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科技》2009,(12):18-20
作为一份关注并记录科技创新进程的期刊,科技金融一直是《华东科技》密切关注的关注的话题。只是科技金融始终难以“破冰”的现实,让本刊的同仁们于此际的专题总是“欲言又止”。现实已经这个样了,多说何益?  相似文献   

2.
据说文学界近来对“大厂文学”讨论得颇为热闹。面对着不少陷入“穷庙富方丈”困境的国企,时值“改革阵痛”,“分享艰难”之说大兴。褒之者谓之“新现实主义”,贬之者谓之“伪现实主义”。不管是“新”是“伪”,总之是“现实”已经使人们不能不关注它了。我也是“现实”的关注者之一,但对文学却是外行,也没有时间去看那些“大厂文学”的名作,自然没有妄加褒贬的资格。不过对老百姓而言,如今电视的影响远比纸上的“文学”为  相似文献   

3.
“公平”或者说“平等”这个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越来越受关注的词汇。然而,在我们所生存的现实物质生活中,却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只存在着“相对的公平”。本人以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公平理论和马太效应,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批评家,他的小说批评注重对小说“趣味”的无限追求,表现时代、关注现实人生,为小说发展指明出路。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小说“现代性”的揭示,为当时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社交网络好友推荐算法,在进行好友推荐时,考虑现实社交活动中“志趣相投”的好友常常会关注相同的人和事,网络社交中的好友也常常会关注相同的“人”和“事”,将“关注”看成一条交易记录,把关注的用户看成交易项,所有交易项的集合看成交易数据库,生成二阶候选项集,并按支持数降序排序,推荐前犖个用户作为好友。以新浪微博993950条用户关注数据及552600条微博关注数据作为实验的对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可实现较高的召回率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柯杨从事民俗学研究四十多年 ,在西北特色民俗“花儿”的研究、民俗旅游研究和民俗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并形成了立足田野、关注现实重在创新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教育相关牵涉面的“重重包围”中,教师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教师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教育部门的较大关注,但我以为教师自己“对症下药”,实现自救远比坐等他救更为现实和有效。冷静分析、深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三字经”——“压、比、闭”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文学研究会一群作家为探索人生意义而写“问题小说”形成了一种创作倾向。他们的小说创作,关注着现实的人生,描绘着作者比较熟悉的人和事,探索着“五四”以后许多知识青年风靡一时的“人生究竟是什么”等问题。他们想通过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去回答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以指导青年知识分子怎样对待人生。为此,这群作家有着大体一致的认识态度,有着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和讨论,并形成两种观点,即:“趋同论”和“特色论”。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私法的特殊性的认识,文章指出,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取向应坚持“两点论”。  相似文献   

11.
’94~’95中国小说的新思潮是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反拨,倡导表现亲身经历的现实,以强烈而亲切的主观感受浸染现实。这种思潮的审美价值取向表现为:求“新”——摈弃先前对形式的崇拜,关注正在发生着的生存现实;叙述主体的主观化与叙述客体的客观化;亲历性中显著的感性倾向;与法国“新小说”派有相似点;日常口语的状态之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坛经过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期的技巧形式实验与“历史沉迷”之后 ,又出现了一批关心当前社会问题的小说 ,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有谈歌的《大厂》、何申的《年底》、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等等 ,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被看作“现实主义的冲击波”或“现实主义的回归”、作品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意识的唤醒。有些评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复制社会现实 ,它要求以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思想光束来烛照社会现实 ,对社会现实采取不妥协的和批判的态度。作为作家 ,他宁可对“历史”有所“不恭”,也绝不能以任何理由认同…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20世纪后50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0年,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当我们还在憧憬中国未来更美好的蓝图时,21世纪已悄然来临。“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21世纪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健康经济、健康人居、健康农业、健康文化等也竞相从意识形态中陆续迈向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赵桂珠 《奇闻怪事》2006,(6):48-48,45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就决定了语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特点。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时事新闻题目的覆盖面很大,2006年还有加大这类试题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必须加强新闻题目的训练,关于新闻的知识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举例介绍中考试题中拟写标题、补写导语、提取信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孔子在《论语》中的“教学语言”以其亲切形象、简洁恳挚及富含哲理的风格和气度仍为当下的“师者”起着示范作用;但时代毕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市场化的浪潮不断地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观念和表述方式,作为教学领域中颇为敏感的教学语言在此背景下也正时时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何面对变化了的教学语言现实,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目光,充实表述内容.修缮表达方式,更好地服务教学,是本文所关注和重视的。教学语言“卖点”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和阐发,正是基于上述现实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在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艰难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文学事业才会繁荣兴旺。当前,要使文学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不断前进,必须注意“关注现实人生”、“把握现实主义的精髓”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唱响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夔州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非现实意象”与“意象化的现实情怀”的完美结合。杜甫通过两大类“非现实意象”表现了他日益深厚广博的现实情怀,同时这种深厚广博的现实情怀又是“非现实意象”得以确立的依据。这种“非现实意象”与“意象化的现实情怀”的完美结合,使杜甫的夔州诗达到了“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年底大限”和“圣诞礼物”岁末年初这些天,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人可以说神经绷得紧紧的:朝鲜向美国提出的“年底大限”即将到来,朝方一再提醒这个期限并表示“选择什么圣诞礼物完全取决于美国”。人们的担心具有充足理由。2019年朝美双方互动尤其是高层会晤虽然紧锣密鼓,然而现实并没如预期那样美好。金正恩与特朗普虽在年中出乎意料地进行了板门店会晤。  相似文献   

20.
陈华 《华东科技》2005,(6):12-13
在我国,金融环境中存在的“不和谐”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中小企业一直抱怨“融资难”,这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银行为规避风险,总是在寻求与大型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苦苦寻求,但得不到银行支持。有许多人将这种情况形容为“宁可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