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La(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哕啉与La(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3H 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口罗啉与Eu(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 射线粉末衍射、1H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铕(Ⅲ)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啰啉与Eu(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1H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羟基乙酸、邻菲啰啉与Eu(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谱、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内酯型冠醚2、4—二酮,6、7,15、16—二苯并16冠5(L)及其La(Ⅲ)的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测定结果,确定配合物的组成2La(NO_3)_3·3L·3H_2O.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Y(Ⅲ)、La(Ⅲ)、Tb(Ⅲ)、Er(Ⅲ)硝酸盐与双希夫碱-N,N′=二亚水杨基乙二胺的固体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2Ln(NO_3),·3L·2H_2O,考查了这些配合物的溶解性、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性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轻稀土离子 (La3 ,Ce3 ,Pr3 ,Nd3 ,Sm3 ,Eu3 )与 4 羟基安替比啉 (HOAP)和水杨酸 (HSal)的三元固态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摩尔电导作了表征 .确定新配合物组成为 :[RE(OAP) (Sal) 2 (H2 O) 2 ].  相似文献   

9.
通过邻苯二甲醛与取代苯胺的缩合反应,合成新的Schiff碱配体-邻苯二甲醛缩N-吡啶基-3-甲氧基-4-羟基-5-氨基苯甲胺(H2L^ )及其Cu(Ⅱ)、Co(Ⅲ)、Ni(Ⅱ)、Pd(Ⅱ)、Zn(Ⅱ)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 NMR和^13C NMR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异烟肼和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二乙三胺-N, N〞-二(乙酰异烟肼)-N, N ′, N〞-三乙酸配体(H3L), 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热分析对配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用该配体与La,Sm, Eu, Gd, Tb的碳酸盐合成了五种非离子性稀土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分析、摩尔电导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INVREC. Au 程序用反转恢复法与临床应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Gd(DTPA)2-对比测试了配合物的驰豫效率,其Gd(DTPA)2-、LaL、 SmL、 EuL、 GdL 与TbL的驰豫效率分别是4.34、0.14、1.66、3.14、6.08、2.19 mmol-1·l·s-1. 结果表明:配合物GdL的驰豫效率要大于临床应用的Gd(DTPA)2-.另外,通过与Gd(DTPA)2-对比测试了GdL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GdL的稳定常数(KGdL=1020.84)略大于Gd(DTPA)2-的稳定常数(KGd-DTPA=1020.73).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GdL有良好的水溶性,高的驰豫效率,良好的稳定性且合成方便、价廉,易于大量制备,是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相似文献   

11.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羟基乙酸铕(Ⅲ)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u(CH2OHCOO)32H2O,试验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分别测定了该配合物在水和二甲基亚砜中的摩尔电导,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二苯羟基乙酸稀土固体配合物14种。元素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RE(DBA)3.nH2O(DBA=Ph2C(OH)COO^-,RE(Ⅲ)=La-YbY,n=4-6)。通过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谱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对La、Pr、Gd、Dy和Y5种配合物的导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半导体导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HMPB)为配体,采用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二(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合锌,利用元素分析、IR光谱、MS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配体通过氮原子和氧原子与Zn2+ 以二齿形式配位,配合物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能力,其最大吸收峰位...  相似文献   

14.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合成了4,4′-联吡啶(bipy)、2-羟基-3-萘甲酸(HL)与稀土(RE=La,Nd,Sm,Tb)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为REL3bipy.nH2O(n=2,3).通过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Tb-La混配的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Tb(Ⅲ)xLa(Ⅲ)2-xL3.2H2O和Tb(Ⅲ)xLa(Ⅲ)2-xL3.phen.2H2O(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在Tb-La混配二元配合物中,随着Tb(Ⅲ)含量的降低,Tb的发射峰由强变弱,而在Tb-La混配三元配合物中,Tb的发射峰却明显增强,其原因可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不同来解释.在二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被邻苯二甲酸吸收,且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与Tb(Ⅲ)发射能级匹配较好,能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Tb,使Tb的发光增强,所以当配合物中的Tb(Ⅲ)含量降低,其发光强度也随之减弱,La作为混配离子对Tb未起到敏化作用;在三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由1,10-菲咯啉吸收,因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不能与Tb能级有效匹配,能量只能经La(Ⅲ)有效传递给Tb(Ⅲ),从而使Tb的荧光增强,此时La起到了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合成了4,4'-联吡啶(bipy)、2-羟基-3-萘甲酸(HL)与稀土(RE=La,Nd,Sm,Tb)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为REL3bipy·nH2O(n=2,3).通过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异烟肼和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二乙三胺-N,N〞-二(乙酰异烟肼)-N,N′,N′′-三乙酸配体(H3L),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热分析对配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用该配体与La,Sm,Eu,Gd,Tb的碳酸盐合成了五种非离子性稀土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分析、摩尔电导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INVREC.Au程序用反转恢复法与临床应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Gd(DTPA)2-对比测试了配合物的驰豫效率,其Gd(DTPA)2-、LaL、SmL、EuL、GdL与TbL的驰豫效率分别是4.34、0.14、1.66、3.14、6.08、2.19L·mmol-1·s-1。结果表明:配合物GdL的驰豫效率要大于临床应用的Gd(DTPA)2-。另外,通过与Gd(DTPA)2-对比测试了GdL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GdL的稳定常数(KGdL=1020.84)略大于Gd(DTPA)2-的稳定常数(KGd-DTPA=1020.73)。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GdL有良好的水溶性,高的驰豫效率,良好的稳定性且合成方便、价廉,易于大量制备,是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相似文献   

18.
展惠英  宋之刚 《甘肃科技》2006,22(11):135-137
合成了八种RE(IAA)3.phen三元配合物(RE:La、Pr、Nd、Sm、Eu、Gd、Er、Y;IAA:吲哚-3-乙酸;phen:邻菲啰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1HNMR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La(IAA)3.phen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以苯羟乙酸(H2L)与硝酸锌为原料合成了苯羟乙酸锌配位物 [Zn(L)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紫外和荧光光谱确定了它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Tb-La混配的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Tb(Ⅲ)xLa(Ⅲ)2-xL3·2H2O 和Tb(Ⅲ)xLa(Ⅲ) 2-x L3·phen·2H2O(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在Tb-La 混配二元配合物中,随着Tb(Ⅲ)含量的降低,Tb的发射峰由强变弱,而在Tb-La混配三元配合物中,Tb的发射峰却明显增强,其原因可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不同来解释.在二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被邻苯二甲酸吸收,且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与Tb(Ⅲ)发射能级匹配较好,能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Tb,使 Tb的发光增强,所以当配合物中的Tb(Ⅲ)含量降低,其发光强度也随之减弱,La作为混配离子对Tb未起到敏化作用;在三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由1,10-菲咯啉吸收,因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不能与Tb能级有效匹配,能量只能经La(Ⅲ)有效传递给Tb(Ⅲ),从而使Tb的荧光增强,此时La起到了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