型绿色屋面降雨出流水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5个绿色屋面中试设施,考察不同介质组成的设施在实际降雨条件下出水水质状况并与降雨、沥青屋面径流、空白对照设施出水水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用屋顶绿化复合介质设施的出流中,TP,NH4+-N和COD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95,1.66,115mg·L-1,高于沥青屋面径流和空白对照设施的出水水质,使用无机复合介质和废弃物利用介质的设施出水水质优于对照屋面;从出水污染物质量负荷角度分析,使用上述3种类型介质的绿色屋面设施都不是TN,TP,TSS和COD的污染源,并能够减少雨水带来的NH4+-N负荷;绿色屋面设施植被层生长状况和出水中营养物质浓度呈现相关性,长势较好的设施出流中营养物质浓度较高;介质中添加给水厂污泥能够有效控制介质层P的淋失且不影响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试图通过调查我国近年来修筑的一些半刚性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早期沉陷、开裂、坑洞、车辙、水损害等破坏现象 ,从设计规范、施工管理和材料控制等方面进行病害情况的主要原因分析 ,并提出了对症防治处理的一些措施。以期引起广大路面工作者的重视 ,同时对正在修建和将要修建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减少和避免类似病害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丹庄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例,对路面水稳沙砾掺破碎砾石基层施工平整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稳基层的施工工艺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不仅保证了基层的平整度,而且提高了油面的铺筑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掺量多聚磷酸(PPA)对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PPA对沥青高低温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借助化学组分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PPA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PPA掺量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升高,弗拉斯脆点向低温移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得到改善。与未改性沥青相比,PPA改性沥青在短期热老化、长期热老化和紫外老化后的软化点增量、粘度老化指数和弗拉斯脆点变化量均明显减小,针入度保留率和延度保留率大幅提高。化学组分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PPA促进了胶质向沥青质的转变,减少了沥青中易发生老化反应的活性组分,使老化过程中改性沥青的脂肪族、芳香族、羰基和亚砜基指数的变化量均明显减小,从而具有优良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余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等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C 20I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普遍要比抗滑表层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水稳定性相差不大;采用辽河系列沥青生产的混合料高低温性能较好;成品沥青生产的混合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Faset-CO_2树脂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CO_2气硬树脂-Faset树脂砂,以Faset1为例进行了工艺性能的实验研究.为便于表征树脂的特性,提出树脂模数M的概念.研究表明,M增大,Faset树脂砂的初强度增大,但终强度、烘干强度降低;当M为0.85时,Faset树脂砂的综合强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环氧树脂E51基体中添加中空玻璃微球(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HGM)制备出低介电环氧树脂/HGM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HGM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了HGM及不同含量HGM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力学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GM均匀地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HGM含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当HGM为33.3%时,材料的介电常数降至了2.65;HGM对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初始热分解温度最大提高了10℃,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2-3 ℃;触变剂SiO2的加入有效减少了材料的力学强度的损失;在25℃下,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明显降低,但在100℃的沸水中,当HGM质量分数大于10%时,吸水率随着HGM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