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以丁二酸为原料,与NH3反应制得丁二酰亚胺后,再在混合溶液体系中经氯化合成N-氯代丁二酰亚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对乙烯基苄基丁二酰亚胺)树脂(简称丁二酰亚胺树脂)对苯酚和水杨酸等酚酸类物质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树脂对苯酚和水杨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R2都在0.99左右,吸附为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表观活化自由能都小于40 kJ/mol.  相似文献   

3.
N—正丁基—苯甲酰—2—碘酰内亚胺促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是一种新型促渗剂,具有毒性小促渗效果好等特点。用φ=40%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处理小鼠皮肤可使皮肤给药的小檗碱血药浓度大幅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提高1156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促渗剂氮酮只能提高生物利用度3.86倍,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的促渗效果是氮酮的2.99倍,在进行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和红细胞作用的实验时,也观察到可以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新型磺胺类药物中间体,以磺胺和温和的卤化试剂N-卤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3-卤代磺胺化合物和3,5-二卤代化合物。对磺胺芳环上3-位的选择性卤化进行了条件摸索和优化。实验表明,室温下,以乙腈为溶剂,向磺胺(0.1 mmol)中每间隔10 min分3次加入N-卤代丁二酰亚胺(总量为0.1 mmol,溶解在1 m L乙腈中),反应0.5~1 h。产物以3-卤代产物为主。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四种理论水平,分别对丁二酰亚胺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优化几何结构参数。丁二酰亚胺为平面几何构型,满足C2V对称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分子的红外光谱振动频率、红外活性,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研究了该分子热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吡啶为溶剂,110℃加热6 h的反应条件下,芳香伯胺与丁二酸酐反应,主要生成N-芳香取代丁二酰亚胺,最高收率73.2%;相反,脂肪伯胺与丁二酸酐反应,主要产物为N-取代丁二酸单酰胺,收率72.5%~81.7%.探讨了结构-反应活性关系,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偏振度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研究了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荧光探针偏振结果显示,它可提高红细胞膜的微粘度,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激光拉曼光谱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8.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室温(1e,1f在50℃)下,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经24h,溴化芳氧乙酸,得率中等。  相似文献   

9.
在引发剂存在下,N-卤代丁二酰亚胺作卤化剂,以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原料,经过卤化和水解,合成了目标化合物2,2′-联吡啶-4,4′-二甲醛,通过熔点、质谱和核磁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N-苯基马来酰亚胺(NPI)与苯乙烯(S)共聚物.分析其共聚反应历程,探讨了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主要是交替共聚反应,且共聚反应速度大于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均聚反应速度;共聚物的特性粘数随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反应物摩尔分数的改变基本不影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无灰分散剂的高温使用性能,开发了聚异丁烯丁二酸季戊四醇酯类新型无灰分散剂.该产品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和季戊四醇为原料,试验确定了较佳的促进剂、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及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乙酸铵(NH4OAc)催化下,芳香酮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合成了6种α-溴代芳基酮,产率为65%~79%.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乙醚为溶剂,n(芳基酮)∶n(NBS)∶n(NH4OAc)=1∶1.3∶0.5,反应时间1.5~2 h.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操作简便,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求得马来酰亚胺的分子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按全优化几何构型进行简正振动频率分析,并用校正后的频率计算了200-600K温度范围的标准热力学函数:熵,焓和热容。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结构相似的丁二酰亚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准确且简便的测定药物卡托普利的方法,应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直接滴定法测定卡托普利.卡托普利的平均含量为101.37%(RSD=0.5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65%),经与药典法(KIO3滴定法)对照,NBS滴定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高于药典法.  相似文献   

15.
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6)是用于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试验的CCK-8试剂盒的主要成分,该试剂盒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改进了化合物(6)合成方法,使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氧化甲臜(5)中间体,路线总收率34.4%.同时,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熔点测定、紫外光谱(UV)方法对目标产物(6)进行了结构验证.实验方法具有路线简单、操作安全、原料价廉易得等优点,并且后处理简单,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S-乙酰基-硫基乙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TA),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S-Acetyl-MAG3),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ectyl-NHS-MAG3)的合成方法,用IR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在40-50℃下反应24h得到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于二酰亚胺酯(S-Acetyl-NHS-MAG3) 的产率较高,副产物较少,分离提纯容易。  相似文献   

17.
以两种1,4,5,8-萘二酰亚胺衍生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两种化合物紫外吸收、荧光光谱、循环伏安和电化学发光性质,用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PICT)模型解释双荧光现象,探讨结构与光电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萘二酰亚胺分子上引入功能基团,一方面能改善分子的溶解性,另一方面优化了该类物质的光物理学和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报道了NBS 荧光素 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 ,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NBS)氧化尿素产生化学发光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CTAC)对该体系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 .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 ,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化学发光信号与尿素的质量体积浓度在 9× 10 -9~ 1× 10 -4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 4 .6 % (5× 10 -8g/mL ,n =11) ,检出限 (3σ)为 3.0× 10 -9g/mL .本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人体尿液中尿素含量的测定 .  相似文献   

19.
苏桂发 《广西科学》1998,5(1):32-34
在C=N、C≡N存在下,利用二酰亚胺将环丙基化合物(1)和(3)中的C=C双键选择性还原,区域化学选择性为100%,产率约为80%。  相似文献   

20.
含活性基团马来酰亚胺的RAFT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 - (4 - 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为单体,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加入RAFT试剂二硫代苯甲酸苄酯进行RAFT聚合,成功地得到N - (4 - 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共聚物,单体转化率基本随聚合反应时间而呈线性增加,且该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