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究烧结温度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四种温度(825、850、875、900 ℃)热压烧结,成功制备了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密度、硬度、抗压强度、摩擦性能,由此得到材料的较佳烧结温度。结果表明,在四种烧结温度下,材 料中的各元素能均匀地分布在Cu基体中。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密度、硬度、抗压强度和摩擦因数都先增大后减小,而孔隙率和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Cr能改善Cu与C之间的湿润性,提高金属基体与非金属组元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使材料的密度增大;Ni、Mn能向Cu中扩散,形成固溶体,阻碍位错运动,提高材料的硬度。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较佳烧结温度为850 ℃,此时的密度为6.17 g/cm3,孔隙率为8.62%,维氏硬度为81.2,抗压强度为172.8 MPa,摩擦因数为0.37,磨损量为0.074 g。 相似文献
2.
3.
工艺因素对铜石墨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受电弓滑板材料的成分、烧结温度、复压等对其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发现以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并经浸油处理可起到自润滑和减摩作用.石墨含量越高,润滑效果越好,但材料强度呈下降趋势;磨损以疲劳剥层为主要机制,材料耐磨性取决于减摩性和基体强度;复压可大幅度地提高材料强度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混合法及预合金法添加MnS的Fe-Cu-C-MnS烧结钢中MnS分布特点和钢的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采用混合法添加MnS时,存在于铁颗粒间的MnS将影响铁颗粒间的烧结,降低了铁颗粒间连接强度,降低了烧结钢的力学性能;而采用预合金法添加MnS时,MnS均匀分布于烧结体内部,对铁颗粒间烧结影响很小,故不影响Fe-Cu-C-MnS烧结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混合法及预合金法添加MnS的Fe-Cu-C-MnS烧结钢中的MnS分布特点和钢的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采用混合法添加MnS时,存在于铁颗粒间的MnS将影响铁颗粒间的烧结。降低了铁颗粒间连接强度,降低了烧结钢的力学性能;而采用预合金法添 加MnS时,MnS均匀分布于烧结体内部,对铁颗粒间烧结影响很淡,主不影响Fe-Cu-C-MnS烧结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材料过程中,提高可发泡预制坯致密度的方法.分析了预制坯制备过程中影响致密度的因素以及致密化过程;研究了烧结处理过程中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预制坯内部组织结构及其致密度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烧结处理对Mg颗粒以及泡沫铝孔径结构的影响.对于粉末粒度为75~150μm的原料粉末来说,将在400MPa的压制压力下制备的预制坯进行450℃烧结处理2h以上,可提高预制坯的致密度并能够增加基体的连续性,烧结后Mg颗粒尺寸为原来的2~3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冷压的方式,在400MPa的压力下,对经过450℃烧结2h后的预制坯进行发泡,可以得到孔径均匀、孔隙率高的泡沫铝材料. 相似文献
9.
烧结温度对钢结合金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结合金是以硬质相 (碳化物、氮化物等 )和钢作为粘结剂的一种耐磨合金 .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出现过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 ,始终未能发展起来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 ,该领域的研究又开始活跃起来 .直到近年来 ,由于作为硬质合金粘结剂的钴稀缺 ,价格不断上涨 .此外 ,钨的资源也日益减少 ,迫使人们寻代新的替代用品 .因此 ,促使钢结合金的研究及开发重新得到发展 .美国、日本、瑞典、俄罗斯等国不断研究开发新的钢结合金品种 ,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 .例如拓宽了硬质相及粘结剂的品种 ;拓宽了钢结合金中硬质相的成份范围 ;制备工艺更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比纳米HA与大颗粒或大晶粒HA作为骨填充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实验效果,通过改变烧结工艺来获得大颗粒或大晶粒HA.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敏感:低于800℃烧结时,粒子长大缓慢甚至没有长大现象;超过900℃后,粒子迅速长大;1200℃烧结时,随烧结时间延长,晶粒呈现不规则长大,并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氧化增重法(TGA),研究了添加少量仲钨酸铵(APT)对Ag-Sn合金粉末的氧化作用,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和金相观察分析了粉末氧化前后相的转变、氧化物的分布、形貌。结果表明,Ag-Sn APT混合粉末的氧化规律服从Wagner理论;APT的分解产物及形成的新相Ag_2WO_4作为活性氧原子源,促进Sn的氧化;添加剂APT在0~2.26wt-%成分范围内和相同温度、相同氧化时间条件下,氧化速率随添加量增加而加快;随氧化温度的提高,氧化速率加大,如在800℃下的氧化速率大于700℃下的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12.
B2O3对磁铁矿烧结过程铁酸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磁铁矿烧结过程初期液相的形成及加入B2O3 对铁酸钙生成的影响。在磁铁矿烧结过程中,初期液相形成于FeOn-CaO-SiO2系;CaO溶解于FeOn-CaO-SiO2 系初期液相,饱和时析出2CaO·SiO2(C2S)。在冷却带,由液相中进一步析出C2S,同时析出铁酸钙。加入含硼物质可增加铁酸钙的生成量,减少硅酸钙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3.
热分解法制备高纯三氧化钼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
介绍一种用低品位钼精矿制备高纯三氧化钼的生产工艺,讨论了温度、气氛装舟量和推舟速度等工艺因素对高纯三氧化钼性能、粒度大小、形态的影响,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针对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绩效考核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结合.一是尽量邀请多个专家参与评价以提高判断矩阵的质量;二是努力挖掘定量信息的价值,并把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进行综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各有利弊,当评价对象很多、评价精度要求不高时,应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但在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当评价对象不多、评价精度要求很高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研究了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钾熔体系中碱金属的析出行为.研究表明:由于去极化作用.碱金属析出电位远正于其热力学析出电位.氯化镁在正常工业浓度下电解时碱金属也与镁同时放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动力学和流变学探讨了金属粉末冲击成形理论。采用了装有单板计算机的动态测试装置测定落锤冲击粉末体产生的应力、位移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 (1)具有一定动能的落锤产生的最大冲击应力和时间取决于落锤重量、粉末在模具中充填量和粉末体变形程度。粉末体的压制密度取决于最大冲击应力和时间,而与冲击动能无对应关系。 (2)冲击成形的应力和应变关系可以用黄培云教授提出的非线性粘弹方程σ=Mε~m+ηε~K来描述。其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ε为应变速度,M、m、η和k均为常数。采用计算机计算了锡、铜、铁和钼粉的流变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定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热态试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金属板坯在快速冲击加热炉内被射流冲击加热时的内外部传热机构。结果表明炉内的热交换主要集中在炉膛下部并以对流换热为主,在传给金属的热量中,对流换热量可高达80%。研究还发现了冲击加热后期出现金属向炉膛的反向辐射这一新的传热特征,反向辐射出现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对流传热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