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01年启动的清末教育改革,始终将教育普及作为发展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清政府将教育普及提升到政治高度看待,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普及的文件,规定了学制年限、规范了课程设置.并且,清政府在学堂创办、师资培养、新教授法的推行、女子教育和文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迈出了教育普及的第一步,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7,(4):103-10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实行教育改革,建立新式学堂。在晚清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苏州正谊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改为苏州府中学堂,紫阳书院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改为校士馆,而后又于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江苏师范学堂。从此,苏州新式中等教育全面启动,涌现了一批不求名利的教育实干家,他们致力于发展新式教育,促进了苏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苏州新式中等学堂的兴起,教会中等学校的创办等方面,采用史学研究和方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清末民初的中等教育在苏州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是抡才教育,新式学堂则为培才教育。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官绅合办是兴办新式学堂所常用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几位朝廷大员讨论兴办学堂及改废科举的奏折中逐渐形成,内涵也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于政府所颁布的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清政府采用这一模式有两个原因:一是基于国家财力不足的考虑,二是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清末推广新式学堂的兴学活动中,清政府对于地方乡镇制定了利用地方公款兴办地方学堂的方针.但在具体的筹款办学里,围绕着所筹地方公款应用于学堂还是地方其他公务等问题上,学董与地方里总监保之间展开了无休止的纷争,致使所筹款项难以成为学款,从而阻碍了学务的推广.政府为维护原有传统习惯而实行的"官不经手"原则,是导致这种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式学堂发展的乏力是清政府进行私塾改良的重要原因。东北地方当局通过设立私塾管理机构、改良塾师、改良教授内容和注重新学与旧学的衔接等手段对私塾进行了改良。东北私塾改良并未达到将私塾转换为小学的预期目标,在形式上并未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清政府通过私塾改良将国家权力渗透入传统教育领域,将传统教育模式纳入了由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式学堂的兴办,急需大量的新式教师,师范教育随之产生。重庆建立了师范学堂,并在辖境各地设置了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机构,按照清末"新学制"的要求实施教育管理、安排课程和教学计划,并对中小学堂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和考核。清末重庆的师范学堂为新式教育培养了所需的合格教师,推动了当地教育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进程,并对当代重庆的教师教育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式学堂新办及学制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变化。清末民初时期,吉林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以新式学堂为代表的新式教育体制已经确立,但传统教育并未立刻退出历史舞台.学堂与私塾并存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吉林地区教育呈现出新旧并存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8.
近代山东高等农业教育是在20世纪初年,清政府大张旗鼓的效法欧美日等国,兴办农业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以1906年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之建立为起始。受西方实验农学的影响,创建之初的山东高等农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传播西方农学知识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洋务派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引进西方模式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洋务派的教育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决定了洋务派的教育事业具有浓厚的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性,新式教育事业的创办并没有给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形成很大的冲击,也没有给近代中国带来新式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体西用"思想作为晚清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文艺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艺术活动重要维度的艺术创造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靠市场来维持生存,而这却成为某些人使文学艺术沦为商品的理由。如果文学艺术做了一味攀援才能生长的寄生草,那么它永远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特质;如果文学艺术将自身缥缈到不问尘嚣,那更是辜负了人类精神赋予它的使命。新世纪的文学艺术必得依靠自我主体自觉意识的成熟,独立个性的显现以全新的面貌真正展示人类精神的潜质与深蕴,并成为陶冶人生心灵的精神生长点。时代呼唤以新理性为核心的新文艺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词新义的大量出现并得到广泛运用是我国当前语言生活的一个突出现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新词新义是通过修辞方式产生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已成为新时期新词新义生成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且这一类新词新义在词义的构成上也具有明显的特征,即词义色彩鲜明,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性和浓烈的形象感,有着典型的民族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测绘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具体实践经验,介绍了现代测绘仪器、数字化成图技术、"3S"技术等测绘新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合理利用传统的教育途径外,还应积极地更新观念,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多种形式和先进的手段,开展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阶段农民增收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出发,提出了新时期图书馆员应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传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亮 《山西科技》2004,(3):15-16,22
文章通过对信息资源概念、特征及信息资源经济的论述,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的概念,由此引出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长江防洪治水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防洪需要科学的治水思想、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长江防洪急需的是科学的治水思想,而创新思想的产生首先需要理念的更新。本文提出需转变的观念为:对洪水与洪灾的认识,应变“视洪水是灾害”为“视洪水为资源”,变“视水如虎”为“视水如友”;关于人、水、地关系,应变“人水对抗”为“人水协调”,变“以土为本”、“以粮为纲”、“与水争地”为“给洪水让地”、“以土地换和平”,变“征服自然”为“与自然和谐”;关于堤防,应变“堤防万能”为“堤防有限”;关于蓄洪区建设,应变“蓄洪垦殖区”为“蓄洪垦殖养殖区”;对水旱灾害的防治.应变“防洪抗旱”为“防洪防旱”;对于泥沙,应变“泥沙之害”为“泥沙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在概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校图书馆新型师生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抓好树立“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充分挖掘图书馆的内在潜力,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员队伍;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图书馆等方面的工作,才能走好西部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