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例胃癌(其中31例配对胃癌术前术后),30例胃癌癌前病变,30例正常对照血清miR-101与miR-2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表达差异,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胃癌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胃癌癌前病变组(P0.01),而胃癌血清miR-25(P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胃癌术后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07),而血清miR-25在胃癌术后显著性降低(P=0.01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诊断价值较高[miR-101: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857,敏感度=0.710,特异度=0.881;miR-25:AUC=0.821,敏感度=0.702,特异度=0.800],而血清miR-101与miR-25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0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和86.7%.进一步分析发现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miR-101表达水平在感染HP的胃癌血清中显著低于未感染HP的胃癌血清(P=0.012);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33)和临床分期(P=0.015)显著相关;胃癌血清miR-25在高临床分期(P=0.018)和淋巴结转移(P0.00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血清miR-101与miR-25可能作为胃癌术前术后动态监测和胃癌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测定97例溃疡型胃癌(GC)和135例胃溃疡(GU)患者的血清PG水平,并与39例胃黏膜基本正常者(NOR)作对比分析.血清PGⅠ水平在GU和GC组明显低于NOR组(P均<0.01),而GC组又明显低于GU组(P<0.01);PGⅡ在GC组明显低于NOR组(P<0.05);PGⅠ/PGⅡ值GC组明显低于NOR组和GU组(P均<0.01).胃底胃体癌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低于贲门癌患者(P<0.05).提示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值降低是溃疡型GC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PG水平有助于临床对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LRP-5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比分析了26例高分化、35例中分化、48例低分化胃癌及15例正常胃组织中LRP-5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LRP-5在中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组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表明,LRP-5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胃癌组织(P0.05),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因素无关.提示LRP-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分级和预后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与淋巴管密度(LVD)和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胃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正常胃组织、43例不典型增生胃组织和48例胃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同时标记D2-40和CD105,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在胃癌组织内的VEGF,MVD,LVD较正常胃组织、不典型增生胃组织明显增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浸润深度T3、T4组也高于T1、T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MVD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浸润深度T3、T4组也高于T1、T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LVD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浸润深度T3、T4组也高于T1、T2组且高、中分化组LVD高于低分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7%,在VEGF阳性组中的MVD计数明显高于在阴性组中的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LVD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可能通过促进胃癌的血管形成而参与癌细胞的浸润转移,VEGF和MVD、LVD的检测可作为胃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黄芪皂苷Ⅳ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异黄芪皂苷Ⅳ低、中、高浓度组,培养48 h.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 DCFH-DA测定活性氧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表达.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随着异黄芪皂苷Ⅳ浓度的增加,给药组的HRMC增殖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的HRMC增殖水平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Ⅳ型胶原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黄芪皂苷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RMC上清液中Ⅳ型胶原表达;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细胞活性氧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黄芪皂苷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活性氧含量;与高糖模型组比较,Tempol阳性对照组、Ly364947阳性对照组、各浓度异黄芪皂苷Ⅳ干预组的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TRPC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黄芪皂苷Ⅳ对高糖诱导的HRM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降低活性氧生成、下调TGF-β1、p-Smad2/3、NADPH氧化酶4蛋白表达、上调TRPC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HA、LN、PⅢNP、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35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46例健康人血清HA、LN、PCⅢ、Ⅳ-C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与子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宫颈浸润癌进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Ⅱb-Ⅲa期子宫颈癌基底膜断裂或缺损明显多于Ⅰ-Ⅱa期(P<0.025)。早期子宫颈浸润爆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其基底膜断裂或缺损程度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5)。结论:子宫颈癌浸润破坏基底膜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Ⅳ型胶原表达越差分期越高。早期宫颈浸润癌Ⅳ型胶原表达差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由此可做为判断子宫颈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44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明确其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纳入4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qPCR法检测两组测试者血清中miR-4429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MMP-8的表达水平.计量变量采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选择Spearman等级相关,满足正态分布选择Pearson线性相关用于检验miR-4429和MMP-8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iR-4429和MMP-8作为胃癌诊断指标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信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iR-442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P-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4429和MMP-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58,P<0.05).miR-4429表达与胃癌患...  相似文献   

9.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进行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DNA的同步测定,运用微机处理数据。结果证示:pH值以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组最低;胃癌组最高;浅表、浅表萎缩及萎缩性胃炎依次递升,后者稍低于胃癌组;胆汁返流组居第三位。游离酸含量的分布情况与pH恰好对应相反。蛋白酶含量的分布情况与游离酸相仿,但在浅表性胃炎组即有明显的减少。所有胃病组的粘液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而以胆汁返流组最低,其次是胃癌,萎缩性胃炎组的粘液含量与胃溃疡组相似。胃液胆汁酸以胆汁返流组最高,其次为胃癌,三种胃炎与二种溃疡病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DNA含量以胃癌组最突出,其次是胆汁返流组,其余情况与胆汁酸的分布特点相同。上述研究为临床进行胃功能检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FAP-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20例胃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A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内,少数也可见于核周。FAP-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胃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20%(4/20),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0%(28/40),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与胃良性肿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AP-1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化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转移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P4A3基因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MGC-803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标本1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32例,检测PTP4A3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脂质体2000试剂将特异性沉默PTP4A3基因的siRNA序列转入MGC-803细胞(PTP4A3-siRNA组),将空载体基因序列转入MGC-803细胞(PTP4A3-NC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组织中PTP4A3基因编码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2±0.04,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0.21±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TP4A3-siRNA组MGC-803细胞中PTP4A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TP4A3-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培养48、72、96 h时,PTP4A3-siRNA组MGC-80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TP4A3-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TP4A3-siRNA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PTP4A3-NC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P4A3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下调PTP4A3基因表达能有效降低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可作为胃癌治疗的靶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探讨mir-187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q PCR检测miR-187在胃癌SGC7901细胞、MKN45细胞和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iR-187 mimics转染SGC7901细胞和MKN45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iR-18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87的表达明显高于GES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MTT实验显示转染miR-187 mimics后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增快(P0.05),流式细胞检测表明miR-187mimics转染可以减少SGC7901细胞的凋亡(P0.05),裸鼠成瘤实验提示转染miR-187mimics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成瘤(P0.05)。说明miR-187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提示miR-187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胃癌的新标志和治疗胃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ride,SCP)抗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室重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心室重构模型,经SCP低、中、高(25,50,100 mg/kg)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卡托普利(50 mg/kg)治疗后,观察其对心肌病理学改变、心室重量(HW/BW)和心室重量指数(LVI)、羟脯氨酸(Hyp)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SCP不同剂量组均能降低HW/BW和LVI(P0.05或P0.01),降低羟脯氨酸含量(P0.05或P0.01)),降低心肌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P0.05或P0.01或P0.001),减轻TGF-β1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抑制心室重构.结论 SCP能够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对抗ISO诱导的大鼠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MP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正常胃黏膜中MMPs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有转移淋巴结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增加而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异常表达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A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百分率,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4种细胞因子(TNF-α,IL-6,IL-18和IL-17)的含量,并分析AS患者单核细胞亚型百分率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S组中间型单核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典型单核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非经典型单核细胞百分率在AS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 AS组血浆4种细胞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且与中间型单核细胞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中间型单核细胞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A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含量可为AS诊断提供新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38例胃癌患者血清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胃癌患者在不同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型及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胃部疾病从浅表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癌的逐渐进展,以及胃癌TNM分期的增加,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逐渐降低,CD8+,CD25+T淋巴细胞表达逐渐升高.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单克隆技术制备鼠抗人Ⅳ型胶原(Ⅳ-C)单克隆抗体。用氯胺-T方法标记Ⅳ-C,应用免疫竞争法建立Ⅳ-c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其检测范围20-500ug/L。方法和结果:通过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亲和常数等实验方法学检验,表明Ⅳ-C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应用该方法检测30例肝炎患者、15例肝硬化患者、35例NIDDM患者25例甲亢患者;除NDDM、甲亢外,其余患者血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NIDDM患者,甲亢患者Ⅳ-C血清浓度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Ⅳ-C血清浓度检测在肝病、肾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肝硬化患者140例(肝硬化组),对照比较了两组患者血清ALP、γ-GT、AFU、AFP水平及阳性率。四项检测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组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中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项检测;两组单项检出阳性率,以及两组4项结合阳性率比较,肝癌组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血清ALP、γ-GT、AFU、AFP联合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萌 《科技资讯》2010,(15):227-227
目的:研究P53在胃癌前病变与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79例胃粘膜活检组织包括肠上皮化生18例,非典型增生21例,胃腺癌40例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P53在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11.11%、38.10%、55%。结论: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腺癌组织中最高,其次为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表明P53在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作用,P53免疫组化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早期发现胃癌或预测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患者血清中TM和EHDF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32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25例糖尿病组及20例正常组血清中TM与EDHF的表达,统计检测相关数据.结果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两组血清中TM与EDH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组与糖尿病组、正常组比较,血清中TM与EDHF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与EDHF在糖尿病各组间血清中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 TM与EDHF参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并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