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神经网络评价法中建立样本的不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通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以某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样本的分类质量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粗糙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的数据检验和应用性验证,其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网络总误差小于0.004;这说明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影响因素多、难以辨识与评价的现状,首先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源进行辨识,得到由14个重要指标构成的危险源指标体系,并结合Delphi法确定了各指标的临界值。其次,利用模糊区间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常权值,发现矿井是否独立通风、分区通风及风区风路是否角联对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影响最大。然后,根据模糊集值统计分析法对通风系统危险源进行了分级,并确定了每一级别的危险度值。再则,通过引入状态变权向量和加法合成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动态变权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欢城煤矿为例,进行了通风系统变权前后的危险源评价,得到该矿通风系统为Ⅰ级危险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包括增加通风网络可靠性、提高主要通风机能力、增大矿井有效风量、降低矿井负压在内的控制措施,增风降阻,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建立矿井通风设备及设施可靠性评价体系,采用AHP法确定权重指标,最终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使用MATLAB软件实现可靠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本文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特点,深入研究建立了多层次的通风系统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并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的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造了未确知测度模型,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分析得出了评价结果。针对一个矿井矿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该矿的安全现状一致,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通风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评判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性3个角度出发.选用矿井总风压、等积孔、风机效率、风机运转稳定性、矿井抗灾变能力等指标.将信息熵与模糊可拓物元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模糊可拓物元决策模型.结合专家打分法与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综合相对隶属度优选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用该模型对张小楼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优选,并与模糊综合评判和模糊优选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权重客观准确,综合相对隶属度的离散程度高,对新矿井的通风设计或老矿井的系统优化改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矿井安全生产的神经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矿井安全生产问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析了安全评价系统的复杂性,确定了矿井安全生产评价指标,建立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取得较好的结果.评价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在矿井安全评价中避免了以往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带来的不足,使矿井安全评价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井下六大系统安全有效性评价模型,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六大系统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标度法建立相应的比较判断矩阵并计算其单排序权重向量和组合权重向量;再利用证据理论建立评价模型,采用专家根据各子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大小进行打分,并作为证据源,结合组合权重向量得到各子系统基本信度分配函数,运用证据理论中传统证据合成规则融合各条证据,根据融合的基本信度分配函数对各子系统的安全有效性进行分级,最终得出六大系统的安全有效性级别。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在某铜矿进行六大系统安全有效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优,与该矿山的实际情况相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质量各种因素因素,采用模糊灰色信息差异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专家打分评价时,某定性指标在不同的通风系统之间产生的差异可能很小.这种微小差异影响了评价效果和准确性,为克服这种微小差异对评价效果的不良影响,在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矿井通风系统质量优劣时,引进灰色理论中的差异信息原理扩大信息的差异性.通过实例分析,灰色差异理论的引进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煤矿矿井内各类危险源的不确定性特点,利用模糊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云模型对瓦斯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表示.采用基于云模型的煤矿矿井瓦斯风险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将定性瓦斯风险评价指标和定量瓦斯风险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和规范化计算.同时,建立了云模型的多层次的煤矿矿井瓦斯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并将其转换成基于云模型的煤矿矿井瓦斯风险综合评价.此外,还根据云重心推理方法,引入基于云模型的煤矿矿井瓦斯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全高效的瓦斯抽采效果评价对于矿井瓦斯抽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评价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通过资料收集,建立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系统等5项指标。二级指标包括高位钻孔法、定向长钻孔法和上隅角插管法3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数学模型,对崔家沟煤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筛选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影响因素,建立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过程中,瓦斯抽采方法所占权重最大,为0. 43,表明在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过程中,瓦斯抽采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与现场实际相吻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瓦斯抽采效果评价,并且评价结果良好,为我国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潘北煤矿A1组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了影响该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利用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矿井煤层底板的各个主控因素建立空间分布专题图;利用脆弱指数法建立主控因素体系,并确定各个主控因素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贡献的权重,将各个主控因素进行无量纲处理后按照权重进行复合叠置,在定量化的基础上对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将底板已有出(突)水数据与分区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脆弱性指数法可以客观、定量、有效地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矿井环境因素中照明、噪声和微气候对人的行为可靠性影响的机理;阐明了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人为失误的危险性;分析并选取了单因素环境应激评价模型;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系统,对天溜井掘进单元作业进行评价,其结果与现场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分析通风系统影响因素以实现准确可靠的通风系统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模型.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评价指标变量与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了综合主成分安全风险值,从而实现了煤矿通风系统定量化评价.应用SPSS软件实现了对某矿井通风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简化了采用层次分析对于安全风险层次划分的负担,而且大大减少煤矿安全评价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可为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合肥地铁施工过程中几个典型基坑以及重要掘进区段的风险因素,建立了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通过对各风险指标的研究,确定了各指标风险等级的阀值,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集对分析模型,对风险指标进行了评价并定级。比较集对分析法得出的定级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两者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地铁施工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改进层次分析法用于矿井安全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简要介绍了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并提出改进了的指数标度及其指数标度的评价,建立了矿井安全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出了如何定性和定量的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以一个实例加以说明。结合主观与客观判断,如何用改进了的层次分析法对矿井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海绵工程项目选址数学模型。首先,对影响海绵工程项目选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影响工程项目选址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其次,聘请多位专家对二级指标进行等级评价,得到评价矩阵。最后,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二级评价矩阵和一级评价矩阵。实例分析了某地级市的整体情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了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估结果是优秀,该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系统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选择了立地条件、土体结构、耕层理化性状、耕层有效养分、农田基础建设、土壤污染状况六大类19个基本要素;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成所选要素的层次结构;模糊评价法建立单因素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计算单因素的权重,综合肥力指数法评定耕地等级、障碍因素综合评判法进行中低产田类型的划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耕地分等定级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分级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突出矿井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并实行分级管理,可减少防突工程量、减少防突的盲目性,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者将突出矿井划分为严重、中等、较弱3个等级,选取12个指标综合评判矿井的突出危险等级。在分析分级指标并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的多因素二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决策模型,按最大隶属原则,确定矿井突出危险等级。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一些突出矿井进行了分析,证判的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以某油气集输站场为例进行安全评价.根据站场工艺流程对集输系统进行子系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影响站场安全的危险危害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原油储存子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专家评分法,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指标因素权重.最后对原油储存子系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求得该系统的安全等级为中等安全,仍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权重系数较大的因素.实例应用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识别集输站场各系统存在的隐患,对不同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集输站场工艺设施及操作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定8个经济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法确定各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理想点计算各评价企业指标向量对理想点的距离;优序数法排定各企业的总优序数,建立了机械行业企业经营状况综合定量评价决策分析模型,并把这个模型实际应用到我国六大电缆厂的经营状况评价中,了较有价值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