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提升人才的群体素质,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而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本文从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入手进行阐述,提出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该途径能够吸收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满足国际竞争需求的专业人才。独立学院已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领域的需求,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在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培养出具有就业多样性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探讨了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独立学院信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措施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文论述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专业规范》,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日益增高,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双语教学是教育走向国际化,培养参与国际竞争人才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文章在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不同层次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依据其对社会服务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结合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测绘工程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为我国培养输送测绘工程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社会需要更多应用型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无人机领域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必须对测绘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该文从测绘学科演变入手,论述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对测绘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工科院校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具必要性和迫切性。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人才个性培养、完善创新品质、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建立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大连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为例,针对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工科院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表现为人才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此,培养人才的高校应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从培养理念、培养战略、培养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并结合专业国际化教学体系,论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林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特点,优化了实验课程内容,提出了开放式、研究型的实验教学环境,突出了林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实现了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林业高校"非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放实验教学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文中结合西昌学院土木工程开放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以创新教育为主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科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开放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形成符合校情的工科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研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高校科研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国际化能力。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加快科技与高等教育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高校科研项目是高校科研的重要依托,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世界级科研大师、培养支撑我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高校科研项目实施水平和研究质量,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至关重要。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贤  马国富 《科技信息》2009,(34):116-117
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亟待加强。文中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为切入点,分析了现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其它高校及社会相关行业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及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高校创新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国内外对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构建是培养创新型工程卓越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双一流"的正式启动实施,吹响了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积极迈进的号角.人才资源作为高校竞争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许多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延揽人才,这也对高校人才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需要筑巢引凤,加速汇聚创新人才;也需要创设环境,提供人才成长沃土,还需要完善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省属高校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办学竞争力,获得新一轮发展的根本所在。文章通过对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合作交流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2):100-103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建筑企业所需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能力,建立了适应自身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程素质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经过项目实践,学生工程素质、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土木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熟、可行性高,实践教学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取得的成果可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土木工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对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构建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时,研究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基于对江苏省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证分析,作出对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它介于传统的理论型本科教育和实用技术型的职业高等教育之间,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理论型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矛盾突出.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研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方法,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开放性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主体的高校,在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国际化改革中,需要确定好理念与基本原则,来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阐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从6个方面论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课教学综合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靖 《甘肃科技》2006,22(4):198-200,231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实验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室作为高校实践环节的重要基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结合我系的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针对电子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现状、模式及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