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林语堂用英文写作了大量随笔、小说、传记,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这些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他在传播中采取哪些传播策略?笔者认为,林语堂向海外读者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是:他中西兼融,视野开阔,语言幽默,适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另一个优势是精通英语。这就为他传播中国文化奠定基础。同时,林语堂在文化传播中,选题独特,写作有的放矢;写作时会考虑海外读者当下的文化视野和兴趣;直接用英文写作,直接在美国出版,这些成功的传播策略使他的书几度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创造了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砚滴为中国古代文房中的经典文具之一,它的诞生是秦汉时期各种书写环境以及条件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砚滴蕴含并承续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基因。透过砚滴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精神导向,此种导向和西方现代设计文化的精神导向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林语堂属于靠写作致富的少数作家之一。其丰厚的经济收入是他独立人格、闲适生活的前提与基本保障,但也是影响他“被认识”、“被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甚至在一定时候成为损害林语堂形象的一张无形的网,而影响他被客观公正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义利兼重的金钱观,显然这一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对中国古典小说多肯定、赞赏之词,他从不讳言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所吸收的诸多养分及对他现代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批评他虽多以序跋或评点式的只言片语表达出来,却很有见地,《中国传奇》对古代小说改编突出地表现了他的这方面思想。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认为唐传奇<莺莺传>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小说,对其喜爱有加.元稹<莺莺传>的思想意义比较复杂,林语堂<中国传奇>将其改编以新形式写出.林氏认为元稹小说记此事,托名为张生,实际上是元稹的自传;林语堂同情莺莺的悲苦命运,不满元稹始乱终弃的行为,以为就元稹人品而言并不见重于世.这些思想决定了林氏改编<莺莺传>而成的小说无论在叙事内容还是叙事形式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22,(4):88-94
在“对外讲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学写作策略的驱动下,林语堂海外时期用英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奇岛》,因书写语言、目标读者等方面的非中国属性而具备异国属性、跨文化属性。通过小说中以劳思为代表的海外混血华裔形象,以孔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及《桃花源记》文学原型等三重中国形象的梳理,指出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具有自塑性与他塑性的双重属性。自塑形象表现为中国形象的正面性,是科技主流话语语境中对中国诗性智慧的重新确证,反映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同;他塑形象则凸显为对中国形象的混杂化处理与隐匿化处理,反映出林语堂高超跨文化叙事能力。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是自我与他者视域融合的形象学呈现。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形象”话语谱系有着明显的联系与区别。针对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例如“黄祸说“”以及中国妇女形象等问题,林语堂在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时作了修改;同时,林语堂也借鉴了西方“中国形象”的合理成分。这一借鉴隐含了现代性的观照。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范倒。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体育竞技衰落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光  谢霞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22-123
中国古代体育竞技曾经有过繁荣和发展,但受制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束缚最终走向衰微。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阐述了以仁、礼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体育竞技的影响。并指出“等级制度、非利道德、萎缩人格,以及寓体于道、主静倡敬、温文尔雅、重文轻武”等思想理念是制约中国古代体育竞技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对我们进一步传承文明、屏弃糟粕、以史为戒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以幽默、性灵、闲适为特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小品文理论话语.他打破"文以载道"的封建桎梏,不为圣人立言,不复替天行道,是对廊庙文学的反动;自觉跳出以启蒙导师自居的精英立场,回归于生活的常人心态,并为小品文的主体设计了凡人庸人形象,完成了民间岗位意识的确立;以平易近人的谈话风格为格调,闲谈人生,探寻中西文化.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隐含着令人深省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艺的起源,已有许多学说,但国内流行的种种学说,如摹仿说、游戏说、宗教巫术说、劳动说、综合说等皆来之于四方。而治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者,对于中国古代文艺起源的思想少有涉历,中国古代文艺起源思想一直未得到认真整理和开掘。实际上,我国古代,尤其是周秦时期有着至为丰富的文艺起源思想资料。周秦时期的文化典籍保存了不少原始文化的特质,还保存了不少原始的文艺作品,有不少对原始文艺状况的记载,这对把握原始文艺、揭示原始文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而且,周秦时期人们对文艺的认识,尤其是对文艺起源的思考对今人更深入地探…  相似文献   

12.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水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将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建筑学、景观学等统一于一体。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文化的引领着重体现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形成上。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格局中显露闽南人民审美意识和该地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它包含着闽南人民的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用语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其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闽南文化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在台湾与当地文化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后来台湾历史出现了局本占据五十年和国民党据台的特殊性,但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从未间断。(一)闽南文化台湾乡土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突出了台湾乡土文学防反帝反殖民…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自信的背景分析入手,高校力学教师应完整、系统、准确、全面地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文化自信理论,并将文化自信贯穿于力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做法可从物理概念教学上注重中国古代典籍的应用,注重学科渗透和文化渗透,注重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注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成果在力学教学中的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学史研究缺乏文化层面的思考.数学文化观的研究可以区分中西古代数学文化层面的差异,从而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方面去思考中国古代数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又有其独有的理论涵义和文化渊源.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同质性和稳定性是最不利于变化的因素,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因此,要想把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就有必要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发展独立、内容丰富的庞大体系。它是从中国农耕文化或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发展而来的,带有浓厚的“黄土地”色彩。在农耕…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对东西方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统均有深刻理解。其独特的文化修养必然对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但在现代的建筑设计领域中,西式建筑占据了市场的主流,这和建筑师们对中式建筑不了解,不能灵活运用有关,学生是未来的建筑师,建筑学校在现代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可以培养出谙熟中国艺术的建筑师,使中国建筑真正充满中国特色.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建筑教育中的状况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占一席,但自从木构建筑退出历史舞台,砖石建筑、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占据主流之后,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逐渐黯淡下去.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的铜镜类型多样,镜背纹样精美,铭文内容丰富,铸造技术精良,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