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苏轼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词中那洒脱的情怀、自由的音律,豪壮的情调、奔放的感情,严整的章法、独特的技巧,给人一种气势、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一种"奔放美"。  相似文献   

2.
明代画家徐渭的水墨画具有“癫狂”的元气淋漓的创作精神,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清大写意文人画风。他的水墨画的“癫狂”表现在四个方面:将诗文、书法与绘画相贯通;造形笔法草草,不求工整,形象变化无常;线条奔放酣畅,笔意连贯,生动形象;用墨洒脱淋漓,在墨色中渲染情感。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被誉为“浪漫型诗人领袖”,磅礴,奔放的诗人气质铸就了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和敌人的豪迈气魄,这是春成就缔造人民共和国赫赫功业的重要基础,但同时,远离客观现实,虚幻理想的诗人气质,又是其发动“大跃 进”,“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个体特质因素,大政治家兼大诗人双重人格的毛泽东既创造了人间奇迹,又陷入深刻的悲剧之中。  相似文献   

4.
时代女性与命运女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女性”是茅盾小说创作中的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形象系列,对此,已有不少研究者做过专门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多把时代女性分为两种类型,即恬静温柔、端庄文雅的静女士型和活泼热烈、狂傲奔放的慧女士型。这种分类方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如果把时代女性分为三种类型,则更加合乎实际。 第一种类型,包括陆梅丽、杨琼华,林佩瑶等人。《动摇》中的陆梅丽,虽然是五四时期的大学生,却“并没有新派女子咄咄逼人的威棱”;嫁给县党部的要员方罗兰之后,深居简出的家庭生活、为妻为母的职责,逐渐吞蚀了她的活泼和热情,使得她对于大革命时期的急剧的变动“不知道怎样去应付才好,她迷惑而彷徨了;  相似文献   

5.
专利角     
新到中国专利题录 3F-1。一种浮雕木皮贴画及其制作方法:该工艺制作的浮雕贴画表面平滑,自然奔放,立体感强,适宜旅游纪念品和宾馆及家庭装饰之用。  相似文献   

6.
李晓燕 《科技信息》2008,(18):128-128
共同的政治和艺术上的竟合阅历,使郁迭夫与郭沫若都表现出浓重的浪漫主义风格,但二者又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特色。郁迭夫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是低格调的,消极浪漫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出的是一种病态美、忧郁美,带有殉情主义的感伤,而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则形成了一种奔放、飘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其风格表现出一种崇高美、阳刚美,带有理想主义激情。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以其狂飙突进的民主革命精神、雄浑粗犷的诗歌风格和自由奔放的诗歌形体,开中国一代诗歌之风气。《女神》是在“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催促下应运而生的,同时它也由于受到了美国现代诗人瓦尔特·惠特曼及其诗集《草叶集》的影响。郭沫若后来回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  相似文献   

8.
齐文化是一种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由奔放、积极进取的文化,自古以来,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莫言作为古齐国属地上的现代子民,身上流淌着齐文化血脉,创作中自然烙有鲜明的齐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9.
刘白羽的新作《秋阳集》,是作者人生之秋、创作之秋的更为沉静、澄澈、纯正、练达之作,创造了越过春阳般妩媚,夏阳般热烈,而达至秋阳般宁静温暖的艺术胜境。其意境,如秋阳般“灿烂中包含着清幽”,隐去一些奔放于外的热情,而多了一些凝炼与含蓄。其风格,更加深沉、练达,有了生命之秋更为成熟的“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其文采,亦如秋阳般瑰丽、庄严,于华丽之中显出刚劲之气,于优美之中透露出壮美风骨。  相似文献   

10.
阔别21年后,笔者于今夏来到古巴。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温故的幽思交织着知新的渴望,令我深叹访期之匆匆。记得60年代在哈瓦那求学,正是古巴革命胜利初期,何等的如火如茶,何等的壮怀激烈。曾记否,吉隆滩上72小时挫败美国雇佣军入侵;哈瓦那百万斗士集会示威;导弹危机令举国敌忾同仇,“誓死保卫祖国,我们必胜!”声震寰宇……如今想来,这一切的一切已经非常遥远。记忆和变化的蒙太奇久违了,古巴!久违了,哈瓦那! 记忆中的古巴人民因为获得了解放,显得那么开朗、奔放、热情,尤其是那些“姆拉托”(黑白混血),一谈起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便手舞足  相似文献   

11.
曹操的诗歌以豪迈奔放见长,但豪迈奔放的诗风中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构成了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本就曹操诗歌忧患意识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等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金石书画是一种自由精神的释放,也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书画高手秋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多古朴典雅、端庄大气;而其使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绘画作品,又恣意纵横、雄浑壮丽、苍劲有力、酣畅淋漓,所体现出的那种厚重,那种生命的力量和金石的沧桑感,是秋林先生内心世界所幻化出的语言。他以此来表现生命的张扬与奔放,表达对生命存在本体的追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学者卡里沃达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西方现代思潮融合,开启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结构功能主义美学批判范式,彰显出一种“开放、包容、辩证”的批判精神。其结构功能美学建构了“辩证结构主义”“审美结构功能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等一系列富于创新性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6.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 ,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 ,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 ,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 ,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 ,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 ,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带有19世纪欧洲花园的所有颜色和生机勃勃,但是更加张扬,布雷·马克斯的花园寻找到了一种欧洲人不敢想象不敢奢望的自由奔放。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是南美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获得国际大奖无数,从南非、威尼斯到美国,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当然了他的作品最多的地方还是他的祖国巴西,里约热内卢可以说是布雷·马克斯作品的博物馆,正如巴塞罗  相似文献   

18.
“反切语”是利用反切原理表达隐义的一种特殊修辞方式。“反切语”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也是一种修辞格。文章分析了“反切语”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同时考察了“反切语”这种修辞格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排舞作为一种当前流行的国际性健身体育舞蹈,既有拉丁舞的激情和奔放,又有国标舞的舒展和优雅,是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舞蹈项目。教授及指导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排舞练习,测定排舞练习前后相关的健康体适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练习排舞项目对提升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改善其健康状况有着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美学形态中“异形”的概念.分析了在原始艺术、中国艺术、西方古典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异形”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认为“异形”不能笼统地概括为“变形”,而是“常态形”形态发生质变后的一种新的造型形态,呈现出一种怪诞和奇异的美学特点.在艺术史中,“异形”这种乖张的造型部分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压抑,因而,呈现为一种非主流的状态,但却显示了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它跨越千年,始终在暗示人类想要超越理性与现实的冲动、想象和浪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