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昆 《科技信息》2012,(1):455-45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频频出现。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学生。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内涵和种类,并介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饶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13-114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知识。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分析影响跨文化语用习得的因素,并探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孟祥丽 《科技信息》2008,(15):192-192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乃语用能力。缺乏语用能力正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大学层次英语口语课教学上,教师要从全面增强学生的语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入手,灵活采用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其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高水平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本领的人才.研究了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由语用负迁移引起的语用失误现象.当前的外语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滞后、师资力童有待加强、教学内容亟待更新、教学方法较落后等问题.外语教师应当丰富外语教学实践,强化学生的语用知识,为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常敏 《科技信息》2007,(28):126
近年来,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有很多,而当前外语教学的状况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语用失误现象进行了分类评析,并对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着重探讨了语用失误及其主要原因,以及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作者的浅见,以期减少或防范跨文化交际中及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交际故障,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而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克服语用失误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教授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使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正确语用规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陶志平 《科技信息》2010,(29):200-20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导致人们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导致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这些语用失误的深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需从提高语用意识入手,因此文化差异和语用原则须纳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差异,从而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外语教学中,应具有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差异 ,从而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外语教学中 ,应具有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外语教学中培养发展语用能力为基点,阐述了培养发展语用能力两种范武的特点,认为在语际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的语用路向”之观点值得探讨,以期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魏景春 《科技信息》2008,(23):255-255
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母语对外语顺向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外语对母语逆向迁移的影响。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会对语言运用产生积极、消极的影响。凡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起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叫负迁移。为什么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迁移呢?这就是模因在起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将进一步解释语用迁移产生的根源,提出学习者在语用迁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14.
FonFF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去注意特定的语用语言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语用功能,体现了意义、形式和功能的兼顾,对外语语用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基于FonFF的归纳型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意识增强活动来促使学习者进行语用形式和功能的认知匹配,由语用语言聚焦活动、社会语用聚焦活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匹配活动、元语用讨论活动以及语用意识强化活动等五个教学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只教一些目的语的固定词组或语用准则对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相反,语用意识能使英语学习者对语用差异和决定语言使用的因素产生敏感性,因此本文研究培养语用意识的必要性。文章的理论框架是Schmidl;(1993)的注意假说。  相似文献   

16.
林黄真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17-119
以公共演说的一些实例为语料,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演讲语篇中所采用的非常规性使用人称指示语、适当冗余策略及语码转换策略等语用策略作一分析,以期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用策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探究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结合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的特点,就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烨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5):92-95,105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正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用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即展开对语用错误、种类及造成语用失误原因的分析;接着讨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培养语用意识能力的迫切要求,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语用错误的严重后果、培养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最后,再次强调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指出语用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连益芝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89-90,96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语用分类然后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雅婷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6-109
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诸因素的动态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