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羟基苯乙酮(HAP)为配体合成一个2-羟基苯乙酮镍(Ⅱ)配合物[Ni(AP)2](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晶体结构。在该配合物中,中心镍(Ⅱ)采取四配位方式,2个2-羟基苯乙酮分子分别通过其脱质子的2-羟基O原子和酮羰基O原子与镍(Ⅱ)反式双齿螯合配位,形成平面四边形的几何构型。采用MTT法测试HAP配体及其镍(Ⅱ)配合物1对4种人肿瘤细胞株(BEL-7404、HepG2、A549、MGC80-3)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HAP及其镍(Ⅱ)配合物1对上述各细胞株均显示出中等程度的增殖抑制活性。除对MGC80-3之外,配合物1对其他肿瘤株的体外增殖抑制率均高于HAP,初步说明HAP与镍(Ⅱ)配位结合后在抗肿瘤活性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协同效应;且配合物1的细胞毒性总体上低于顺铂,推测其非细胞毒类化合物。以DNA为潜在抗肿瘤靶分子,通过液态荧光光谱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ct-DNA存在弱的插入作用,且当其浓度达到70μmol/L以上时,对质粒DNA表现出切割活性。由此推测,DNA大分子应是配合物1产生抗肿瘤活性的关键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自行合成的一种新型希夫碱——胡椒乙胺缩吡啶-2-甲醛(L)作为有机配体,与PdCl2配位反应合成一种希夫碱-钯(Ⅱ)配合物[PdCl2L](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喷雾质谱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通过MTT法测定了配合物1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6.98±1.43)μmol/L,对其他4种肿瘤株的抑制活性则较低,表明配合物1对于不同肿瘤细胞表现一定的毒性选择性,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硫脲席夫碱配体,将其与Cu(Ⅱ)、镍(Ⅱ)配位合成出两种新型的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表征,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配合物抗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种单核吡啶-铜配合物[Cu(Py2)Cl2](1)和[Cu(Py2)Br2](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黏度、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标题配合物与鲑鱼精DNA的作用方式;采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对人体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均为插入方式;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50μmol/L下,该配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HeLa,NCI-H460,MCF-7,HL-60和HepG-2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水杨醛缩2-氨乙基苯并咪唑(HL1)和5-氯水杨醛缩2-氨乙基苯并咪唑(HL_2)2个席夫碱配体及其4个新型Cd(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UV-vi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对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与配体相比有明显增强,可作为潜在的发光材料.对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均显示中等到较强的抑菌活性,与配合物1和2相比,配合物3中引入氯离子作为辅助配体或配合物4中配体苯环中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均可以提高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顺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被批准并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对多肿瘤疗效显著.但水溶性小、毒副作用大及获得性耐药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铂类配合物的发展与应用.为了获得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科学家们合成了数以千计的铂类配合物,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合成的铂类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分成:①具有空间位阻的铂(Ⅱ)配合物;②多核铂(Ⅱ)配合物;③含硫、磷酸(盐)配位原子铂(Ⅱ)配合物;④改变配体或离去基团合成的配合物及⑤铂(Ⅳ)配合物等五个类型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Schiff碱Cu(Ⅱ)配合物稳定性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和实验上的依据,以香草醛为原料,分别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合成3种Schiff碱配体L1,L2和L3,在室温下与醋酸铜进行固相合成,得到3种新的Schiff碱C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TG-DTA)、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在400nm工作波长下,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24×104、0.93×104和0.71×104,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L1,L2和L3之间分别形成了1∶1,1∶2和1∶2型配合物,且配合物的稳定性随配体中R基的增大而减小。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配合物稳定性越强,其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为Schiff碱Cu(Ⅱ)配合物稳定性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和实验上的依据,以香草醛为原料,分别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合成3种Schiff碱配体L1,L2和L3,在室温下与醋酸铜进行固相合成,得到3种新的Schiff碱C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TG-DTA)、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在400nm工作波长下,测定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24×104、0.93×104和0.71×104,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L1,L2和L3之间分别形成了1∶1,1∶2和1∶2型配合物,且配合物的稳定性随配体中R基的增大而减小。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配合物稳定性越强,其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0.
在合成染料木素钐(Ⅲ)配合物的基础上,以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加入DNA后增大,而染料木素则降低;配合物使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要明显强于染料木素;配合物相较于配体与DNA相互作用之后,其紫外光谱的减色效应以及红移现象均强于配体;配合物使DNA粘度的增加的程度也大于配体.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及其钐(Ⅲ)配合物都能与DNA发生插入结合作用,但配合物与DNA结合得更加紧密.抗肿瘤活性体外测试的结果表明,无论染料木素还是配合物对于筛选的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配合物对瘤株的抑制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2-氯苯甲醛甘氨酸席夫碱及其Cu(Ⅱ),Zn(Ⅱ),Co(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抗菌活性试验表明,4种配合物对浅部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1苯基3甲基4对氯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4ClBP)缩苯丙氨酸甲酯、PM4ClBP缩色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Cd(Ⅱ),Fe(Ⅲ)金属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及红外光谱表征,推测了其可能的结构.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PM4Cl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2种细菌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水溶液中酪氨酸水杨醛缩席夫碱配体与锌离子现场配位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席夫碱配体及其锌配合物的适宜条件均为溶液pH值的下限是8,浓度下限是0.3×10-4mol/L.  相似文献   

14.
以氧氟沙星作为母体,吡啶衍生物(邻菲啰啉、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2′-联吡啶、4,4′-二甲基-2,2′-联吡啶、8-羟基喹啉)为辅助配体,选择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铜(Ⅱ)、钴(Ⅱ)、镍(Ⅱ)、锌(Ⅱ)、锰(Ⅱ)等5种过渡金属离子,采用不同方法合成23种新型配合物,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为供试菌种,测定配体及混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铜(Ⅱ)、锌(Ⅱ)、镍(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氧氟沙星,其中铜(Ⅱ)的抑菌活性最强;辅助配体的抑菌活性较差;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枯草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15.
硫代磷酰肼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成了O,O‘-二乙基硫代磷酰肼5-溴水杨醛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Zn(Ⅱ)配合物,所合成的席夫碱配体及配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用元素分析,UV,IR对所有的新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还进行了MS和^1H NMR等结构表征。测定了化合物杀来棉铃虫的活性及对水稻幼苗SOD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缬氨酸水杨醛席夫碱3d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缬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的研究进行表征,应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铜、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大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锌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配合物抗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NBP)缩L-苯丙氨酸甲酯、PMNBP缩L-缬氨酸甲酯、PMNBP缩L-亮氨酸甲酯、PMNBP缩L-色氨酸甲酯席夫碱等4种配体以及相应的过渡金属(Cu2+、Co2+、Ni2+、Zn2+、Mn2+)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及红外光谱表征;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PMN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4种配体均以酮式结构存在;(2)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3)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配体,5种金属中,锌的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4-二羟基苯甲醛-甘甘二肽席夫碱(K·GGRS·H_2O)及其Mn(Ⅱ),Co(Ⅱ),Ni(Ⅱ),Cu(Ⅱ)等4种未见报导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醛与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苯水杨醛,并进一步与邻氨基苯酚反应生成了相应的Schiff碱,Schiff碱再与锌(Ⅱ)、锰(Ⅱ)、铁(Ⅱ)三种金属离子络合得到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紫外光谱和红外拉曼光谱对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偶氮苯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配体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分别与锌(Ⅱ)、锰(Ⅱ)、铁(Ⅱ)离子配位形成了稳定的金属配合物.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