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7个绵羊品种MHC区段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SSR Hunter软件寻找5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新疆7个品种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疆7个绵羊群体共发现28个等位基因,实验证明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569~0.7335,平均杂合度为0.6208~0.743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118~4.420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其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这5个位点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新疆3个地方品种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北疆地区3个品种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Ph),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品种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1824、MAF65、OarAE101、OarFCB48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6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各品种绵羊总的平均PIC、h和E均低于、Rh高于国外其他品种的绵羊,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各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为分析藏羚羊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核DNA遗传多样性,以5个微卫星标记对50只藏羚羊的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4个(在16~23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1;5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8573以上,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中L03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达0.9372;各标记的观测杂合度在0.4898~0.9091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8770~0.9504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990,属于高度杂合标记,遗传变异丰富.这些筛选出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藏羚羊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鳜属3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结果的基础上,从测序结果中随机选出部分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利用其中25个具有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对3个鳜属物种斑鳜、翘嘴鳜和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其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3个野生物种中共检测到324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2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96个.其中共有21个位点属高度多态位点,其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23 4,平均期望杂合度是0.794 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1 0,这表明3个物种在各检测位点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数据进行F-检测,25个微卫星位点的Fst值为0.040 0~0.634 0,平均Fst值是0.200 0,说明3个鳜属群体间的分化程度存在差异,在部分位点处,分化程度较高.斑鳜和大眼鳜间Nei氏遗传距离最大,为1.773 4;翘嘴鳜和大眼鳜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71 4.根据遗传距离进行的UPMEGA法聚类分析显示翘嘴鳜和大眼鳜聚为一支,斑鳜独自为一支.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RAPD标记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 4 18个引物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出 4 6个重复性好、可用于尼罗罗非鱼RAPD标记的引物 .另用 12个引物对尼罗罗非鱼群体 (2 3尾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共检出 5 8个位点 ,其中 18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 ,多态位点比例达 31.0 3% ,其群体的Nei&Li氏遗传相似率为 90 .2 3% ,申农信息指数为0 .10 0 5bit.上述三项指标表明 ,该尼罗罗非鱼群体保持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海南和广西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这两个地区的恒河猴进行了遗传检测,并通过POPGEN32软件计算各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结果所选择的11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态性,H为0.6848~0.8785;PIC为0.5826~0.8345;Ne为3.0000~7.1553。以11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广西恒河猴的Ne、PIC和H的平均值均高于海南猴,分别为4.2583、0.7090、0.7706(广西恒河猴)和4.2054、0.7025、0.7656(海南恒河猴)。结论这种差别可能与地域来源有关。这些研究为微卫星标记分析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翘嘴鳜EST-SSR标记的开发及3个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野生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种质资源以及遗传育种,本研究从翘嘴鳜的EST文库中开发微卫星并筛选出2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陆水水库(赤壁)和沅江流域(常德、怀化)的3个野生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13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4~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90 1;观测杂合度0.675 4;期望杂合度0.748 7;多态信息含量0.701 0,表明3个翘嘴鳜群体在各检测位点中具有较好多态性.对数据进行F-检测,平均Fst值为0.038 3,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而群体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常德和怀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大,遗传距离最小;而常德与赤壁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小,遗传距离最大.这恰恰与翘嘴鳜群体的流域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8.
耐低温性状是鱼类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为进一步探索大黄鱼耐低温性状,本研究采用13个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以岱衢洋大黄鱼低温耐受组和正常对照组2个F2代群体各5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体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2个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09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85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6.49个,观测杂合度0.89,平均期望杂合度0.85,2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81,全部为高度多态,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在所选育的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研究显示,标记LYC0015在两组样品中共扩增出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12、110、108、106和104 bp),其中LYC0015112bp等位基因在低温耐受组的出现频率达48%,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为零,表明该等位基因对岱衢洋大黄鱼温度特性较为敏感,可能与某种耐低温基因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这一结果可以岱衢洋大黄鱼今后耐低温群体的选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基因组部分文库的方法在喜马拉雅旱獭4个地理种群中筛选出高变异微卫星位点,设计相应引物,检测位点SSR2、SSR4、SSR7在这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计算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在4个地理种群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3-5,1.848-3.846,0.886-1.395,0.459-0.740,0.430-0.692,平均值分别为4.667、3.243、1.281、0.689、0.654.UPGMA聚类分析显示4个地理种群遗传进化关系明确,反映各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结论: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均为高度多态位点,适用于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态性研究;4个地理种群均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与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缘种中已发表的微卫星DNA标记引物,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进行跨种PCR扩增,得到12个多态位点,其等位基因数目从2到20不等;表观杂合度范围是0.222~0.861,平均为0.595;期望杂合度范围是0.200~0.932,平均为0.637.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经过邦佛伦尼校正(Bonferroni correction)后,这些微卫星位点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并且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这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是研究赤点石斑鱼种群遗传结构的良好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王卫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22):3567-35713591
研究和发展模仿生物体行为和功能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是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非常迷人的方向之一,神经计算和基因计算正是在这一方向上的杰作。科学家们至今对生物进化复杂性和脑功能复杂性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和深入,但是人们模仿其机制的计算在许多工程应用问题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论述了生物体的基因编码和译码的基本原理,据此提出了基因计算的新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5组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共计572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125条带,其中102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1.61%.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在各品种(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7533~0.9642,遗传距离指数为0.0358~0.2467.引物OPQ-06(序列为GAGCGCCTTG)未在乐至黑山羊中扩增出900bpDNA片段,而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作为区分乐至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引物OPK-03(序列为CCAGCTTAGG)未在江安黑山羊扩增出550bpDNA片段,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用于区分江安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藏系绵羊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系绵羊形态遗传标记、细胞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Genetic diversity of three Aristichthys nobilis populations and one inbreeding stock was studied usi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method. Material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counties of Guangxi Province, Hengxian (NH) and Shanglin (NS) and one city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NW). Shanglin and Hengxian's river system respectively belongs to Qianjiang and Yujiang River, two tributaries confluencing to Xunjiang River, main tributary of Xijiang River, which is the biggest tributary of the Zhujiang River system, and Wuhan's water system belongs to the Yangtse River system. The inbreeding stock (RS) was the more than 10 generation descendant by brother-sister mating system whose par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Shangl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variety of individuals of RS was very low (0.105 4), whereas that of natural populations was relatively high,which from high to low was 0.158 1 (NW), 0.132 0 (NH) and 0.110 5 (NS). As an index for genetic distance pair-wise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variety between populations was studied, which characterized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NW and NH, NW and NS, NW and RS were respectively high, whereas that of NH and NS, NS and RS, NH and RS was low. Chi-test(χ2)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variety pair-wise populations was taken as efficient approach for studying population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5.
牦牛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西藏的牦牛在染色体和血液蛋白2种遗传标记上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在所研究的DNA分子标记中多样性相对较贫之.这些遗传标记的这些差异是耗牛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环境条件的物质基础,也为研究牦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以及开展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说明牦牛虽然是家养动物中地理分布范围极其有限的家畜,但由于其产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遗传结构巳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或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的遗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片断化指大片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空间隔离的小生境的现象。通常认为,生境片断化使植物残遗种群由于经历随机遗传漂变和高水平的近交以及基因流的下降,而发生遗传侵蚀,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改变,变得更加分化。但近期的研究证明,并不是所有的片断化事件都导致植物种群遗传变异丧失,且种群问的基因流甚至有可能增加了。片断化对植物种群的遗传作用还受到诸如世代长短的种间差异、片断化前的丰富度、有性和无性繁殖系统的多样性、种子库以及和传粉媒介及种子传播者的相互作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食品、医药、废水处理等方面.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主要包括核酸酶、连接酶、聚合酶和修饰酶,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分组量子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量子遗传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并行算法,但它易陷入局部极值。提出一种分组量子遗传算法,通过分层、分组等方法,保证了染色体的多样性。典型函数测试结果表明,分组量子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性,其性能优于其它几种遗传算法和QGA。  相似文献   

19.
单亲遗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TGA)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单亲遗传算法(PGA)。PGA不使用TGA常用的交叉算子,而是通过基因换位算子隐含交叉算子的功能来实现进化操作,简化了遗传操作过程,并且不要求初始群体具有广泛多样性,不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山羊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在山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