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辅酶Q10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主要生产方法有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与微生物发酵法,其中,微生物发酵法是最有前途的生产方法.该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辅酶Q10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辅酶Q10的生产菌种、高产菌株的选育手段、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对辅酶Q10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辅酶Q10的高产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辅酶Q10高产发酵菌种,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辅酶Q10发酵高产菌种采用筛选法,所产辅酶Q10类型鉴定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法。结果与单一碳源相比,葡萄糖、蔗糖(1∶1)的复合碳源更有利于辅酶Q10的产出;添加2%的玉米浆后辅酶Q10含量得到提高;最佳发酵pH为6.5,最佳发酵温度为30℃;对羟基苯甲酸和茄呢醇的添加都可大幅度提高辅酶Q10产量,并分别提高了11%和21%;在最优化发酵条件下,辅酶Q10产量达到188.6 mg/L。结论粉红掷胞酵母作为高产辅酶Q10菌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辅酶Q10是一种新型的生化药物,常作为保健品、食品以及化妆品的添加剂,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Q10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微生物辅酶Q10合成代谢途径、代谢定向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产品功能 及用途辅酶Q10(Co Enyme10)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化药物,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能显提高人体免疫力。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和临床应用表明,辅酶Q10用于治疗坏血病、十二脂肠溃疡、坏死性牙周炎、充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酸热法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酸的种类,破壁温度,酸的浓度,酸的添加量,破壁时间等因素对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热法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盐酸的添加量10 ml/g(干菌),破壁温度90℃,破壁时间25 min.  相似文献   

6.
克隆放射型根瘤菌ddsA基因,用于构建red重组的打靶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替换大肠杆菌基因组上的ispB基因,使合成辅酶Q8的大肠杆菌具备合成辅酶Q10的能力.通过强化辅酶Q合成过程中的ddsA、ubiA、ispA、idi等关键酶基因,可使大肠杆菌辅酶Q10的合成能力提高126.9%.综合分析表明,ddsA与ubiA为辅酶Q10合成的关键基因,ispA与idi为辅酶Q10合成的次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7.
陈纹  吴琼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230-230,232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辅酶Q10的研究历程,对辅酶Q10合成途径的发展及三种生物合成途径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并对辅酶Q10合成技术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中分离提取辅酶Q,经硅胶柱和制备色谱纯化后纯度达98%。样品在Craven反应中显蓝色,紫外光谱扫描在275?nm处有最大吸收,高效液相分析显示样品保留时间比辅酶Q10的略小。红外光谱谱图表明样品具有辅酶Q9的特征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电喷雾质谱(ESI/MS)确定了所分离的辅酶Q分子量[M+H]为795.8,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室所保存的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内的泛醌存在形态是辅酶Q9,这为后续的发酵生产和药物合成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全球以辅酶Q10为原料的膳食补充剂品类产业规模约为10亿美元,近几年来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产品简介辅酶Q10又名“泛醌“,常简写为CoQ10,是一种天然维生素类物质。1957年由美国的克莱恩博士发现。同年,英国的彼得·麦克博士因在研究辅酶Q10与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予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程度,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肌酸激酶(CK)比值、血清中α-羟丁酸(α—HBDH)与乳酸脱氢酶(LOH)的比值、心肌钙蛋白T(cTnT)值和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更显著。结论辅酶Q10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可明显缩短患儿心肌酶、cTnT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辅酶Q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脂溶性电子传递体,它是呼吸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辅酶Q在不同生物体内其侧链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不同,目前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辅酶Q的存在形式和含量还不清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鉴定了模式生物黑腹果蝇中辅酶Q的种类及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黑腹果蝇中辅酶Q9与...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应用色谱技术,建立了辅酶Q10的检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舍硅胶为固定相,以无水乙醇-甲醇(1:1)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75nm。结果表明:辅酶Q10的含量为6mg/g。  相似文献   

13.
茄尼醇是烟草的有效成分之一,可用作合成医用辅酶Q10和维生素K2的原料。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检测烟叶或废次烟末中茄尼醇的各种方法,这对茄尼醇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株产CoQ10的红假单胞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滇池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于光照厌氧及黑暗好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活细胞在870、803nm处有吸收峰,具平行片层状的光合内膜系统,可归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该菌体中提取分主了得到的黄色结晶品,经Craven试验、高效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证实,为CoQ10。  相似文献   

15.
Coenzyme Q is an obligatory cofactor for uncoupling protein function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chtay KS  Winkler E  Klingenberg M 《Nature》2000,408(6812):609-613
Uncoupling proteins (UCPs) are thought to be intricately controlled uncoupler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utile dissipation of mitochondrial chemiosmotic gradients, producing heat rather than ATP. They occur in many animal and plant cells and form a subfamily of the mitochondrial carrier family. Physiological uncoupling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must be strongly regulated to avoid deterioration of the energy supply and cell death, which is caused by toxic uncouplers. However, an H+ transporting uncoupling function is well established only for UCP1 from brown adipose tissue, and the regulation of UCP1 by fatty acids, nucleotides and pH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failure of UCP1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inclusion bodies to carry out fatty-acid-dependent H+ transport activity inclusion bodies made us seek a native UCP cofactor.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enzyme Q (ubiquinone) as such a cofactor. On addition of CoQ10 to reconstituted UCP1 from inclusion bodies, fatty-acid-dependent H+ transport reached the same rate as with native UCP1. The H+ transport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purine nucleotides, and activated only by oxidized but not reduced CoQ. H+ transport of native UCP1 correlated with the endogenous CoQ content.  相似文献   

16.
 以辅酶Q0为原料经还原、溴代、氯甲醚保护合成了1,4-二甲氧基甲醚基-2,3-二甲氧基-5-溴甲苯,再在催化量的碘化亚铜催化下高收率地实现了1,4-二甲氧基甲醚基-2,3-二甲氧基-5-溴甲苯的格氏试剂与癸异戊二烯基溴的偶联,然后水解、氧化合成了辅酶Q10,首次实现了母体格氏试剂与侧链偶联合成辅酶Q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多柔比星(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59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在以ADM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前3天予生脉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对照组29例,于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VitE每次100mg,每日两次,辅酶Q10每次20mg,每日三次,两周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SD)、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A/E)、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各项指标。结果在本组ADM化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虽然EF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心电图异常改变及LVIDD、LVISD、A/E、EF、FS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是预防和减轻ADM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的较为理想的药物,对慢性心脏毒性发生的减轻也有益。  相似文献   

18.
开式谐振腔Q值的计算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式谐振腔的Q值由衍射损耗,反射损耗,耦合引入的外部损耗共同决定。本文给出了决定这3种损耗及相应Q值的有关曲线与计算公式。实验证明理论计算是基本正确的。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测量开式腔Q值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文[1]中,给出了带有任意4次齐次多项式Q(x,y)的函数芽f1(z,y)=x^2y+Q(x,y)的一个特殊性质:芽f1的轨道是4-开的等价于Q(x,y)中,项的系数不为零.将芽工的这一特殊性质推广到某些具有类似形式的函数芽中去,且给出了它们的标准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