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苯歧化和碳九芳烃烷基转移反应是石油化工中的一个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甲苯预处理对HZSM-5沸石性能的调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华 《科学通报》1988,33(3):200-200
一、前言 HZSM-5沸石经水蒸气处理、结炭或金属盐类改性后,在甲苯烷基化或岐化反应以及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具有高对位选择性。然而随着对位选择性的提高,沸石的催化活性总是下降,二者呈现反向变化关系。本文研究甲苯预处理对HZSM-5沸石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经少量甲苯在高温预处理后,HZSM-5沸石在甲苯乙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增加,同时对位选择性也有所提高。本文并对甲苯预处理后HZSM-5沸石活性增加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时雨荃  赵竹暄 《自然杂志》1998,20(2):120-121
甲苯经侧链一氯化生成的氯化苄是一种用来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香料、表面活性剂、医药等行业中、世界生产能力在每年25万吨以上.我国年生产能力近万吨.其生产路线采用甲苯液相光照氯化法.该路线存在反应副产物多(氯化苄、苯二氯甲烷、苯三氯甲烷的比为10:1:O.1)、甲苯的单程转化率低(不超过50%)、能量消耗高  相似文献   

4.
千年木:千年木也称作巴西铁树,以它富有魅力的外形,与对办公室昏暗干燥环境的适应能力受到室内设计师们的喜爱.只要对它稍加关心,它就能长时间生长,并带来优质的空气.在抑制有害物质方面,其他植物很难与千年木相提并论.它的叶片与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5.
激光质谱法对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的高选择性多组分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质谱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污染物检测方法,它把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结合起来,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组分分析的优点。用激光质谱方法对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测量。利用266nm激光,激光质地给出尾气中多种致癌芳香族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的高选择性多组分分析结果。这些物质由(1+1)REMPI选择电离,而后由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质量分  相似文献   

6.
烯烃歧化反应是碳碳双键在温和条件下断裂生成新的烯烃化合物的反应:它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催化反应之一。钼化食物是常用的烯烃歧化催化剂,一般采用单钼  相似文献   

7.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57,2(7):206-206
硫醇与炔属化合物的加成作用在最近时期受到相当多的注意。文献中的若干报导主要讨论这个反应在合成应用方面的意义,而有关这类加成作用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机构等问题则研究得很少。为了了解硫醇与炔属化合物加成作用的机构,进而阐明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作者研究了苯硫酚、对甲苯硫酚及硫醇乙酸与苯乙炔的加成。现将有关立体化学的结果作一简  相似文献   

8.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66,11(9):410-410
本文扼要报导新的含硼烯类单体,2-甲基丙烯酸(对-硼酸(艹卡))酯的合成及聚合反应的研究结果。 2-甲基丙烯酸(对-硼酸(艹卡))酯(Ⅴ)是以对溴甲苯(Ⅰ)为起始原料,通过下列四步反应合成的。其步骤如下:对甲苯硼酸酚(111)是参照washbum等所用制备苯  相似文献   

9.
阎海科 《科学通报》1982,27(5):278-278
本文报道用转动弹量热计测定邻甲苯磺酰胺、对甲苯磺酰胺和苯磺酰胺的燃烧热和生成热。一、实验部份(一) 样品邻甲苯磺酰胺是由北京化工厂提供的中间产品,用蒸馏水重结晶四次后,又用精制乙醇重结晶四次,熔点155.7℃。  相似文献   

10.
张经坤 《科学通报》1983,28(2):91-91
自Schikorr提出了3Fe(OH_2)-→Fe_3O_4 2H_2O H_2↑反应之后,又有人对这个反应进行了研究。但上述报道都认为产生氢(H_2)的机理是不清楚的。Schrauzer推想氢气的产生一定和歧化过程中生成Fe~0有关。本文拟通过对无氧气氛下Fe(OH)_2歧化产物的穆斯堡尔研究,进一步研究Fe(OH)_2歧化过程中产生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75,20(1):41-41
某些1-苄基-3,4-环四次甲基呲唑酮-5与多聚磷酸共热,可发生1-位上C-N键的断裂,生成相应的降解产物和高产率的聚甲苯。该型反应,我们称为裂解-聚合反应;其结果已报于前文。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探讨另外的1-芳代烷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类进行同型反应的可能性,而选择1-(α-苯乙基)-和1-(β-苯乙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作为研  相似文献   

12.
周建清 《科学通报》1984,29(10):599-599
HZSM-5沸石经某些氧化物改性后,可使其选择性大大提高。Chen和Keading等提出,改性使沸石孔道变小,间、邻二甲苯不能从孔道中扩散,只有对二甲苯能进出孔道,因而提高了对二甲苯的选择性。Yashima等指出,甲苯甲基化产物中,对二甲苯的含量与沸石的酸性有关。HZSM-5沸石存在强酸中心,产物是接近热力学平衡的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改性后,外表面强酸中心被除去,而反应在孔内进行,由于孔道效应,故仅能产生对二甲苯、对于选择性提高的原因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 [6 (苯硒基 ) 6 脱氧 ] β 环糊精 (2 )、单 [6 (对甲苯硒基 ) 6 脱氧 ] β 环糊精 (3)、单 [6 (邻甲苯硒基 ) 6 脱氧 ] β 环糊精 (4 )、单 [6 (间甲苯硒基 ) 6 脱氧 ] β 环糊精 (5)与一系列脂肪醇在磷酸缓冲溶液中 (pH =7 2 0 )、2 98 15K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 ,并与母体 β 环糊精 (1)的结果做了比较 ,从主 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和几何互补等方面讨论了修饰 β 环糊精对脂肪醇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 .结果表明修饰 β 环糊精的苯硒基作为一种光谱探针可以扩展分子键合能力和分子识别能  相似文献   

14.
烯烃歧化(Olefin Metathesis)是指两个相同或不同的烯烃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双键发生断裂,并进行亚烷基(Alkylidine)交换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烯烃分子的反应。其一般反应式如下: 式中,R_1~R_8可以是氢、烷基、芳基等,也可以是含有官能团的烷基。烯烃歧化反应自六十年代由美国科学家班克斯(Banks)等发现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继齐革勒-纳他(Ziegler-Natta)发现聚合反应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烯烃  相似文献   

15.
潘荫明 《科学通报》1985,30(17):1309-1309
前人对于苯和取代苯的氯代反应的研究表明,在催化和非催化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和反应机理有所不同。而对于在催化条件下的反应速度决定步骤也有不同看法,并且对于反应历程和中间体缺少具体的描述。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构筑C_6H_6—Cl~ 体系的位能面,确定π-络合物和σ-络合物的构型及其在反应历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在催化条件下苯氯代反应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学庄 《科学通报》1981,26(5):276-276
我们曾利用场论的Noether定理导出点称守恒原理并借以讨论化学反应与光谱跃迁等过程的选择规则。为讨论σ迁移反应的对称性问题又引入了反应反演reaction-reversal变换及其联合点称的对称性。本文将利用反应反演联合点称的对称性来分析歧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育  厉斌  李自运  陈荣悌 《科学通报》1998,43(6):592-596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单-「6-(对甲苯硒基)-6脱氧」-环糊精,单-「6-(邻甲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单-「6-(间甲苯硒基)-6-脱氧」-β-环糊精与一系列脂肪醇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98.15K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的结果做了比较,从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和几何互补等方面讨论了修饰β-环糊精对脂肪醇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6-氧-(对甲苯磺酰基)]-β -环糊精和4-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修饰环糊精, 单(6-氧-6-(4-羧基苯)(-β-环糊精(1),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二维核磁光谱以及量热滴定等方法研究了其在溶液和固态中的分子自组装行为. 结果表明在固态中连接于环糊精主面的苯甲酸基顺次从次面插入到另一个环糊精的空腔, 形成了螺旋柱状超分子, 并且在溶液中也显示了相似的自组装行为. 热力学上, 修饰环糊精形成聚合超分子主要是由熵驱动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信息     
己二酸是制造尼龙的基本原料.目前,在工业上以苯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的反应制取己二酸.每年生产200万吨己二酸,需消耗大量的苯.由于苯是一种致癌化合物,它来自矿物燃料,在制取己二酸的反应过程中又要用到硝酸,并产生有毒气体  相似文献   

20.
二茂一氯钬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和分解产物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锡庚 《科学通报》1995,40(6):526-526
近年来,随着稀土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有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大兴趣.通过热分解反应研究,已相继发现了多种新反应,如歧化反应、β-H消去反应等等,并由此得到许多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但是类似过渡金属含茂基配合物热解时会导致芳香性茂环上C—H键断裂,形成金属茂聚合物的一系列反应,迄今还未见报道.为了更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稀土有机配合物性质,寻找新反应,我们研究了Cp_2HoCl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