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城市垃圾能源,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为解决当今能源匿乏问题开创了新路,是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环境污染和日渐短缺的常规能源的一种最佳选择。专家们断言,垃圾发电在ZI世纪将成为能源市场的一名新主角。城南垃圾是一种新能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运动的兴起及全球能源短缺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理与合理利用,成为目前科技界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寻求处理城市垃圾和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的途径中,发现被废弃的城市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将越来越多,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合理地开发城市垃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城市垃圾问题》一文提供了许多有力的数据,可供读者参考。相信文章的刊登将使人们对如何认真处理日常生活中随时遇到的“垃圾”产生有益的思考。一些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也将对我国从事此项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同志有所启迪;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人员、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提出探讨,以使我国人民能尽早生活在清洁、美丽、舒适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垃圾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垃圾的产量在日复一日地增长;垃圾的种类在日复一日地增加;垃圾的结构也在日复一日地改变。同时处理垃圾的手段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可以说,处理垃圾的手段是否现代化,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尺子。通过地球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城市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们送来了幸福。但是,人们在享受幸福的时候,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其中,最常见的是人们的生活垃圾,大街小巷,住宅前后等地的垃圾随处可见,在"无人的角落"里"日积月累",堆成小山。更令人心痛的是,野外存放垃圾的地方,一年比一年增多,它们不断地"吞食"着人类宝贵的土地。人们为了清扫垃圾,就有了专门的清洁工人。这些工人每月的工资,少的有二三百无,多的  相似文献   

5.
据今年5月21日《湘声报》报道,湖南省首家垃圾发电厂合作兴建的协议,由省能源产业化中心与美国RGI大中集团签订。这意味着湖南电力这个主要由水电和火电组成的大家庭,不久将迎来新成员——垃圾电。 顾名思义,垃圾电是指燃烧垃圾或废弃物获得的电力。 垃圾发电又称废弃物发电,是城市化倾向加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产物。据报道目前长沙市区日产生活垃圾1600~1800吨,且还以15%~20%的速度增加。北京目前日产垃圾超过1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过去城市垃圾数量少,回填空地多,人们对垃圾的处理,基本上都是采取填埋和堆肥的办法。现在垃圾数量剧增,填埋与堆  相似文献   

6.
一垃圾一般指固体废弃物,它是伴随人类文明而来的副产品。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垃圾不但数量少,而且非常分散,成分也比较简单,这些垃圾来自于大自然,最后又还给大自然,垃圾尚未破坏大自然的和谐。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城市垃圾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国家在“商品用过即扔”、“新的就是好的”观念影响下,垃圾数量激增。1995年以来,全世界每年平均新增垃圾(不包括工业废渣)17.85亿吨以上,人均年产垃圾大约300千克,其中美国人均超过800千克…  相似文献   

7.
自18世纪工业文明开始,人类即循着这样一种模式生存和发展——“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物”。依据物质不灭定律,人类消耗多少资源,即将产生多少废物。于是,20世纪末的今天,资源和环境同时出现了危机。 当今我国城市垃圾的产量暴增,1998年全国668座城市的垃圾清运总量达到1.13亿吨。据统计,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如不加节制,  相似文献   

8.
1964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的一个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基本粒子——Ω~-粒子。这个粒子正是1962年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根据他所提出的八重法模型所预言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得这样好,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这使人们不禁回忆起上一世纪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成功地预言新元素的情景,在周期表的背后不正隐藏着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奥秘吗?而今,Ω~-粒子的发现使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战斗进入了更深的一个层次,新的一页又揭开了。  相似文献   

9.
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公布使整个世界为之激动,有关科学家预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导致21世纪的医学革命,现有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患将得到根治;胚胎医学使得有缺陷的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甚至有人大胆预言,在基因时代,人的寿命可能达到1200岁。一时间,基因和基因引起的伦理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日前本刊邀请三位学者从哲学、遗传学和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怎样看待基因? 基因只有在它所要求的环境之中才能起到决定作用,以基因划分人群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沈铭贤…  相似文献   

10.
新年的来临终结了末世论者2012的末日预言.如果这一话题还能善意地提醒人们思考未来的话,在饥饿、疫病、灾害、污染乃至气候变暖仍然侵蚀着人和自然机体的当下,能够迈进2013年,我们或多或少都应该心存感激.种种难题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然而,人类不会就此失去信心,本期"城市生态研究"和"抗衰老研究"两组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葆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做好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相似文献   

11.
垃圾--摆错了位置的财富. --傅利叶 垃圾,这个一向为人们所不屑一顾的东西,如今愈来愈迫使人类认真地去正视它,严肃地对待它与迫不及待地处理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投放.但是,多年来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人们分不清手中的垃圾究竟该往哪种垃圾箱中扔.在芬兰,研究人员为了解决人们的这种困惑,开发出一种可以将垃圾自动进行分类的机器人. 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纸、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用于制造新的产品;碳含量高的垃圾则可以送到垃圾焚烧厂发电;不能回收而且热值不高的垃圾则需要填埋.  相似文献   

13.
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的6头大象成了该国的清洁工,它们帮助人们清理被海啸冲击得一片狼藉的城市。这次海啸不仅造成泰国5000人死亡、4000人失踪,还使普吉岛和攀牙湾周围1.61km2范围内充斥着建筑物碎块和生活垃圾。尽管起重机和锄耕机都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费力工作,但那些污泥坑和废墟处都是清洁机器难以操作的地方,而大象就成了这些繁重清理工作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4.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12,(10):22-23
随着"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ODE)开展以来,科学家们发现,曾一度被认为的无用的基因并不存在,垃圾DNA也并非是垃圾,而是非常有用,只是过去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基因的作用而已。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类的功能基因只有2万~3万个,数量只是人类基因组的1.5%,其余的98.5%的基因由于不知道其遗传信息的角色和功能,曾一度被称为"垃圾DNA"。新的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垃圾DNA并非是垃圾,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作为城市公害的生活垃圾发生量及其组成也有了很大变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现行处理垃圾的  相似文献   

16.
预言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诞生一样古老。直到今天,人们仍在殚精竭虑地研究它们,破译它们,企求从中找到开启未来世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投放。但是,多年来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分不清手中的垃圾究竟该往哪种垃圾箱中扔。在芬兰,研究人员为了解决人们的这种困惑,开发出一种可以将垃圾自动进行分类的机器人。从源头上对垃圾分类,便于对垃圾分类处理,废纸、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用于制造新的产品;碳含量高的垃圾则可以送到垃圾焚烧厂发电;不能回收而且热值不高的垃圾则需要填埋。而对于居民来说,难以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是不知如何分类;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少人家里空间有限,很难设置多个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寻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常用的分选法、填埋法、焚烧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产业链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气动扫帚 联邦德国一家公司前不久研制出一种气动扫帚。这种扫帚专门用来清扫那些堆积在地上的使用吸尘器容易堵塞的垃圾,如树叶、枯草等。气动扫帚的风扇叶由一个轻便汽油发动机驱动运转,工作时产生的气流使垃圾集中成一堆。 趣味垃圾桶 在荷兰的一些城市里,有关部门对乱扔垃圾者处以罚款,但收效甚微。为此,卫生部门设计了电动感应垃圾桶,每当垃圾丢入桶内,感应器就会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两星期更换一次。这个设计很受欢迎,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内,城市终于恢复了清洁。  相似文献   

20.
珍妮·卡尔梅特(Jeanne Cal-ment)于1997年在法国南部的一所护理院中逝世,享年122岁,是史上记载最长寿的人之一。倘若如一些科学家与人口学家所预言的那样,那么她这种不寻常的身份将在随后的数十年中黯然失色。从酵母菌到老鼠,各个生物种群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而人们对于长寿的渴望也与日剧增,这一切使一些科学家们深信:人类的寿命将可以普遍地超过100或110岁(现今,在一个工业化城市中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能达到这种水平)。然而,另一些科学家们则认为,人类的寿命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从其他物种身上发现的所谓寿命的延伸,是不能应用在我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