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无疑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条件,是学习的强化剂和兴奋剂。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去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如何去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常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来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为兴趣和爱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世界经济概论》的课程教学,分析了在课程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68-68,6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学生的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地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的教学过程在许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自读语文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只有“好之”、“乐之”,学生方能知难而进。近年来,我在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燃起学生心智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同时最具学习效果的成份。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知道这一名言的人也一定同意这一观点。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课堂兴趣化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电工基础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况崇文 《广东科技》2012,21(23):39+2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有兴趣,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才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因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只有使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中真正快乐,也才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在素养就会被慢慢发掘出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索知识,达到较高的生物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9.
徐满金 《科技信息》2013,(9):271-271
<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兴趣是关键。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笔者曾对语文成绩好或差的两部分学生做过认真调查,结果表明:兴趣的有无和高低与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成正比。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随时随地都可发生,激发者也可以不同。这里只谈一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诱趣探求法”教学模式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令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 ,获得知识。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设计的指导思想1、理论依据 :①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陶行知指出 :“盖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 ,则从事弥力 ;从事弥力 ,则成效愈著。”“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全部精神去做事体” ;③教育心理学以事实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功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点钞课的浓厚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鲞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手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支丽娟 《科技资讯》2010,(25):214-214
实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课程的信心。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有兴趣,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才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因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只有使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中真正快乐,也才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在素养就会被慢慢发掘出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索知识,达到较高的生物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7.
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吴木荣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兴趣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雍也》中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化论的创立者、著名生物学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在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从而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9.
汪爱珍 《科技信息》2012,(17):329-329
本文分析探究研讨式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针对该学习模式的组织流程和主要步骤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才能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从这一点出发我在文言文教学教法上做过多种探索与尝试,努力打破老的教学套路,践行中自感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