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在腐蚀介质中用于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缓蚀剂.缓蚀剂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且适应性强.通过对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机理分析,使用者可以为自己筛选出性能适宜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缓蚀剂的成膜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在腐蚀介质中用于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缓蚀剂.缓蚀剂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且适应性强.通过对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机理分析,使用者可以为自己筛选出性能适宜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在侵略性介质中,金属如碳钢、铜、铝等的腐蚀不可避免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防护金属腐蚀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与化学合成的有机缓蚀剂相比较,植物提取物基缓蚀剂具有许多独特优点,例如高效率、低成本、可再生与可持续,且符合低碳与绿色化工要求,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得到人们极大关注。由于含有许多杂原子基团,植物提取物易与金属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吸附膜,进而阻碍侵略性物种与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阻滞或抑制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实现在多种侵略性介质中对金属的腐蚀防护,阻止金属溶解。本文重点综述了近二十年植物提取物作为在侵略性介质中抗金属腐蚀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抑制钢腐蚀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为有机绿色缓蚀剂的科学基础与应用潜能,并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研究重点与研究目标,为人们利用探索天然产物基的有机缓蚀剂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炼油厂由于常年加工高酸原油,导致设备腐蚀严重.通过取样分析,发现较明显的腐蚀部位为塔顶冷凝系统和流出管线,材质为20号钢.根据现场腐蚀环境,采用挂片失重法,评价了PF99、WS01、LH01缓蚀剂在减黏油水混合物中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在这种油水混合物体系下,PF99能够达到理想的缓蚀效果,试片表面腐蚀产物很薄,易去除,金属表面较光洁,最佳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缓蚀效率达93.79%,能有效抑制20号钢在减黏油水混合物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都与其表面膜的特性有关。椭园法是研究金属表面膜的一种有用工具。本文对椭园法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用金属材料预钝化处理,金属表面涂覆层,添加缓蚀剂及阳极保护方法,控制钛在硫酸铝溶液中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对钛在该体系中腐蚀都有一定控制作用。以阳极保护和表面涂钯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锅炉停用保护中使用湿法保护缓蚀剂,不仅保护效果好,保护期长,而且使用方便、经济,因此停用保护缓蚀剂的研究的应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湿法保护缓蚀剂的特点,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在锅炉停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常用的湿法保护缓蚀剂的特点湿法保护缓蚀剂的湿法停用保护就是在锅炉设备停运后,用添加了一定浓度缓蚀剂的保护液充满被保护的锅炉设备中,以使保护液所接触的设备金属表面得到保护,防止腐蚀。目前常用的湿法保护缓蚀剂主要有联氨、二甲基铜肟、乙醛肟、二乙基羟胺、异丙基羟胺及异抗坏血酸钠,其分…  相似文献   

8.
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失重法研究了2-巯基嘧啶对锌在磷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缓蚀剂对锌在磷酸溶液中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作用是由于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且未改变腐蚀过程的速率决定步骤机理.  相似文献   

9.
缓蚀剂是一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加到腐蚀介质中,借助于这种物质在金属和腐蚀介质的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减少金属在所在介质中的腐蚀。一、研究和使用缓蚀剂的意义使用缓蚀剂防腐具有使用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在国外已成为防腐的重要猎施之一。研究和使用缓蚀剂的重要意义: 1.减少了大量钢铁等金属材料的腐蚀损耗。例如酸洗,不用缓蚀剂时,金属材料的  相似文献   

10.
咪唑啉自组装膜抑制CO2对碳钢腐蚀的分子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学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烷基链长的1-(2-氨乙基)-2-烷基-咪唑啉缓蚀剂在Fe-CO3表而的自组装成膜机制,并对其抑制CO2对碳钢腐蚀的缓蚀性能进行理论评价.单分子吸附能、膜的内聚能、吸附角和链间距的计算数据表明:缓蚀剂膜的稳定性以及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大;当正构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3时,缓蚀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高覆盖度、致密的疏水膜,能有效阻碍溶液中的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从而达到阻碍或延缓腐蚀的目的;5种缓蚀剂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1.
由油酸、多胺及改性试剂合成了4种咪唑啉衍生物。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评价了咪唑啉缓蚀剂在不同矿化度的模拟盐水、饱和CO2的模拟盐水以及油田回注污水中对A3碳钢腐蚀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咪唑啉缓蚀剂可以抑制溶解氧的腐蚀,对CO2的腐蚀抑制效果更好,10mg/L缓蚀剂D缓蚀率达95.36%。腐蚀介质的矿化度对缓蚀效果有一定影响,矿化度在10000~70000mg/L变化时,缓蚀率波动在10%~15%。油田回注污水实验表明咪唑啉型缓蚀剂适合应用于现场,尤其是偏酸性水质,腐蚀速率满足小于0.076mm/a的油田标准。  相似文献   

12.
硫酸亚铁缓蚀剂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时对钢铁的腐蚀速率的试验,优选出几种缓蚀剂以延缓金属腐蚀,并得出硫酸亚铁缓蚀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缓蚀剂随温度增加缓蚀速率增加,且具有浓度低、抗高温、缓蚀效果优异等特点,可以作为石油工业用的调剖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时对钢铁的腐蚀速率的试验,优选出几种缓蚀剂以延缓金属腐蚀,并得出硫酸亚铁缓蚀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缓蚀剂随温度增加缓蚀速率增加,且具有浓度低、抗高温、缓蚀效果优异等特点,可以作为石油工业用的调剖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盐酸环境下两种缓蚀剂(2-甲基-5-十二烷基异恶唑(A)和2-异丙基-5-十二烷基异恶唑(B))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并对其缓蚀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液相条件下,异恶唑缓蚀剂的极性头部优先吸附于金属表面,烷基碳链以一定角度指向溶剂,并且2-异丙基-5-十二烷基异恶唑的吸附强度大于2-甲基-5-十二烷基异恶唑;形成的致密缓蚀剂膜能有效阻碍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CI-1204水溶性缓蚀剂在酸性水溶液环境中的腐蚀作用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三电极系统,腐蚀环境为pH=4的盐酸溶液,向溶液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溶性缓蚀剂,利用2273电化学工作站对腐蚀系统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测试。利用PowerSuite拟合极化曲线得到腐蚀电流密度随缓蚀剂添加浓度变化的规律,利用ZSimpWin软件拟合交流阻抗谱。对比等效电路R(Q(R(QR)))与R(QR)(QR)的参数拟合结果,分析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状态。结果表明:当缓蚀剂浓度为(200~300)×10-6时,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电荷转移电阻值最大;缓蚀剂分子均匀分散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个均布、微小孔隙,宏观表现出均匀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JZH-1,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其在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JZH1对45^#钢在浓盐酸中的腐蚀有较好的缓蚀作用,是一种高效缓蚀剂.该缓蚀剂可同时抑制45^#钢在盐酸中腐蚀的阴极过程与阳极过程,是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腐蚀机理和缓蚀剂“581”的缓蚀机理,并通过缓蚀率的测定,表明缓蚀剂“581”不仅是乙烯裂解系统工艺循环冷却水中的新型高效缓蚀剂,而且它有可能成为炼厂常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的优良缓蚀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型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取代基咪唑啉化合物IM ,经复配后得到新型咪唑啉缓蚀剂IMC。用电化学和失重法测试了缓蚀剂IMC在强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在多种腐蚀介质中的缓蚀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该缓蚀剂可适用于酸性腐蚀介质 ,并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其缓蚀率在 92 %~ 98%  相似文献   

19.
王立蓉  王树勖 《甘肃科技》2005,21(11):170-170,207
随着金属铜及其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腐蚀与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环境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不同介质中缓蚀剂的选用情况,阐述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精细冶金术发展很快,它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材料加工领域,创造了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功能材料,把机电、仪器仪表、工具、电子,特别是半导体工业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离子植入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就。离子植入术简称为离子注。它的实质是,当金属表面在遭受到被植入物质的原子轰击时,这些被植入的原子就嵌入被加工的金属表层原子之间。通过这种处理,可以改变几乎所有金属表面的特性。例如经过这种处理,可以使那些价格昂贵的贵重仪器和工具的主要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很多倍。离子注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如采用离子注可以显著地改进沉积在初加工金属表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