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物流业能源替代的动力、低碳能源消费需求、能源强度及碳强度。使用能源结构、内贸、外贸、政策驱动作为解释变量,以碳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了计量方程。主要结论有:1)数理分析表明,能源成本下降是能源替代的动力源泉,高碳能源会被低碳能源逐渐替代;2)物流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省份的物流业碳强度总体上低于中西部地区省份;3)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政策驱动有利于降低物流业碳强度,而内贸、外贸的发展则提升了物流业碳强度。最后,就碳减排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备受到学术界关注,但现有文献多以国家总体水平或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地区差异关注不足.文中应用面板协整理论,实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与表征经济发展的诸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发现能源价格、科技发展水平及重工业比重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共性因素;而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别性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地方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归纳18个清洁能源试点城市为实施清洁能源行动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国外一些城市在使用清洁能源及技术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清洁能源促进政策进行了分析,为各城市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洁能源促进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与气候的日益变暖,催生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理念.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升级进行实证研究.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能耗强度与能源使用效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发现,广州市的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因此,为了保证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像广州等这类国内特大型城市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脱钩理论分析1995—2010年辽宁省各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增长的动态关系.为探究各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理,基于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对辽宁省三次产业能源强度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能源消耗量增长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能源强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效率因素.第一产业主要是结构因素促进能源强度的下降;第二产业效率因素对能源强度的提高起主导作用;第三产业效率因素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为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各产业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条件,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能源强度体现了能源利用的技术、管理水平,也反映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发展是否稳定与均衡.1997年~2008年,长春市工业部门的能源强度(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64.8%.为了解释能源强度的这种变化,引用解构分析将该市工业能源强度分解成回收利用、技术效率、产业结构和进口4个因素,并利用完全分解公式计算各因素对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2008年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变动,其次为技术效率提高,进口因素使能源强度上升,回收利用因素的作用极微.产业结构因素在2003年之前促进能源强度的降低,2003年之后则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技术效率因素发挥的作用一直很稳定,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大大促进了能源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娟  马建华  冯文峰 《河南科学》2007,25(4):680-683
在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近10年来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弹性系数呈现不稳定变化,能源强度持续下降的结论.从经济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各项指标变化的原因,并对如何协调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与“双碳”目标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选取西北地区2011-2019年的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能源消费碳排放,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构建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数进行测度,并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陕西省是西北地区碳排放量最大的省份,其次是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 2)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会促进碳排放,与经济产出相比,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能源强度会促进碳减排;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两面性. 3)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均有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陕西、甘肃、新疆和青海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强脱钩.这些结果丰富了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效应的相关研究,为西北地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削减碳排放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总结归纳18个清洁能源试点城市为实施清洁能源行动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国外一些城市在使用清洁能源及技术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清洁能源促进政策进行了分析,为各城市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洁能源促进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6~2012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发现减少天津市CO2排放对其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天津市CO2排放量,运用LMDI法分解影响CO2排放的因素,探索了天津市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费量保持上升形势,且终端消费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量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天津市CO2排放的迅速增多,其中,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产生的CO2中贡献最大,决定了全市CO2排放增长的形势.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量相对较大,而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累计贡献量相对较小,且拉动和减缓作用交替出现.优化天津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